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5篇
  免费   830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林业   1486篇
农学   1163篇
基础科学   441篇
  1705篇
综合类   7555篇
农作物   839篇
水产渔业   430篇
畜牧兽医   1482篇
园艺   530篇
植物保护   117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215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1032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试验设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三个不同灌溉方式处理,进行了处理间需水量、叶面蒸腾、棵间蒸发、渗透量的测定和生育期及生物学特性、分蘖消长、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米质构成因素等的调查,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处理间的需水量动态除叶面蒸腾出现A(浅湿干210.0mm)>B(浅水204.5mm)>C(浅深浅200.7mm)差异不明显的变化趋势外,需水量、棵间蒸发、田间渗漏、灌溉量均呈现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③处理间分蘖消长基本相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呈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的趋势;④处理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只有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差异,并均呈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趋势。同时,碾米品质的各项指标有A处理(浅湿干)>B处理(浅水)>C处理(浅深浅)的趋势,而直链淀粉、胶稠度、蛋白质和味度值等指标则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⑤处理A(浅湿干)由于田面“水层期”较少,能明显减少棵间蒸发和渗漏,有较明显的节水效应和增产效应,并且米质不受大的影响,是最佳的高产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922.
以河南黄淮海不同类型农桐间作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作方式下辐射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应用综合评判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该区农桐间作的最佳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地热辐射平衡各分量均低于对照地,热量平衡各分量也有这种趋势,其降低程度与间作行距成反比;在各种间作方式中,以5×40~5×50(m)的方式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923.
以强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处理、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与有机肥处理相比,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而且能提高小麦的品质;(2)在传统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能使籽粒产量提高2.9%,使沉降值提高3.6 mL,且降低了0~180 cm土层的NO3--N含量;(3)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沉降值提高3.3 mL,且降低了0~30 cm土层的NO3--N含量。  相似文献   
924.
保护性耕作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以少耕、免耕、残茬覆盖为主要方式,具有保持水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回顾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它的优、缺点,对国内外关于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从保护性耕作与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与土壤的理化性状,保护性耕作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中碳储量的影响及对大气中CO2的贡献等4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最后,讨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丁醚脲微乳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6g/hm2对小菜蛾的防效可达98.47%。  相似文献   
926.
本文对农田林网半带更新的气象效应及其对小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半带更新后的林网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防护效益的永续性。这种更新方式在生产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7.
小麦——土壤系统氮平衡及小麦氮素利用和物质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工作把小麦和土壤综合为一个统一系统。在保障磷素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探讨小麦——土壤系统N平衡及小麦对N素的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并试图把小麦、土壤、肥料和措施综合为一个完整的栽培体系,进行小麦合理施(N)肥运筹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8.
柑桔矮生和砧木矮化效应预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柑桔50个品种类型应用11种矮化效应预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指出,春叶下表皮气孔密度、枝电阻值、节间长度与实生树的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枝皮率、叶上表皮细胞大小、春叶厚与实生树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气孔密度和枝皮率与嫁接树的株高、树冠体积呈显著相关,可作为矮化效应预选的主要指标。并对供试品种类型排出矮化序列,还探讨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率,注意取样代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9.
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与集鱼效果   总被引:51,自引:9,他引:51  
人工鱼礁是用于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建设渔场和增养殖场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投放到海中后,使周围海域的流、光、音、底质等非生物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引起生物环境的变化,使水生生物量增大,从而形成良好的渔场或增养殖场,焦鱼效果也非常明显。本文作者综述了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和焦鱼效果,并分析了今后人工鱼礁研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工鱼礁在海洋生态环境改造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0.
几种蔬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核病菌在20℃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5℃、15℃次之,40℃为菌丝的致死温度。病菌在相对湿度85%以上的高温下8h,才能形成危害性的软腐斑,且随着高湿时间的延长,扩展斑增大。菌核病菌在全光照菌丝生长的最快。病菌在3d-5d菌龄能够侵染叶片,随着菌龄的增长,致病力变弱,8d以上的菌龄的菌丝基本上失去致病性。研究表明,50%多菌灵WP、50%菌核净WP、50%异菌脲WP、70%农利灵WP、70%敌克松WP、80%苯菌灵WP等杀菌剂对菌核病抑菌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