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Fishes that live in the Amazon environment may be exposed to several kinds of water: black water (BW), acidic black water (pH 3.5) (ABW) and white water (WW), among other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ze net ion fluxes in the facultative air-breather Hoplosternum littorale (tamoata) and the obligate air-breather Arapaima gigas (pirarucu) expos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Fishes were acclimated in well water and later placed in individual chambers containing one type of water for ion flux measurements. After 4 h, the water in the chambers was replaced by a different type of water. The transfer of both species to ABW (independent of previous water exposure) increased net ion loss. Tamoatas transferred from ABW to BW or WW presented a net ion influx, but pirarucus showed only small changes on net ion efflux. These results allow us to conclude that tamoatas and pirarucus prese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ion regulation but that the general aspects of the ion flux are similar: (1) exposure to ABW led to net ion loss; (2) transfer from BW to WW or vice-versa induced only minor changes on net ion fluxes. These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 that any osmoregulatory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either species during changes between these latter two waters can be easily overcome.  相似文献   
52.
菌株A1 (Arthrobactersp .A1 )分离自降解含盐 (NaCl浓度为 0 .77molL- 1)苯乙酸生产污水的活性污泥。该菌株能在NaCl浓度为 0 .1molL- 1~ 2 .0molL- 1,以苯乙酸为惟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生长。在不同的NaCl浓度下 ,菌株A1细胞内的QAC(Quaternaryammoniumcompounds)、游离谷氨酸和K 含量与盐浓度的升高成正相关。在盐激条件下 ,菌株A1细胞内的QAC、游离谷氨酸和K 含量急剧增加 ,当外界的盐浓度突然从 0 .1molL- 1增加到 1 .0molL- 1时 ,其细胞内的QAC和游离谷氨酸含量在 40分钟内分别增加了 4.9倍和 2 .1倍。  相似文献   
53.
用比色法研究人工增强UV-B辐射对盆栽‘滇紫甘薯24’(‘DZS24’)和‘徽薯’(‘HS’)成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比活力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2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SSC)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C)均为前期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后期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HS’的变化幅度均大于‘DZS24’,‘DZS24’的游离脯氨酸含量(FPC)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HS’则与其相反;2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OD(过氧化物酶)比活力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同辐射下‘DZS24’的SOD比活力的增幅大于‘HS’,POD和CAT比活力的变幅小于‘HS’。因此‘DZS24’具有比‘HS’更强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更适于在UV-B辐射强烈的低纬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4.
玉米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董树亭 《玉米科学》2011,19(1):64-69
对近年来玉米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论述了盐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玉米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策略,从渗透调节、拒盐和离子选择性吸收、清除活性氧和激素调节4个方面综述了玉米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对玉米耐盐研究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昀  邓银霞  郑易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87-6089,6115
盐胁迫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植物抵抗盐胁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耐盐分子机理领域的进展,对渗透调节物质、离子平衡、解毒作用等与植物耐盐功能相关的机理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56.
盐胁迫下小麦苗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73-11474
以常规小麦品种鲁麦15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耐盐小麦品种山融3号进行处理,研究该品种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山融3号可通过主动积累可溶性糖、蛋白质、甜菜碱以及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提高其渗透调节能力。2品种甜莱碱的含量差异极显著,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7.
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绿豆幼苗,研究在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SOD、CAT和POD活性也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对胁迫下的丙二醛(MDA)和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延长,二者均比对照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说明绿豆幼苗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58.
0.5MPaPEG-6000胁迫24h明显刺激三叶期玉米幼苗,第三叶质膜ATPase活性提高,并且Vmax增加近一倍,而Km值却降低;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因子脯氨酸累积,K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渗透调节的起动与质膜ATPase活性上升可能无直接关系。实验也表明质膜ATPase活性被三氟拉嗪(TFP)促进而受钙调素抑制,由此推断质膜ATPase在钙调素参与的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9.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硝酸盐胁迫下喷施10 mg·L-1 叶绿酸铁溶液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
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下叶面喷施叶绿酸铁可以缓解硝酸盐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减少叶片中
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PX)活性。喷施叶绿酸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硝酸盐胁迫下叶片中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从而缓解
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0.
为挖掘燕麦(Avena sativa L.)耐盐基因,筛选耐盐品种,本研究利用水培法,采用0,100,200,250,300mmol·L-1 NaCl对‘VAO-9’与‘蒙农大燕1号’两个燕麦品种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72h内叶片质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判断幼苗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燕麦在盐胁迫下通过调动自身渗透调节物质,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提高抗氧化物酶系统的酶活性,抵御一定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