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4篇
  112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平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大量CPT钻孔资料,检验了CPT数据空间分布的平衡性和各态历经性,根据检验过程和结果对Vanmarcke运动场支剖面随机场模型于河北省山前冲洪积土层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将绵羊精子可溶性撮物与上不运动绵羊精人同注射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并在体外培养,结果发现,共同注射的卵母细胞卵裂率、2 ̄16细胞发育率,桑椹胚发率育,囊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卵母细胞卵裂率和2 ̄16细胞发育率还显著高于精子单独注射组;桑椹胚,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精子单独注射组。  相似文献   
53.
麦蚜取食行为特殊刺探电位波形图(EPG)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在不同小麦上的刺探行为,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刺探电位波形(EPG),即点G波,E0波和两种F波,并就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点G波是蚜虫在刺探途径阶段(C波阶段)的试探性主动吸食过程;E0波是蚜虫口针即将到达韧皮部时短暂的判断、休息和适应过程;一种F波是蚜虫在木质部主动吸食受阻的一种过渡波;另一种F波与蚜虫口针在植物组织中遇阻后的重复回撤与刺探行为有关。结果表明,EPG波形不仅有其稳定性,同时也有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54.
采用胞质内精子注射法(ICSI)构建牛显微受精胚胎,探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精子状态及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培养20 h、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用于ICSI时,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分别为94.6%(175/185)、97.2%(173/178)和96.4%(189/196)(P〉0.05);成熟培养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其ICSI卵的卵裂率(73.4%和70.9%)和囊胚发育率(31.8%和29.6%)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0 h的卵母细胞(61.1%和20.6%)(P〈0.05)。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注射获能精子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72.7%和31.4%)高于未获能精子组(69.4%和29.3%)和不运动精子组(71.5%和30.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含5%,10%和15%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获能精子后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PVP浓度为5%和10%时,ICSI卵的卵裂率(73.2%和66.9%)和囊胚发育率(32.7%和29.7%)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15%PVP浓度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51.0%和16.3%)(P〈0.01)。结论认为,选用获能精子,并使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对成熟培养24 h的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55.
本文就日粮锰对公鸡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锰缺乏或过多引起血清、肝脏和睾丸 LDH 活性同步下降。精子数/睾丸Ⅰ组(添加 Mn 0ppm)、Ⅳ组(添加 Mn 300ppm)比Ⅲ组(添加 Mn100ppm)分别降低了35.06%和31.55%,表明精子生成过程对锰的需要量有一定的范围。睾丸 LDH 活性和精子数/睾丸之间 r=0.6791(P<0.05),提示锰缺乏或过多造成睾丸生精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锰影响了睾丸 LDH 活性。  相似文献   
56.
程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0-2921
选用72只35周龄罗曼种公鸡随机平均分成6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0.8、1.0 mg/kg铬量的酵母铬,作为试验I、II、III、IV、V组来探讨酵母铬对热应激蛋用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4、0.6、0.8、1.0 mg/kg铬量的酵母铬均不同程度提高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降低公鸡精液的精子畸形率,而对精液的pH值影响不明显;试验各组公鸡血浆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皮质醇、甲状腺素 (T4)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铬可有效缓解热应激,显著提高夏季蛋用种公鸡的繁殖性能并影响其内分泌机能.  相似文献   
57.
 用自己设计的酶标凝集素法测定了乳用牛、乳肉兼用牛、中国美利奴羊、澳洲美利奴羊新鲜和冷冻精子表面的麦芽凝集素(WGA)受体、大豆凝集素(SBA)受体及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受体的相对数量。在乳用牛精子,冷冻后WGA受体数量显著下降(P< 0.01),穿透实验表明WGA受体数量与精子的穿透率呈高度正相关(r=0.86),另两种受体的数量在冷冻后无显著变化,与精子的穿透率也无相关关系。在乳肉兼用牛精子,冷冻后数量显著下降的是SBA受体(P< 0.01)在中国美利奴羊精子是WGA受体(P< 0.05)和Con A受体(P< 0.05),而在澳州美利奴羊精子三种受体的数量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8.
无角道赛特绵羊精液低温和冷冻保存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成分的稀释液对无角道赛特14号种公羊鲜精进行了低温保存(4℃)和冷冻保存(-196℃)试验。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精液在A、B、C和D四种稀释液中分别保存72h、72h、144h和192h后,仍然满足输精要求,从而确定D液为最佳稀释液(30g/L葡萄糖、14g/L柠檬酸钠、3g/L乙二胺四乙酸钠、2g/LvE、50mL/L卵黄)。在冷冻保存试验中,C液为细管精液冷冻保存最佳稀释液(56g/L蔗糖、52g/L乳糖、4g/L乙二胺四乙酸钠、2g/LvE、50mL/L甘油、50mL/L卵黄),冻后精液的活力为0.48;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给C液中分别添加催产素(添加后浓度为20IU/100mL)、前列腺素(添加后浓度为0.1mg/100mL)及催产素 前列腺素(20IU/100mL 0.1mg/100mL)进行细管精液冷冻保存,其冻后活力分别为0.55、0.48、0.52,说明含20IU/100mLOT的C液对无角道赛特绵羊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利用高速摄影仪实时拍摄发动机尾气的射流运动过程,通过Im age-Pro6.3专业图像处理软件,选择气体射流顶点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由射流理论,得到发动机尾气贯穿距离、射流锥角、射流速度随射流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尾气射流分为两个阶段,射流起始段和射流主体段。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在整个射流过程中,射流贯穿距离随射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射流锥角基本保持不变,射流速度随射流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射流贯穿距离、射流速度均有所减小,而射流锥角增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射流贯穿距离与射流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0.
建立稳定的精子载体法技术体系对家畜的转基因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公猪精子与DNA最佳共孵育时间,优化建立猪精子载体法技术体系,本研究通过定量PCR、荧光显微镜检测和精液常规分析方法等,研究分析猪精子与DNA不同共孵育时间对猪精子活力、活率、DNA转染率、吸附DNA和内化DNA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包裹的标记DNA与精子共孵育15、30、60和90 min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精子活力和活率有极显著下降(P<0.01),而精子转染率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上升,吸附外源DNA量和内化外源DNA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是30 min后不同孵育时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随着共孵育时间的延长,与精子转染率提高幅度相比,精子活力和活率的下降幅度更明显.综合考虑精子活力、活率、转染率、吸附DNA量和内化DNA量等参数,猪精子与外源DNA共孵育时间以30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