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湖滨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人为隔断水源补给、牛羊过度放牧和家猪拱地三种人为干扰下湿地植被和土壤退化特征。结果表明:三种干扰方式下,纳帕海湖滨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沼生植物重要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水率、毛管孔隙度变化规律为:人为隔断水源补给>牛羊过度放牧>家猪拱地,而土壤容重和全钾含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反。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人为干扰下相同土壤指标之间相关性质和相关强度不同;CCA分析表明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分布与土壤含水率和全磷含量显著相关。以原生湿地样点为对照,人为隔断水源补给、牛羊过度放牧和家猪拱地样带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7.40%、-14.53%、-45.01%。认为纳帕海湖滨湿地退化是三种干扰协同作用结果,但作用程度不同,其顺序为家猪拱地>牛羊过度放牧>人为隔断水源补给。  相似文献   

2.
【目的】植物α和β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地貌及人为干扰等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丹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丹江湿地距湖岸0 km(近湖岸带)、5 km(湖滨带)、10 km(湿地-绿洲过渡带)、15 km(绿洲带)研究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丹江湿地物种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组成较为均匀,通过统计共出现植物13科28种,莎草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在近湖岸带、湖滨带和绿洲带更倾向于单优群落特征,宽广型湿地-绿洲过渡带更倾向于共优群落特征。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湿地-绿洲过渡带湖滨带近湖岸带绿洲带,其中湿地-绿洲过渡带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带(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绿洲带湖滨带近湖岸带湿地-绿洲过渡带,Mclntosh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近湖岸带湖滨带绿洲带湿地-绿洲过渡带。从近湖岸带、湖滨带、湿地-绿洲过渡带、绿洲带的范围内,离湖越远:p H值和盐分含量越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α多样性呈现增大趋势;不同生境下植物β多样性特征为近湖岸带到湖滨带、湖滨带到湿地-绿洲过渡带3种生境间Cody指数变大,其中近湖岸带到湖滨带生境间Cody指数变最大。【结论】湿地植物α和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养分影响,其中全磷、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大小的影响显著;与土壤盐分含量关系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三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距离库区0 km(近库区带),6 km(湖滨带),12 km(过渡带),18 km(绿洲带),研究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11科23种),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湖滨带、绿洲带和近库区带表现为单优群落,而过渡带倾向于共优群落。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过渡带湖滨带近库区带绿洲带,其中过渡带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绿洲带湖滨带近库区带过渡带,Mclntosh指数大致表现为:近库区带湖滨带绿洲带过渡带。土壤土壤养分随着库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和pH值呈减少趋势;不同生境下植物β多样性特征为近库区带到湖滨带、湖滨带到过渡带3种生境间Cody指数变大,其中近库区带到湖滨带生境间Cody指数变最大。总的来说,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养分影响,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土壤盐分含量抑制了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包头市黄河中游南海湖段沿线恢复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对沙漠干旱生态脆弱性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及湿地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2017年野外18块样地调查,对南海湖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区系组成、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湖湿地保护区中共有205种植物,隶属于47科135属,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藜科、菊科、豆科、莎草科植物,占所有植物总物种数的50.24%;调查区域内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为30.55,植物物种种类少,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不同功能区因受到人为干扰,植物种与属的比值差异较大,合理利用区最高(1.99),恢复重建区最低(1.19);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且195种为中国种子植物。南海湖湿地植物种类总体上受人为干扰、气候干旱与寒冷等因素影响,种类稀少,且暂时性植物较多,定植植物较少,总的物种丰富度高并不代表所有种群都是稳定和持久的,因而修复重建区易受到人为干扰而导致修复失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剑湖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了解农田利用对剑湖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湿地土壤的合理利用及云南高原退化湿地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蔬菜地、小麦地、蚕豆地、油菜地和湖滨带5种不同农田耕种方式湖滨带土壤为采样点,采用正方形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试剂盒提取5个采样点的土壤总DNA,应用PCR-DGGE技术对5种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H')、丰度(S)和均匀度(J)进行研究,运用理化性质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结果】不同利用方式湖滨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匀度均有所不同,天然湖滨带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均高于农田耕种土壤;天然湖滨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农田利用土壤相似性较低,单独聚为一类,农田耕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在82%的相似水平上聚为一类;在93%相似水平上5个土壤样品聚为5个类群;不同土壤样点间具有许多共同的条带,不同农田利用土壤细菌的优势种群均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杜擀氏菌属(Dugan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6大类。【结论】剑湖湿地湖滨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农田利用方式下剑湖湿地湖滨带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一定差异,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高原湿地滇池和纳帕海湖滨带为研究地点,湖滨带优势物种水葱为研究对象,测定水葱的形态、比叶重及光合等性状,分析其在不同海拔湿地采样点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较高海拔的纳帕海地区的水葱植株个体较小,比叶重较小,并且具有较低的光合能力。滇池和纳帕海水葱的叶片长度分别为205.6、116.5 cm,基径分别为10.94、8.77 mm,比叶重分别为229.85、107.77 g/m~2,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9.43、12.36μmol/(m~2·s),气孔导度分别为0.63、0.30 mol/(m~2·s),蒸腾速率分别为3.43、2.34 mmol/(m~2·s)。因此,水葱的形态大小和生产力状况在不同海拔生长地点表现不同,较高海拔地区较严峻的生长条件是致使植物个体较小,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从功能性状角度探讨湿地植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7.
