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东北林蛙皮肤活性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反相高效液相纯化体系,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用0.1%TFA水溶液溶解,并对分析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通过SunfireTM C18(5 μm,4.6 mm×150 mm)色谱分析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泌物在216 nm和280 nm处均有明显的吸收峰;乙腈能使样品较早被洗脱,而甲醇则能延迟样品的洗脱;流速与样品保留时间、分离度成反相关.经试验证实,最佳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216 nm和280 nm;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V(水/TFA)=9∶1∶90;流速0.5 mL/min;进样量20 μL.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为林蛙种属的科学划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林娃和黑龙江林娃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中国林蛙血清中共分离出25条蛋白带,从黑龙江林娃血清中共分离出23条蛋白带,其中迁移率为0.552、0.524、0.400、0.375、0.331、0.241、0.076、0.062、0.048的9条蛋白带为中国林蛙特有;迁移率为0.517、0.269、0.228、0.214、0.127、0.069、0.041的7条蛋白带为黑龙江林娃特有,迁移率为0.621、0.469、0.434、0.359、0.317、0.297、0.200、0.172、0.159、0.145、0.124、0.103、0.090、0.055、0.028、0.014的16条蛋白带为两者共有。[结论]中国林娃与黑龙江林娃应归于2个独立的蛙种。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林蛙围栏圈舍和大棚圈舍小气候特征,笔者对2006—2012年佳木斯某养殖场林蛙圈舍小气候,天气和气候对圈舍小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圈舍有效积温、平均温度和最低和最高温度均低于大棚圈舍。大棚圈舍进食日数要多于围栏圈舍。大棚圈舍内土壤温度在5月、6月和9月高于围栏圈舍。降雨量和次数对林蛙圈舍的空气湿度有着显著影响。围栏圈舍空气湿度低于大棚圈舍。大棚圈舍和围栏圈舍的光照受到天气的影响。围栏圈舍的通风受到自然通风的影响,而大棚圈舍则可以调控圈舍的通风。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通过生物技术调控棘胸蛙繁殖,可提前并能集中产卵,达到同步孵化、批量出苗的目的。【方法】采用生殖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棘胸蛙进行人工催产作用。【结果】HCG对棘胸蛙无催产作用,LRH-A3有明显的催产作用但授精不完全,而二者的组合处理不但催产作用明显,而且授精完全。在4~6月用HCG+LRH-A3激素组合催产后,棘胸蛙卵至变态为幼蛙的时间为73~89 d,均在9月以前完成由蝌蚪至幼蛙的变态。【结论】用HCG+LRH-A3激素组合对棘胸蛙进行生物调控,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东北林蛙皮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东北林蛙资源,利用羟脯氨酸法对废弃的林蛙皮肤进行了胶原蛋白的提取试验,测定了林蛙皮肤中总胶原蛋白的含量,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酸、酶提取对比试验表明:加入胃蛋白酶后提取率明显提高;通过酶的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提取条件为37℃、72h、30mg胃蛋白酶;以最佳条件提取胶原蛋白,并经盐析、透析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海绵状的胶原蛋白产品,含量检测表明成品的收率为15%,纯度为54.1%。  相似文献   
96.
中国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贾学渊  马建章 《林业研究》2010,21(2):239-245
本文利用11个微卫星多态位点检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6个东北林蛙种群的75个个体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11个位点在所有种群中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不等,平均5.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2,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分化系数(FST)分析表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显著(P<0.001),基于Nei's 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AMOVA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因此, 建议将分布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东北林蛙划分为两个单独的管理单元加以保护和管理。图2表7参46。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牛蛙血液的红细胞及葡萄糖含量与牛蛙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的相关性,采用心脏取血法,对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性成熟牛蛙共240只(其中每个季节60只,雌雄各30只)进行了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牛蛙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6.15 g/100 mL、5.17g/100 mL、6.53 g/100 mL和6.54 g/100 mL,其中夏季牛蛙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低,而雌、雄蛙之间全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38 mmol/L、0.79 mmol/L、1.74 mmol/L和2.88 mmol/L,季节差异显著,其中夏季含量最低,冬季达到最高,秋季血浆葡萄糖含量雌、雄蛙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8.
东北林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俗名哈士蟆。为了促进中国传统中药——哈士蟆油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东北林蛙较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笔者应用数值分类法对东北林蛙主产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2个地区的8个种群进行形态学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变态后牛蛙( Rana catesbeiana) 幼体的几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机体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牛蛙幼体的生长发育,消化道内胃蛋白酶、胰蛋白酶、α 淀粉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495 % 、125 % 、9280 % 。在幼蛙发育过程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30 % 和4377 % 。机体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随牛蛙日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幅度达6842 % ;铜、锰、锌的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0.
敌百虫对沼泽绿牛蛙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温27.5 ̄29℃时,敌百虫对沼泽绿牛蛙蝌蚪24,48,96h的LC50分别为25.70,16.22,7.94mg/L。估算安全质量浓度为0.79mg/L。敌百虫可作为防治牛蛙某些寄生虫病和敌害生物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