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39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45篇
  67篇
综合类   422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在所建立的车辆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车辆横向稳定性的3种模糊控制器———基于横摆角速度的反馈控制、基于质心侧偏角的反馈控制以及基于这两个参数的联合反馈控制,并应用MATLAB/S imu link对所设计的3种模糊控制器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种控制器均能改善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且,联合控制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单独控制。  相似文献   
102.
当前我国农户的肥料施用量已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所造成的土壤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我国肥料施用量已经迫在眉睫。研究肥料减施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设置农户常规用量(CK)、常规用量的75%(UA75%)、常规用量的50%(UA50%)、常规用量的25%(UA25%)4个处理,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分析得出:短期化肥减施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几乎无影响,但显著增加了水稳性大团聚体(粒径>0.25mm)的数量。短期化肥减施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均无显著影响。UA25%和 UA50%处理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降低了D值和团聚体破坏率(PAD),提高了稳定率(WSAR)。肥料减施显著降低了冬小麦产量,而UA50%和UA75%处理对夏高粱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综上所述,UA50%处理能提高小麦-高粱系统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保证夏高粱产量,但肥料减施显著降低了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3.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试验中北部冬麦区冬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4-2015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冬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资料,应用AMMI模型对小区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最好的为农大3486、京农12-79,较好的有科遗4174、长6794、中麦93,较差的为航麦109、晋太102、众信7198;试点以天津武清、山西榆次、新疆阿拉尔、河北遵化、山西屯玉分辨力较高,河北固安、河北滦县、北京顺义、北京昌平分辨力较低。在对区域试验中品种(系)稳定性和试点的分辨力进行判定时,综合使用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两种方法,既直观又准确。  相似文献   
104.
以金铁锁红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用1%盐酸-甲醇提取花色苷,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光照、pH、可溶性糖、还原剂、氧化剂、防腐剂和金属离子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铁锁花色苷在温度为4~60℃及偏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光照对花色苷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应避光存放;氧化剂和抗坏血酸对其影响较大,但在还原剂作用下较稳定。此外可溶性糖及防腐剂对愈伤组织有一定的增色作用;K+、Zn~(2+)、Mn~(2+)、Mg~(2+)、Ca~(2+)的存在对其稳定性没有较大影响,但Cu~(2+)、Fe3+对其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储存愈伤组织或花色苷时应避免使用铜器和铁器。  相似文献   
105.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丝素蛋白(SF)为原料,以KGM/SF纺丝液凝胶强度为响应值,溶胀温度、底物配比和凝胶时间为影响因子,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同时,调节底物配比,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通过力学测试、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分别对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GM有效的提高SF纳米纤维膜的强度及热稳定性;溶胀温度、底物配比和凝胶时间为纺丝液凝胶强度的显著影响因子,两两交互作用对其纺丝液凝胶强度影响极显著,其数值分别为49.87℃、84.41%和58.80 min时,模型预测纺丝液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828.231 g·mm。  相似文献   
106.
对甘蔗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对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分布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AMMI模型和HA-GGE双标图对2014年国家甘蔗第10轮区域试验11个品种和13个试点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数据进行产量稳定性和丰产性分析,评价试点的代表性和分辨力。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在不同品种和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和试点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福农40号’综合表现最佳,是产量高、丰产性好且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的稳定性均较强的品种;‘云蔗08-2060’的产量略低于‘福农40号’,但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的稳定性强于‘福农40号’;与对照品种‘ROC22’相比,‘粤甘43号’、‘粤甘46号’和‘闽糖02-205’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较高,稳定性中等,‘福农40号’、‘粤甘43号’、‘粤甘46号’和‘云蔗08-2060’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在适宜蔗区推广应用。综合AMMI和HA-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遂溪、云南开远和福建福州具有较高的地点分辨力和试点代表性。因此,AMMI和HA-GGE双标图的综合运用,可更准确直观地评价出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分辨力和代表性。本研究可为甘蔗新品种的鉴定与推广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对云南某水库大坝渗流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运用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Visual Modflow软件进行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坝体内部浸润线较低,稳定性较好;下伏地层二叠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渗流速度较大,最大渗流速度出现在坝体上游坡脚处。此外,该坝体两侧后坝脚,沿管壁均有较集中的渗水点,说明坝体土与管壁的接缝处理较差,在长期渗水或在高水位情况下,将会进一步加剧接缝的扩大发展趋势,易导致管壁周边土体产生接触冲刷型的渗透破坏现象,进而影响水库运行及坝体稳定。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2点建议:一是增加坝基填土的厚度,防止库水过多渗入下伏地层,最大程度避免土体液化现象出现;二是严格监测二叠系灰岩地层中的岩溶现象,一旦出现较大规模的溶洞,应及时进行灌浆处理,以防地基出现坍塌下沉,从而威胁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8.
连续施氮对玉米产量稳定性及其增产潜力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年的定位试验(2007~2013年),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辽北地区玉米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及其增产潜力的影响。试验氮肥用量从低到高共设N0(不施氮)、N_1(138 kg hm~(-2))、N_2(241.5 kg hm~(-2))、N_3(345 kg hm~(-2))4个水平。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和产量稳定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产量(平均产量9598.1kg hm~(-2))和增产率(70.7%)最高,年际间变异系数最小,相应的稳定性最高;N_3处理虽然施氮量比N_2处理增加43%,然而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并没有显著提高。根据7年的平均产量研究结果得出肥料-产量效应函数,曲线符合报酬递减率,可知玉米增产潜力为1279.3 kg hm~(-2),由此说明辽北地区的玉米单产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09.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monitor the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including spectroscopic,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omposting of green tea waste–rice bran compost (GRC) and to define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GRC. Compost pile temperature reflected the initi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composting process. The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NO3 -N content, and carbon-to-nitrogen ratio were measured as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t. The color (CIELAB variables), humification index (the absorption ratio Q 4/6 = A 472 / A 664 of 0.5 M NaOH extracts), absorption at 665 nm of acetone extracts,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 germination of komatsuna or tomato seeds was measur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phytotoxicity of composting materials during composting. No single parameter was capable of giving substantial information on the composting process, the nutrient balance, phytotoxicity, and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The FT-IR spectra at 3,300, 2,930, 2,852, and 1,065 cm−1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the molecular transformation of GRC during composting and they decreased over the composting. Most of the assayed parameters showed no further change after about 90 days of composting suggesting that GRC can be used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after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110.
固化茧丝的丝胶稳定性及染色性直接关系丝胶固着丝绸产品的市场开发前景。通过测定丝胶溶失率、耐洗涤性能和上染率及红外光谱,研究了固化茧丝的丝胶稳定性及适用的染料和部分染色工艺条件。检测结果表明固化茧丝的丝胶溶失率比普通茧丝低,丝胶性能稳定,90℃条件下固化茧丝的丝胶溶失率只有1.6%;红外光谱显示固化茧丝的分子结构发生了一定改变;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固化茧丝的上染试验显示酸性染料的上染率高于活性染料,但其染色均匀性不及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固化茧丝的最高上染率分别为67.9%、68.5%;适宜固化茧丝纤维上染的温度为70℃,用酸性染料上染固化茧丝不宜采用强酸性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