徐进  徐力刚  赵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23-8125
从湖滨湿地中磷的去除机理、磷在湖滨带土壤-水界面的迁移规律以及植物对磷的净化机理等3个方面,对湖滨湿地土壤-水-植物三相系统中磷的迁移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样方法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沿湿地-草原化荒漠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共布设样方64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 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SAS9.0)的支持下,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排序均为湿地>过渡带>旱生带;均匀度指数的排序为过渡带>湿地>旱生带.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分析,论述了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退化原因,为乌兰布和沙漠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Jay Gao的分类体系对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河南、泽库、玛曲和若尔盖4个县不同湿地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方面进行物种统计,结果显示: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湿地植被组成中原生植物减少,菊科等杂类草增多,河漫滩湿地(F)物种多样性较多,湖泊湿地(L)相对较少;利用1994—2012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4个县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地温等资料,初步探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近19年来湿地变化的自然原因。  相似文献   

10.
剑湖湿地湖滨带功能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定位采样及室内试验分析,对剑湖湿地湖滨带水质净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入湖口和湖滨带前端水质的多项指标与湖滨带后端及出水口相比均较高。其中,湖滨带前端总磷、总氮、氨氮的含量分别是湖滨带后端的2.68、3.07、1.43倍。剑湖湿地湖滨带通过水—土壤(沉积物)—植物系统的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积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效应,控制、减少了来自地表径流的溶解性污染物质,达到了降解环境污染、净化剑湖水质的目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瑶  杜建伟  张汉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22-7324,7327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方法]以云南高原地区的若干湖泊为例,探讨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生植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结果]云南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和生物总量下降;耐肥耐污、适应性强、繁殖快的植被易形成单优群落;一些具有代表性、对污染敏感的植被退化甚至灭绝。这反映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质发生变化、污染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陆地化进程加速等现象。造成云南高原湖泊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压力增加、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开采、水体富营养化等。[结论]该研究为高原湖泊湿地的保护、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黄河三角洲湿地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还具有滩涂湿地比重大、湿地类型广泛以及淡水渔业初级生产力较高等特征;同时结合水文、生态及植物优势群落等要素对该湿地进行3级分类,并初步探讨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对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有利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细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辽宁省太子河主要支流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细河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细河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27个植物样方中共有23科60属99种,物种组成以菊科、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荩草、藨草、中华结缕草、野稗、三叶草、老芒麦、问荆.、野艾蒿、桃叶蓼、狗尾草等为主。细河河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7.00~25.00,Pielou均匀度指数0.54~0.94,Simpson多样性指数0.56~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44~2.80,Simpson优势度指数0.08~0.44。细河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植物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西黄河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陕西黄河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了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结果]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湿地从河滩湿地、开垦湿地(农田)到因盐碱化最终废弃后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474、1.522、1.593g/cm3。土壤变得更紧实;土壤孔隙状况(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各项指标也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所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和总孔隙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达到极显著水平,非毛管孔隙也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孔隙度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加剧了土壤的退化;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的最大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5.7%和22.3%。毛管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0.2%和19.4%。最小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6.1%和22.2%;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河滩湿地的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均优于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与河滩湿地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盐碱化荒地总土壤蓄水能力分别降低了12.4%和15.2%。总的排水能力分别降低了2.7%和15.9%。[结论]采取合理措施安排湿地周边集体林地、农田及湿地资源开发关系对黄河湿地保护区涵养水源,调节水分循环和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1991、1995、1999、2004、2009年和2013年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从景观和土地利用角度分析黄河三角洲大尺度范围的滨海湿地退化状况,并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模拟2021年研究区滨海湿地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999-2004年和2004-2009年是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较严重的两个时段,退化湿地占自然湿地总面积近40%,2009年以后,研究区退化得到一定的缓解。预计至2021年,湿地占区域陆地面积的比例将下降至60%。与2013年相比,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占比将分别下降4.52个百分点和3.08个百分点,草本沼泽、灌丛湿地、森林湿地和盐沼面积将分别减少32.21、15.76、19.33 km2和74.86 km2。由此可见,未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为陕西黄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陕西黄河湿地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黄河湿地共有鸟类61种,隶属于15目33科。湿地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总干渠次之,农田-居民区生境第三,黄土崖最低。在各群落类型中,湿地和总干渠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从物种组成、科属特征、区系组成、药用部位、药效性能等方面初步探讨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野生草本药用植物64科176属262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0种,单子叶植物13科40属60种,双子叶植物42科127属192种,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及蒿属、蓼属、蔗草属、苋属为优势科、属.就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可将该区常见草本药用植物的176属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分布具有明显温带性质.从入药部位来看,以全草入药为201种,根与根茎入药为99种,果实与种子入药为63种,花入药为32种,叶入药为19种,树脂和乳汁入药为1种,其中包含多部位入药为102种,以全草、根与根茎入药为主,药效以清热、利水渗湿、理血为主.[结论]黄河三角洲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应结合各地实际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北京地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的多样性特征及群落构成和分布,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从北京市湿地植物中筛选出归化种和入侵种,分析其数量和出现频率;计算外来种的重要值,分析其群落组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外来种的群落分布特征。共筛选出外来种19种,其中通奶草、豆瓣菜、野牛草等6种植物为归化种,反枝苋、小蓬草、豚草等13种植物对湿地生境、农作物或当地人畜造成危害,为入侵种;外来种中湿生或水生植物所占比例小,说明了水资源缺乏导致的湿地退化是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对入侵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植物园地处哈尔滨市非湿地生境地区,其中湿地专类园是由人工引种湿地植被构建而成,从中体现出具有自然特性的野性美.通过设置样方的方法调查其植物群落种类与构成,结合公众对湿地景观特征的美感度偏好的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景观公众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植物园人工湿地园植物主要有34种,分19科31属.在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