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78篇
水产渔业   34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牙鲆仔鱼在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海水鱼中Follistatin基因的序列特征,从受精后67 h的牙鲆受精卵中克隆获得牙鲆Follistatin基因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牙鲆中并没有发现Follistatin基因的可变式剪切现象;牙鲆Follistatin基因cDNA序列全长963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牙鲆与Takifugu rubripes的亲缘关系最近.Follistatin蛋白中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残基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是维持蛋白空间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23.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 0.7011x-0.018 4x2 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 0.371 7x-0.012 1x2 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 0.022 4x2 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在仔鱼阶段其摄食率为25%~100%,饱食率为25%~80%;到稚幼鱼阶段摄食率均达到100%,饱食率90%。摄食高峰基本出现在白天,属白天摄食类型,稚鱼期会出现早晨与黄昏二个摄食高峰,稚鱼期晚上基本不摄食。舟山本地牙鲆饱食时间随生长发育增加而缩短,消化时间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研究结果表明,除培育水温较北方牙鲆培育水温高而使生长发育较快外,摄食特性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人工育苗条件下舟山牙鲆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 0.7011x-0.018 4x2 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 0.371 7x-0.012 1x2 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 0.022 4x2 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在仔鱼阶段其摄食率为25%~100%,饱食率为25%~80%;到稚幼鱼阶段摄食率均达到100%,饱食率90%。摄食高峰基本出现在白天,属白天摄食类型,稚鱼期会出现早晨与黄昏二个摄食高峰,稚鱼期晚上基本不摄食。舟山本地牙鲆饱食时间随生长发育增加而缩短,消化时间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研究结果表明,除培育水温较北方牙鲆培育水温高而使生长发育较快外,摄食特性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
牙鲆稚鱼对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6种化学消毒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死亡速度、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牙鲆稚鱼对6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净水剂1号>硫酸铜合剂>高锰酸钾。依据本试验结果,作者对牙鲆疾病防治中消毒剂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AAT、EST、SOD、MDH、LDH和ME等位酶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t S.)]心脏、肌肉、鳃、眼睛、肾脏、肝脏、肠、脾、胃组织器官中表达,并分析了各种酶的等位酶位点表达以及酶谱表型。研究结果表明EST、SOD、MDH和ME 4种等位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相同,AAT、LDH 2种等位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可能是受不同基因位点或同一基因位点不同等位基因控制的结果,与各组织完成特有生化代谢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牙鲆在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淇 《水产学报》1999,23(3):296-299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属于鲽形目,鲆科,牙鲆属。近几年,随着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牙鲆的养殖产量有了明显增加。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渔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机械充氧高密度运输技术,最近几年又将生态冰温技术开发应用于部分海产动物的无水干运,并对日本对虾无水活运中的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古庄真喜1989]。在我国,海水动物活运技术也得到了提高,殷邦忠等[1994、1996]采用低温法无水活运菲律宾蛤仔、魁蚶获得了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牙鲆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生化变化的研究未…  相似文献   
29.
通过外源甲状腺素(T4)及可的松浸泡卵和仔鱼,结果表明: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牙好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体长没有显著影响;外源甲状腺素(T4)对0~10日龄的仔鱼生长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0~10日龄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11~24日龄仔鱼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对11~24日龄的仔鱼变态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11~24日龄的变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养殖褐牙鲆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养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ws)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测得的目的DNA片段的长度为410bp,其A(104bp)、T(119bp)、C(117bp)、G(70bp)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4%、29.0%、28.5%、17.1%。在28个褐牙鲆个体中共出现了3种单倍型。白化褐牙鲆出现的第1种和第3种单倍型个体数分别为10尾(占白化褐牙鲆样本数的如90.91%)和1尾(9.09%);6尾黑化褐牙鲆均出现第1种单倍型(100%);正常褐牙鲆出现的3种单倍型尾数分别为7尾(占正常褐牙鲆样本数的55.56%)、2尾(22.22%)和2尾(22.22%);测得的序列与既知序列间在第6bp、第19bp和第402bp碱基处出现差异。由于褐牙鲆Cytb基因的高度同源性,研究其白化、黑化和正常状态时出现的序列差异,对于寻找褐牙鲆白化机理研究的分子标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