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5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凡  刘训理 《土壤》2007,39(5):701-707
生物修复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修复的原理和特点,石油污染土壤的各种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菌根根际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2.
李鱼  杜显元  邹乔  李晓丽  李兴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08-3309,3323
[目的]研究某石油开采场地土壤石油烃(TPH)浓度和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比较不同的回归模型,建立可以用于模拟土壤TPH浓度和TOC含量的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结果]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15和0.874;14组验证数据的预测值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9.2%和3.3%,预测模拟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NSC)分别为0.957和0.959。[结论]该模拟研究可以为光谱技术、遥感技术在土壤石油烃含量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土壤中石油烃预处理及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岩  伍涛  张贤明 《土壤》2015,47(3):461-46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土壤样品中石油烃的预处理及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中预处理方法包括索氏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法;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同时,对各种预处理和测定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样品中石油烃的预处理及含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研制出的活性炭,碘吸附为2608 mg.g-1,是普通活性炭2.6倍,对亚甲基蓝吸附为36ml,是普通活性炭的3倍。在活性炭的制备试验中,活化剂用KOH和活化助剂,高温浸渍这一新工艺。通过电容制备的应用试验,得出电容的大小与活性炭吸附和脱附KOH值有关。  相似文献   
95.
石油植物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利民  徐芬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47-1447,1449
介绍了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中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植物(简称石油植物)的主要种类,石油植物与其他能源植物相比,加工技术要求较低,开发成本低,利用率高,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栽培在重庆的荷兰和海南绿玉树夏季乳汁的碳氢化合物和甾醇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绿玉树乳汁中9~44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8.55%,羊毛甾醇为62.76%,此外,还含有14.32%的酯类和6.07%硫.荷兰绿玉树乳汁中含18~32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2.91%,羊毛甾醇为72.61%,还有11.42%的酯类和6.02%的硫.  相似文献   
97.
石油污染是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最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为了掌握该海域海洋鱼类石油污染现状及特点,在近岸6个水域采集了蓝圆(Decapterus mareausi)、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斑(鱼,祭)(Clupanodom punctatus)和花鲆(Tephrinectes sinensis)等4种鱼类样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鱼类样品的脂肪烃组分(f1).其正构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nC12~nC30)、f1UCN(12.9~35.1 mg/kg)、nC16指数(3.27~140)和CPI(0.73~2.61)等特征参数表明,鱼类样品体中的脂肪烃类组分主要来源于石油烃类,而其某些奇碳数正构烷烃优势组分的出现,表明少量的脂肪烃类组分来自海洋生源烃类.ΣnC14-30/f1UNC (0.000 2~0.002 31)、nC17/C19:0(0.06~1.90)和nC18/C20:0(0.03~1.93)比值分析表明,鱼类样品体内的石油烃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代解,反映出该海域低浓度持续性石油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
能源微生物主要包括产甲烷菌、产乙醇菌、氢气产生菌、生物柴油产生菌和生物电池微生物五大类.本文介绍了能源微生物的种类和转化机理,针对能源微生物中的厌氧微生物研究进展重点进行了综述,并对能够产烃类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
Fenton氧化对土壤有机质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3种土壤在室内研究了Fenton氧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对有机污染物(芘)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均发生了改变,总有机质含量下降,其中腐植酸含量降低最多,胡敏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富里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芘在氧化后的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都有降低;将Kd与土壤有机质各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有机质中胡敏素和腐植酸一起决定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其中胡敏素为关键因素。因为土壤有机质各成分的分布不同,所以有机碳含量标化分配系数(Koc)相差很大,特别是在腐植酸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中,由于腐植酸大部分降解为吸附能力小的富里酸,Koc有明显降低,而在腐植酸含量相对较低的土壤中Koc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西湖底泥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菲在西湖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菲在西湖底泥中的吸附和解吸速率都较快,均能在8h内达到平衡。菲的吸附等温线为“S”形,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说明西湖底泥有不均匀的外表面。其连续吸附/解吸曲线为阶梯形,有明显的不可逆吸附现象,是由于底泥中高含量的有机质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