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4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693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410篇
  2129篇
综合类   2264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8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根据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长江天鹅洲故道采集的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样本873尾,用鳞片为年龄鉴定和生长退算材料,研究银鮈的年龄、生长特性及死亡率.结果表明,雌雄群体均由1~6龄组成,雌鱼87.35%为1~3龄,雄鱼87.01%为1~3龄.雌雄鱼体长(L)和体重(W)关系表现为异速生长,雌鱼w=0.009L3.2285,雄鱼w=0.009L3.2254.以退算体长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得到生长参数为:雌鱼L∞=17.1797cm,k=0.1820,t0=-1.2673和雄鱼L∞=11.5069cm,k=0.4074,to=-0.5764.雌雄鱼的自然死亡率分别为M=0.6048/a和M=1.1459/a,远高于一般鱼群自然死亡率(M=0.2~0.3/a);开发率分别为E=0.5711和E =0.4183.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雌鱼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92.
2011年9月利用潜水原位采样法对竹洲人工鱼礁及附近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记录附着生物68种,多属于热带一亚热带暖水种,其中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华美盘管虫(Hydroideselegans)和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投礁6个月的礁体上附着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与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存在显著差异,投礁12个月礁体上附着生物种类与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差异有减少趋势,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竹洲礁区海域附着生物群落可划分为2个群落,投礁12个月礁体与天然岛礁同属一个群落,投礁6个月礁体附着生物为一个群落。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改变了礁体表面空间结构,空间异质性提高,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逐步向着天然岛礁附着生物群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3.
黄河口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2010年7个航次(每年8月初至9月上旬)共200个站位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研究其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类和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夏季黄河口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137种,丰度变化范围为(71.51~2296.31)×104个/m3,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垂缘角毛藻(Chaetoceroslacinios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多样性指数值远岸区域普遍高于近岸区域,低值区多数位于入海的河口附近。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3个浮游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994.
连江西牛鱼道运行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道建设被认为是有效缓解水坝阻隔鱼类洄游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鱼道效果监测是评价其功能的重要环节。连江西牛鱼道是广东省第一座建立在水坝主体上的过鱼通道,为了解其运行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2012年3-8月共6次对西牛鱼道的过鱼效果进行监测。研究表明,西牛鱼道共监测到鱼类3目、8科、30属、38种,以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乐山小鳔鮈(Microphysogobio kiatingensis)、子陵吻鰕虎(Rhinogobit giurinus)等小型鱼类为优势类群。进入鱼道的鱼类呈现昼夜差异,上午集鱼效果要显著优于其他时间段;不同季节集鱼的种类和数量呈现较大差别,3-8月集鱼数量逐渐减少,集鱼种类数以5月最多。与国内外其他鱼道的过鱼效果比较,西牛鱼道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根据2010年3月-12月对三峡水库小江沿岸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 a含量分别为1.980±0.119mg/L、0.114±0.018mg/L、9.520±1.748 mg/L和23.342±8.810 mg/L,小江沿岸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温度、pH、溶解氧、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显著相关,与总氮、总磷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小江沿岸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总营养盐无关,而主要与水体所含的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为提高上海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构建了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系统以.NET 2.0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合理设计系统框架,实现了用户需要的各种功能。本研究结合上海市长江农场水稻病虫害防治实际需求,首先对水稻病虫害数据进行常规采集,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和预警,在发现病虫害症状时可以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防治建议和方案,构建了一个采集—预测—诊断—防治一体化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系统基于B/S模式构建,较好的解决了长江农场水稻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文中在解释了地域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中国现在景观地域主义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地域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以最新刚刚在武汉建成的"楚河汉街"一期项目为例分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地域主义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998.
以沿黄河下游湿地林下草本,滩地中的花生地、玉米地,水稻田及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以样方法调查各利用方式下的植物群落,分析各个利用方式下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变化、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物种相似度.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湿地由85个植物物种组成,分别隶属于26科66属,其中林地物种数最丰富,湖滨湿地次之;不同利用方式下除花生地与...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淤背区土地开发利用作为一项经济产业发展迅猛,但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黄河济南段部分淤背区主要养分与理化性状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相距40 km范围内,淤背区的土壤质地、肥力以及水分涵养等各项指标距农田指标相差甚远,土地质量较差,覆土层厚度均小于45 cm,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6.2、18.13、2.05、119.95 mg/kg,微量元素普遍匮乏。必须加厚壤土层,并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新生地进行较长期的改良,培肥地力,才能逐步改造成良田。  相似文献   
1000.
以黄河鲤鱼为试验动物,进行不同浓度水平的菊酯类农药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肝胰脏MDA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菊酯类农药比较敏感,其96 h的LC50为0.327μ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0.0327μg/L。菊酯类农药对黄河鲤鱼肝胰脏影响较大,给药12和24 h后,给药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给药12 h后0.02μg/L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给药12和24 h后0.03μg/L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给药36 h后,给药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药24 h之前黄河鲤鱼肝胰脏MDA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