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8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410篇
  2122篇
综合类   2262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07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7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郑海霞  张陆彪  张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11-12115
从影响程度、积极性、参与性、权力4个方面,对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核心利益相关者多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突出,却无决策和管理权,政府部门具有最大的决策权,在目前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流域管理联席协会,促进利益激励机制的形成和多层反馈互动渠道的畅通,明晰上下游水权和生态补偿的责任义务关系,构建可操作的管理规则和立法、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扶植和培育流域的生态补偿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嘉陵江下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3年5月至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水域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计调查226船次,统计渔获物1153kg,测量鱼类标本19378尾。共记录鱼类92种,隶属于5目14科61属,其中有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结果表明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珍稀鱼类、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绝迹,如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  相似文献   
103.
RCPs气候情景下三江平原典型流域耕地动态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以1990、2002和2014年3期Landsat影像、DEM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3S技术,运用FLUS模型定量模拟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系列(RCPs)下耕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4 a间挠力河流域的旱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水田面积持续增加,1990—2002年水田扩张剧烈,2002—2014年扩张速度趋于缓和;3个时点的旱地均沿东北-西南轴方向进行分布,主轴沿顺时针缓慢旋转,空间变化稳定,分布范围逐渐减小。水田沿东北-西南走向分布,1990—2002年其主轴逆时针旋转,后顺时针旋转至45.31°,整体分布较为离散,极化特征不明显;通过对比不同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尺度下模拟精度,确定最优模拟空间分辨率为200 m,最优模拟时间点为2038年;MESSAGE气候模式下,未来挠力河流域的旱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水田继续维持扩张态势,2029年后面积将以2%速度逐年下降,其分布将更加聚集,主轴沿顺时针旋转,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进行偏移;AIM气候模式下,气候波动对水田的影响程度大于旱地,旱地面积持续缓慢增加,水田面积在波动中下降,空间分布的极化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  We studied the migratory behaviour of armado, Pterodoras granulosus , in the Paraná River Basin of Brazil, Paraguay and Argentina, during 1997–2005. This species invaded the Upper Paraná River after upstream dispersal was facilitated when Itaipu Reservoir inundated a natural barrier. Fish were tagged ( N  = 8051) in the mainstems of the Yacyreta and Itaipu reservoirs, bays of major tributaries, the Paraná River floodplain above Itaipu Reservoir, and below dams. In all, 420 fish were recaptured of which 61% moved away from the release area. Fish moved a maximum of 215 km (mean 42), and at a maximum rate of 9.4 km·day−1 (mean 0.6). Of the 256 armados that moved away from the release site, 145 moved upstream towards unimpounded stretches of the Paraná River and 111 moved downstream into the reservoir and bays of its tributaries (maximum 150 km). Based on the observed migratory movements, we suspect that most of the reproductive output originates in tributaries to the reservoirs. The ability of this species to expand its range presents a conundrum by pitting fishery management interests against conservation needs. Maintenance of the important armado fisheries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the species to migrate freely to use spawning and nursery areas in reservoir tributaries and floodplains. However, its ability to migrate long distances can allow this non-native species the opportunity to invade most of the Upper Paraná River.  相似文献   
105.
河流故道区梨树-药材立体种植技术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流故道区梨园内间作不同药材,研究立体模式种植技术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梨树-半夏复合系统中,间作半夏不会造成梨减产,半夏株行距3 cm×15 cm时,产量最高563.2kg/hm^2、收获指数最高4.6、商品指数最高57%。梨树-防风复合系统中,行距为40 cm时,防风产量最高21 610.8 kg/hm^2,收获指数最高9.3、商品指数最高100%。梨树-紫菀复合系统中,提出了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比的施用量为1 hm^2中N∶P2O5∶K2O为115.8∶292.5∶303.5,紫菀产量为16 049.69 kg/hm^2,紫菀铜含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3种复合系统进行土地利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梨树-半夏的LER为1.8最大,梨树-紫菀的LER为1.4最低。  相似文献   
106.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及衣分等资料为原始数据,应用谐波分析技术建立模型进行了拟合及预测研究。经拟合及精度检验,拟合指数均在0.90以上,历史符合率达100%,模型为一级精度。可预测第20轮区试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为1209kg·hm  相似文献   
107.
近43年黄河上游来水来沙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河头道拐站实测水沙序列(1960-2002年)资料,对水沙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趋势识别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上游来水来沙量汛期所占比例减少,而非汛期所占比例增加;在年际变化上,水沙量逐年减少;同时,水沙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变化;②黄河上游水沙序列具有相同的多时间尺度(准周期)变化,但同一尺度下,水沙所处的丰枯变化并不一致;③年水沙序列趋势变化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者存在明显减少趋势;但在非汛期,两者的趋势变化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8.
A previous study described genetic changes in a wild Atlantic salmon , Salmo salar L., popul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spawning of escaped farmed salmon in the Glenarm River, Northern Ireland, in 1990. This study reports an extension of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 with a further follow-up sample that was taken from the river in 1997 to assess the genetic status of the wild population two generations after the original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wild population and the farmed strain. Overall genetic variation across eight polymorphic allozyme loci indicated that the wild population remain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escape population and from the immediate post-escape population, the presence of an allele no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detected in this population ( GPI-1,2*140 ), suggesting that further incursion(s) of farmed salmon may have taken place.  相似文献   
109.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罕见的“汛期反枯”极端水文事件,在此期间,汉江中下游首次发现了蓝藻水华。本研究选取叶绿素a浓度作为衡量水华的关键指标,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量化了不同环境因子对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仙桃、宗关断面)水华生消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仙桃和宗关断面叶绿素a浓度与溶解氧、pH值和水温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氧、pH值和水温对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消的贡献程度最高,三者对仙桃和宗关断面水华生消的贡献率分别为15.18%、13.68%、14.50%和18.06%、15.93%、15.65%。(2)基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PLS-PM),本研究进一步解析了各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气象因子是2022年夏季汉江中下游蓝藻水华暴发的诱导因子,高温无雨的极端天气导致水温和pH上升,加速了藻类的代谢反应速率。同时,河道流量减小延长了有机物和营养盐的传输和滞留时间,为藻类生长提供了稳定的营养条件。并且水华“萌发”时段可能与汉江中下游“涝旱急转”时段重叠。因此,本文建议下一步研究应结合准确的中长期气象预报信息,在“涝旱急转”时段实时优化汉江中下游水华防控调度的下泄流量与下泄时机,这将有可能大大提高水华防控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障碍问题,以该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对象,电磁感应仪EM38检测与田间采样相结合,分析土壤电导率的剖面分布特征,建立磁感式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电导率间的回归模型,并对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划分土壤盐渍剖面类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与变异强度,剖面各土层电导率间存在着关联性;土壤电导率与磁感表观电导率EMh、EMv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对数相关关系,EMh对浅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较高,对深层土壤电导率、EMv的解译精度要高于EMh;利用电磁感应仪EM38可将研究区土壤盐渍剖面准确划分为表聚型、底聚型与均匀型三种类型,其中表聚型与底聚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盐渍剖面类型,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证明了采用电磁感应仪EM38对土壤盐渍剖面的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信度。该结果对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机理、预测与评估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