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410篇
  2129篇
综合类   226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8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82.
闽江流域中下游特殊地段防护林营造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闽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营造技术 ,结果表明 ,根据地理、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等因子的差异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工程造林技术措施 ,对促进特殊区域防护林的营造成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中游(湖北段)江岸带立地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长江中游 (湖北段 ) 92 0km河段及其主要支流河流地貌类型、河型、岸堤侵蚀和成土过程等特点 ,提出长江中游 (湖北段 )江岸带立地分类系统与评价体系。划分出 2个立地类型小区、1 1个立地类型组、2 2个立地亚组、43个立地类型。为实现适区、适布局、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4.
闽江下游山地巨桉无性系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巨桉无性系施用不同肥料组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火烧垃圾土做基肥再配施适量的尿素做追肥,组成了有机—无机复混肥体系,其施用效果明显优于纯化肥类肥料组合,不但能明显提高林分生产力、维持地力,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充分显示出有机无机混合肥的施用优势;采用火烧垃圾土2 kg.株-1(基肥)+尿素200 g.株-1(追肥)的施肥方案,2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蓄积分别可达9.41 m、9.51 cm、0.0335 m3和53.72 m3.hm-2,投入产出比高达1∶2.9,经济纯收入是纯化肥类肥料组合的2.0~2.8倍,符合桉树短工林集约经营和持续发展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石家庄市民心河沿线设立不同的监测点,选择对民心河景观水体影响较大的BOD5、氨氮、高锰酸钾等指标进行长期的监测,并根据2001~2006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GM(1,1)模型建立了民心河水质预测模型,预测了民心河水质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民心河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流域生态安全评价需要通过评价模型来实现,由于生态安全是一个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为此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运用模型对岷江上游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建立了1,2,3共三个级别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生态安全处于第2级,即处于预警状态。评价结果符合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统计及数据分析,其结果证明了赣县在长防林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显著增长,水土流失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88.
湘西北山区“长防林”生态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北山区长江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分别就“长防林”对小流域小气候、坡面产流量、产沙量、输沙率、林地最大涵水能力及保土效果进行了定位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长防林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9.
付作霖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2):22-24,28
云杉落针病是白龙江、洮河水源涵养林区最为严重的林木叶部病害。为加强对该病的管理,有效控制其危害和在白龙江、洮河水源涵养林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进一步扩散蔓延,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结合该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云杉落针病在白龙江、洮河水源涵养林区的潜在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云杉落针病为中度危险且接近高度危险性病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0.
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黄河三角洲的湿地资源,对保护区自然与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城镇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应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重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在城镇绿化中,注意选用耐盐树种和进行微域改土,加强庭院绿化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