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不同饲料配方中浒苔添加量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质量(150.1±21.7)g的大菱鲆为试验对象,在半径100cm、高110cm的圆柱形流水鱼池中,深井海水与自然海水混合养殖条件下,采用摄食率法,研究在几种蛋白、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的饲料中添加不同量(0%、5%、10%、15%)的浒苔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经35d,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高的市售饲料B组和A组饲喂效果显著优于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低的自配饲料组(P0.05);在3种基础饲料中添加5%的浒苔粉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摄食率(P0.05),提高了自配饲料组的质量增加率,降低了市售饲料A组和B组的饲料系数,3组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均有提高,即大菱鲆饲料中浒苔添加量5%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2.
本文采用软体形态观察、生殖器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莆田口岸截获的蛞蝓标本进行快速鉴定,结果表明该蛞蝓为大灰蛞蝓(Limax maximus Linnaeus,1758)。大灰蛞蝓不仅是线虫Agfa flexilis、Angiostoma limacis、Angiostrongylus costaricensis和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中间寄主,而且严重危害各种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目前在中国尚无分布,故建议加强检疫措施,防止入侵。  相似文献   
163.
炸制是一种传统的加工技术,既能有效地保存鱼类营养,又能产生独特的口味。本试验研究的大菱鲆炸制调味最优工艺为:大菱鲆于15℃温度以下用浓度为5%~8%的盐渍水盐渍20 min,在160~180℃温度范围内油炸4~8 min,采用10%香料水、0.2%味精、1.0%酱油和1.5%白糖进行调味,所得产品感官品质评价最佳。该大菱鲆产品安全卫生、色美味优、易于储存、方便食用,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营养强化、保健、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164.
采取野外监测和跟踪调查、资料查阅、村寨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亚洲象在勐腊保护区的活动区域变化,季节、日的活动规律。结果发现,与2010年相比,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勐腊保护区60%的区域以及保护区以外的东北部区域,这些区域主要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村落周围;在活动时间上,一年中活动最频繁的时间为4—8月,一天中活动最频繁的时间为下午到夜晚(17—21点),表明亚洲象的活动区域、活动范围与食源密切相关。对亚洲象保护的管理规范、群众保护意识有所增强等有利因素和食源减少、食性改变、栖息地减少等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当地居民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时间,开展跨境保护、加强栖息地保护,加强宣传、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等缓解人象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5.
以不同脂肪源配制成等氮等脂的7种试验饲料,对体重为(27.31±0.10)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40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7种试验饲料的脂肪源分别为鱼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猪油、鱼油+豆油(鱼油∶豆油=1∶1)和鱼油+豆油+猪油(鱼油∶豆油∶猪油=3∶4∶3)。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表明:鱼油+豆油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花生油组、猪油组和鱼油+豆油+猪油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以鱼油+豆油组最低,猪油组最高。各组干物质和总磷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和鱼油+豆油+猪油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花生油组、鱼油+豆油组和豆油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大菱鲆幼鱼鱼体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菜籽油组、花生油组和鱼油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C14∶0以外,各组大菱鲆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和相应饲料中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大菱鲆幼鱼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鱼油组和鱼油+豆油组较高,而以花生油组和猪油组较低。结果提示:豆油和菜籽油是大菱鲆幼鱼饲料良好的脂肪源,鱼油和豆油按1∶1混合添加则能使大菱鲆幼鱼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3个养殖初始密度(低、中、高密度组分别为5、10、20 kg/m~2)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接种减毒迟缓爱德华氏菌疫苗,观察其血液、脾脏、头肾、鳃和皮肤中部分免疫和应激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经接种疫苗操作后大菱鲆应对拥挤胁迫的应激响应。结果显示,低密度养殖的白细胞介素(1L-1β)、补体(C3)、免疫球蛋白M(IgM)、溶菌酶(LZM)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指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高于中、低密度组(P0.05);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发现,高密度组的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中、低密度组;低密度组的免疫球蛋白M(IGM)表达量高于中、高密度组。研究表明,为提高大菱鲆的免疫效果、减少应激反应,可以采用低密度(5 kg/m~2)养殖。  相似文献   
167.
大菱鲆4个引进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2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4个引进地理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A)为2~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3,有效等住基因数(M)为1.6~6.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各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Ho)为0.000 0~0.562 5,杂合度期望值(He)为0.382 3~0.841 6.各群体之间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丹麦群体、英国群体、法国群体、挪威群体,运用SPSS软件对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其结果(H=4.438,df=3,P-0.218)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z)为0.111 7,各群体之问存在中度遗传分化.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4个群体聚为两类,挪威群体和丹麦群体聚为一类,法国群体和英国群体聚为一类.结合Hardy-Weinberg平衡和遗传偏离指数(d),4个群体都不同程度的偏离平衡.4个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较好的遗传多样性,适合作为大规模家系选育的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168.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6组)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n-3/n-6 LC-P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WGR)随着n-3/n-6 LC-PUFA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肪沉积率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且D6组达到最小值,为14.80,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的变化,胰蛋白酶的活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在D4组时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呈上升趋势。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变化,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值为D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3组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n-3/n-6 LC-PUFA的降低,谷草转氨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随着饲料n-3/n-6LC-PUFA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D5组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饲料中n-3/n-6LC-PUFA的比例降低会导致大菱鲆幼鱼的脂肪沉积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9.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3, IGF3)在硬骨鱼类性别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是否影响卵巢发育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欧亚养殖良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实验材料,通过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技术,获得了IGF3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预测了其与IGF特异性受体(IGF receptors, IGF-1R, IGF-2R)结合情况,查明了其组织和卵巢不同发育时期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大菱鲆IGF3 cDNA全长为1 255 bp,编码25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IGF3为亲水性蛋白,具有典型的IGF特异性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同狭鳞庸鲽(Hippoglossus stenolepis)同源性最高;蛋白质三级结构域由3个α螺旋串联而成,同IGF-1R和IGF-2R紧密结合。组织表达分析显示,igf3在大菱鲆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雌、雄大菱鲆表达规律显著不同,但皆在脑组织中表达最高。在卵巢发育过程中,igf3在卵黄生成后期表达量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70.
大菱鲆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永胜 《水产学报》2005,29(2):275-280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suitability of cryopreservation of turbot (Seophthulnms maximus) embryos. PMPI gave higher survival rate (75.68%) than other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and was considered to be suitable liar the cryopreservation of turbot embryos. The freezing point of the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consisted of PG and MeOH in the proportion of 3:2 was measured when the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were cryopreserved. It showed that the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with a cryoprotectant concentration of over 41% have no freezing point and the freezing points of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containing 33.33%-40% cryprotectants were between -32.4℃ and -65.4℃, The freezing poin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ryoprotectant concentration. The resistance of turbot embryos at different stages to the cryoprotectants was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urbot embryos from 4-5 pairs somite to tail bud were more resistant to cryoprotectants and suitable to vitrify. A live embryo was obtained after cryopreservation in liquid nitrogen for 14h and was hatch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