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光周期对卤虫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光周期(0L:24D、6L:18D、12L:12D、18L:6D和24L:0D)下培养河北大清河盐场的卤虫,结果表明:卤虫的摄食率有随着光周期缩短而下降的趋势。大清河盐场的卤虫在不同光周期下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但成活率差异显著,6L:18D组的成活率最高。建议在短光周期下培养卤虫。  相似文献   
62.
杨始叶螨滞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始叶螨Eotetranychuspopuli(Koch)是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螨。研究结果表明,该螨以受精雌成螨滞育,为长日照(13h/d以上)发育,短日照(11h/d)滞育型;临界光照时间为12h/d左右;光周期感应螨态为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的连续2个发育阶段。在相同短日照(10h/d)下,较低温度(21℃以下)促进滞育,较高温度(25℃)抑制滞育。  相似文献   
63.
马永珍  王芳  王舰 《农学学报》2020,10(6):15-2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光周期处理的响应,以‘国外2号’、‘闽薯1号’以及‘青薯9号’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 h/d、12 h/d和16 h/d三种光周期处理,培养35天时测定并分析生长和生理指标数据。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片数、鲜重、茎粗、茎节数、根数、干重、根长、株高8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国外2号’、‘闽薯1号’、和‘青薯9号’都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综合生长性能有所增加,在16 h/d光照处理下,3个品种的综合生长性能均达到最优。(2)16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国外2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在8 h/d光照处理下可以显著促进‘闽薯1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由于‘国外2号’和‘青薯9号’马铃薯两种氧化酶类对光周期不太敏感,SOD与CAT活性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闽薯1号’马铃薯在12 h/d光照处理下SOD活性最高,MDA含量积累最少。  相似文献   
64.
对4个品种一品红进行光周期低温花期调节试验,实验20d左右后,花芽开始分化,苞片变红,40d左右花球外皮裂开露出子房,与对照组比较,开花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65.
温度对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薛光行  陈平 《作物学报》1992,18(6):429-438
在北京(N39°56′)自然变温和人工控温条件下分别对比观察光敏感雄性核不育(pgms)水稻的育性对10小时、16(或15)小时两种光周期的反应。试验结果指出: 1.在适宜水稻发育的温度范围内,pgms水稻均有因光周期不同而发生的育性转换。而且光周期效应远大于温度不同所引起的育性变化。 2.温度变化可诱发长日光周期状态下pgms水稻的  相似文献   
66.
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热带稻区的育性转换特性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自国  杨静 《作物学报》1995,21(4):485-491
选用来自全国不同育种单位的各种类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在海南省进行周年播种,对育性转换进行观测。试验表明,育性转换不同光温反应类型的品系在海南的育性转换存在很大差异,而同类不育系则表现了相同的转换趋势,其中育性转换可育上限温度高的高一低高型不育系在海南有明显的育性转换。由此,作者提出,低一低型和低一高型不育系在海南可以作为不育系用于水稻杂处优势利用,低一低型不育系可以考虑在海南繁殖,在海南冬繁时  相似文献   
67.
光照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长短光照对截形叶螨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在30度时短光照明显延缓该螨的发育,Rm值相应降低,并且存活率和产雌卵率曲线均滞后于长光照处理。  相似文献   
68.
褪黑素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动物激素,在动物中由松果体合成与分泌,参与动物的昼夜节律的调节。现已发现褪黑素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但是目前有关褪黑素在植物中的功能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在植物中可能的作用有调节光周期、参与生长调节、清除活性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对植物中褪黑素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已经发现的褪黑素在植物上的功能作用,对其潜在生理功能进行了预测,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突出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9.
昆虫滞育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昆虫对不利生活环境条件的不断适应以及环境对昆虫的选择造成的。文章论述了温度、光周期、湿度以及食料等主要环境因素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认为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昆虫滞育最主要的因素;湿度主要通过改变昆虫对光周期和温度的刺激反应而影响滞育的诱导;食料作为昆虫的调节因子与光周期以及温度一起诱导昆虫的滞育,在温度和光周期都很少发生年变化的赤道地区,食料能够直接影响到昆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0.
The major carp Catla catla is a popular freshwater edible fish and an extensively cultured species in India. However,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physiology of reproduction is lacking in this species. By virtue of its surface feeding habit, it maintains close contact with environmental light, and is a species of choice for the study of 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reproduction under natural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and/or endocrine mechanisms that control the annual reproductive cycle. The present review covers information gathered in recent years to emphasize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reproductive eve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hotoperiod and melatonin, a hormone of the pineal gland that links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endocrine system in the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on. Finally, the outcome of the research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its direct and indirect applications to aquaculture of this species with a view to manipulate its breeding at a desired time of the year to meet market dem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