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1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759篇
林业   537篇
农学   695篇
基础科学   247篇
  1361篇
综合类   3237篇
农作物   530篇
水产渔业   230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383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长白山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林分(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原位减少法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质量分数变化幅度不大,N和P质量分数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凋落物的养分年释放总量依次为1380.80、1145.46、418.74和599.91kg·hm-2·a-1.  相似文献   
952.
蒸青固样方式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蒸青时间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筛选出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本身的内合成分,客观、科学、充分地反映茶树品种固有的生化品质,采用福鼎大白茶、鄂荼5号、农抗早3个茶树品种的二芽2叶为原料,进行了不同蒸青时间处理鲜叶试验,并测定其常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蒸青时间对茶叶水浸出物的影响较大,对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影响较小,最宜茶叶蒸青时间控制在4~5min,茶叶中内含成分尤其是水浸出物含量的保留量最大.  相似文献   
953.
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强度采伐干扰下的响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方丘陵山区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弱度择伐(13.0%)、中度择伐(29.1%)、强度择伐(45.8%)、极强度择伐(67.1%)和皆伐]10 a后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0 a的恢复,弱度和中度择伐样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水分、孔隙状况和养分含量得到恢复,并有所改善,而强度择伐、极强度择伐和皆伐迹地土壤各项指标仍未恢复,其破坏程度均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加剧。经主成分分析得出全K、速效K、速效P、有机质、全N、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密度、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10项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状况,不同强度采伐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依次为皆伐作业>极强度择伐>强度择伐>中度择伐>弱度择伐。  相似文献   
954.
在全面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1990~2006年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但存在粮食产量变动频繁、耕地保有量持续减少等诸多隐患。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2006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四川省内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四川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55.
刘涛  魏亦农  雷雨  雷军  孙卫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71-9973
[目的]研究新疆棉区杂交棉养分吸收分配的特点。[方法]以杂交棉标杂A1、鲁棉研15和常规棉新陆早13号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在新疆棉区种植条件下,杂交棉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极显著水平。杂交棉与常规棉对N、P2O5和K2O的吸收均呈Logistic函数曲线变化。但养分积累量和吸收强度不同。杂交棉在各生育阶段养分净积累量高于常规棉,养分吸收强度大于常规棉,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较常规棉晚。杂交棉养分分配规律和常规棉一致,但在生育后期,养分向生殖器官(籽棉)分配较常规棉多,向营养器官分配低于常规棉。[结论]为制定相应的高产施肥方案和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重庆直辖10年后农业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江民  张凤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99-9201
依据重庆直辖10年(1997—2006年)来农业发展的状况,选用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12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业发展的动态变化,得出重庆直辖10年来,农业发展水平呈曲折动态变化趋势,2006年农业发展水平明显下降。重庆农业发展受耕地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57.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36-2138
以198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耕地变动特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58.
孙海霞  周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47-16848
运用主成分方法分析10个不同地区大青叶药材中的4个有效成分,提取出2个主成分;应用聚类分析对该10个不同地区的大青叶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地区大青叶药材划分为5类。2种方法为大青叶药材道地性研究及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9.
花椒幼嫩茎叶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掌握花椒幼嫩茎叶的营养价值。[方法]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10种常见嫩茎、叶类蔬菜及其他食物成分,测定了贵州顶坛花椒幼嫩茎叶所含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结果]与10种常见嫩茎、叶类蔬菜及其他食物的成分相比,顶坛花椒幼嫩茎叶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组成合理,VB2含量突出。[结论]花椒幼嫩茎叶为较高营养价值的理想蔬菜。  相似文献   
960.
灌水方式对不同施肥水平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为寻找烟田节水调质灌溉方式的理论依据,本文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低肥和高肥条件下进行3种不同沟灌方式即常规每沟灌水(CF),固定隔沟灌水(FFI)和交替隔沟灌水(AFI)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产量和烟叶的化学成分。【结果】AFI和FFI处理在减少40%灌水量条件下,与CF相比,在低肥和高肥时AFI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提高7.8%和8.5%,单位肥料烟叶生产量分别提高7.9%和8.6%;而FFI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下降0.4%和1.7%,单位肥料烟叶生产量分别下降0.5%和1.8%。且低肥处理的单位肥料生产量均比高肥处理高。同时,AFI处理能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氮、钾和粗蛋白含量,与CF相比,在低肥和高肥时分别提高4.0%和4.0%、1.9%和6.6%、3.8%和5.0%、23.8%和40.1%、2.2%和9.7%;而AFI处理的烟叶中烟碱和氯含量在低肥和高肥时则分别下降7.4%和22.8%、4.8%和7.1%。【结论】AFI能节约灌水量,对烤烟产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并能改善烤烟内在品质;而且交替沟灌与合理施肥相结合,其有利作用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