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7篇
  322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加筋材料对紫色土坡耕地埂坎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三峡库区典型紫色土坡耕地埂坎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研究加筋对埂坎土壤抗剪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3种试验材料加筋土均表现出土壤黏聚力随着加筋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埂坎土壤黏聚力大小表现为:c麦壳>c竹丝>c稻秆>c素土。埂坎土壤黏聚力最大时,麦壳、竹丝和稻秆的加筋量分别为0.8%,0.5%和0.3%。加筋材料对土壤内摩擦角的影响不明显。(2) 3种加筋材料均能提升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极限主应力差随着加筋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麦壳、竹丝和稻秆加筋土的极限主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最优加筋量处。4种试验围压下,加筋埂坎土极限主应力差最大值均体现出(σ_1-σ_3)麦壳>(σ_1-σ_3)竹丝>(σ_1-σ_3)稻秆>(σ_1-σ_3)素土。(3)最优加筋量条件下,3种加筋埂坎土壤试样在不同试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硬化型。  相似文献   
992.
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生活污染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境保护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为例,考察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及环境偏好,从而为更有效地实施水源区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77.7%的农户愿意为改善村镇卫生环境、保护饮用水源支付一定的金额,农户的平均支付意愿是16.10元·户-1a·-1,环保态度和认知、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该区域公众环保需求的首要因素,家庭收入也是影响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支付意愿的地域差异分析表明,地域因素中,生态村建设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但生态村农户支付意愿低于非生态村,距水库的距离与人均支付意愿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提高公众受教育程度及农户的家庭收入是增强水源地公众改善环境愿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武汉市北部黄陂区前川城区因城市发展需要,拟在院基寺水库增设取水口。由于工程选址在水库溢洪道附近,为分析取水口建成运行对溢洪道的影响,分别从工程建设前后溢洪道泄流能力变化和工程运行时溢洪道边坡渗流稳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采用Flow3D软件对工程建设前后不同泄流工况的流场进行建模并对比分析,应用Geostudio软件选取2处不利断面进行了边坡渗流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前后溢洪道泄流流量变化小于1%且工程对泄流流场影响可忽略不计;若发生管道渗漏,溢洪道边坡最大水力坡降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工程建设对溢洪道边坡渗流稳定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张洪玲  蔡金傍  李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75-18077,18124
[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著,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林青  覃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94-13797
结合重庆库区开县县内搬迁移民生产安置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移民生产安置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库区淹没线上土地安置容量严重不足、工商业发展滞后及40多岁和50多岁外地务工的农民回流库区,对现有生产安置方式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挑战。为此,要长久保持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国家在三峡库区后续发展中应重点实施具体的产业移民政策和公共事业促进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996.
于2007年对辽宁省汤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动物53个种属,包括原生动物14个,占26.42%;轮虫31个种属,占58.49%;枝角类2个种属,占3.77%;桡足类6个种属,占11,32%;以轮虫占优势,主要为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vulg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等;浮游动物密度平均为1521个/L,生物量平均为1.78Mg/L;生物多样性指数为0.484~3.122,生物量水平分布为下游〉中游〉上游,垂直分布没有明显规律,总体上底层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7.
何坊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桂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00-19301,19488
通过对何坊水库水质现状调查与监测,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单因子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何坊水库多数水域总磷在Ⅲ类以下,总氮在Ⅱ~Ⅲ类,总磷明显超标,已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过渡阶段。水库营养物含量较高的原因,除自然因素之外,人为活动加剧和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郑磊  左太安  李月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26-12629
简要介绍了三峡库区消落区的面积、范围以及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构建了消落区生态安全预警框架,包含生态安全动态监测、生态安全评价、生态安全警情预报和生态安全决策管理4个子系统。并针对消落区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建立了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地质灾害和流行病病情、疫情4个预警评价。同时选取29个评价指标,分为基础信息因子数据、联动影响因子数据和致灾诱发因子数据,其中致灾诱发因子数据需要实时搜集乃至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999.
何微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24-10326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其中,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4个方面介绍了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优势;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空心化"矛盾突出、优势资源开发较差3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劣势;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及政策倾斜带来机遇、库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产生机遇、三峡工程建设及运营形成机遇3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机遇;从招商引资环境不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资金严重不足3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的威胁。为了进一步促进三峡库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库区投资环境;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为库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1-12083,12086
森林景观格局是构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景观的关键,然而,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景观格局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破碎化和修正化。为确保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转与安全营运,满足重庆市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一体化发展战略(如"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战略的提升等)对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要求,未来库区以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为出发点的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方略,应着重强调:①理解不同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下,森林景观要素所可能提供的生态效应和经济功能,获得库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情景的本底效应;②模拟退化本底、人为扰动以及工程胁迫等重大生态干扰因子与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之间的关系,找出自然或人为驱动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确定未来库区退化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以利于库区生态-经济大安全格局建设。以期为目前或未来所进行的以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为载体的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利于"五个重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