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410篇
  2129篇
综合类   226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8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黄河鲤鱼为试验动物,进行不同浓度水平的菊酯类农药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肝胰脏MDA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鲤鱼对菊酯类农药比较敏感,其96 h的LC50为0.327μ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0.0327μg/L。菊酯类农药对黄河鲤鱼肝胰脏影响较大,给药12和24 h后,给药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给药12 h后0.02μg/L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给药12和24 h后0.03μg/L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给药36 h后,给药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药24 h之前黄河鲤鱼肝胰脏MDA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2.
王春林  温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62-8763
对珠三角地区"民工荒"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企业、农民工3个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93.
金沙江头塘小流域5种类型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楠  郎南军  李晋  杨旭  江期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29-3432,3435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地5种不同的人工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59种,隶属31科,蔷薇科和菊科植物占优势。各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优势种不同;物种丰富度以华山松林最高,圣诞树林最低;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和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均匀,群落多样性高;华山松林下缺乏灌木层,但草本层物种丰富。通过比较,发现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林的灌木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云南松原始林的物种多样性,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则相反,即人工林高于云南松原始林。  相似文献   
994.
王亮  潘琇  刘恩玲  宋建利  谢拾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76-12777,12820
对温瑞塘河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沉积物As、Hg、Pb、Cd、Cr的含量、分布特征及pH特点。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明确温瑞塘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积累顺序为Cd〉Cr〉Pb〉Hg〉As。分别通过沉积物质量基准的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提出温瑞塘河表层沉积物的As、Hg、Pb、Cd、Cr生态风险强度,明确Cd是沉积物中主导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95.
流域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梅  李发鹏  卢善龙  乔玉霜  刘焕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22-15626,15637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系统重金属含量的累积趋势日渐明显,对流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威胁。为适应国家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解决当前我国大江大河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深化对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研究现状的认识,发现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文章系统总结了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有关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分析、生态风险评价及植物修复、植物富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和概括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并指出:加强流域尺度河流-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重金属污染宏观研究,构建基于重金属元素循环迁移机理模型、遥感和GIS等技术的现代化立体监测系统与生态风险管理系统,将是流域系统宏观尺度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冉茂玉  马丹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72-21273,21347
汗牛河流域有种子植物357种240属79科,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2种。该区种子植物具有15个类型10个变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占有主要地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具有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世界分布和我国特有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西黄河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陕西黄河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了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结果]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湿地从河滩湿地、开垦湿地(农田)到因盐碱化最终废弃后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474、1.522、1.593 g/cm3。土壤变得更紧实;土壤孔隙状况(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各项指标也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所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和总孔隙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达到极显著水平,非毛管孔隙也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孔隙度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加剧了土壤的退化;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的最大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5.7%和22.3%。毛管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0.2%和19.4%。最小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6.1%和22.2%;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河滩湿地的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均优于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与河滩湿地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盐碱化荒地总土壤蓄水能力分别降低了12.4%和15.2%。总的排水能力分别降低了2.7%和15.9%。[结论]采取合理措施安排湿地周边集体林地、农田及湿地资源开发关系对黄河湿地保护区涵养水源,调节水分循环和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黄河内蒙古包头段水体氨氮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戴宝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44-8045
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状况水质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近几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污染还是较为严重;一年中6~10月氨氮含量较低,其他月份氨氮含量增高,且氨氮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高。  相似文献   
999.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的沿革和变更,为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区域内双季稻品种由单季稻改双季稻,由高秆稻改矮秆稻,由常规稻改杂交稻,由普通稻改超级稻的4次变革,总结和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品种的变更,双季稻栽培技术经历了多穗型栽培、穗粒兼顾型栽培和重穗型栽培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早稻少耕分厢撒播技术、杂交晚稻“双两大”栽培技术、双季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技术、双季稻抛秧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要点及适应范围。指出双季稻生产将向化肥化、轻型化和机械化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为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宏观尺度下水土流失演变分析的方法,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典型电站典型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遥感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利用GIS技术总结区间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河段多年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为土壤、地形及植被等因素。宏观尺度下进行水土流失演变分析采用大小尺度结合、遥感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合适的,有效解决了历史实测资料缺乏的问题,也使历史演变趋势及原因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