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8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的速度特征及场地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弹性波理论出发,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速度特征、波型和测试方法等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规范中场地分类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场地卓越周期的计算问题.考虑卓越周期对地震动特性以及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场地卓越周期及考虑各向异性主轴进行场地分类和各向异性场地卓越周期确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12.
提高动物产肉量和皮张尺度有效方法之一是增大动物的骨架。但动物骨架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完成,其中很多调控机制还不清楚。生长板是骨架线性生长的最重要器官,所有影响骨架线性生长的激素、因子都主要是通过影响生长板的生长来实现的。本文综述了骨架增长的途径和影响骨架生长的几种重要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并对长骨生长停止和生长板闭合存在时间差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分析,推测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被有效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13.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黄酮对动物未达性成熟期及成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雌性大鼠为模式动物,分为5个试验组:3个苜蓿黄酮剂量组(120,400,1200 mg·kg-1)和2个对照组(己烯雌酚0.5 mg·kg-1、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未达性成熟期雌鼠中、高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组促黄体生成素(LH)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其卵巢中苜蓿黄酮高剂量组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芳香化酶(CYP19A-1)在苜蓿黄酮低剂量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11倍(P<0.01),在己烯雌酚组显著升高8倍(P<0.05)。成年大鼠苜蓿黄酮3个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的GnR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的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6倍(P<0.01),CYP19A-1表达量比空白对照提高8倍(P<0.05)。苜蓿黄酮对不同生理阶段雌鼠影响各不相同,但都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产生负反馈调节,并通过负反馈调节显著抑制了GnRH的表达,从而影响雌鼠性腺轴上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14.
基于PLC三轴伺服控制系统的果蔬采摘机械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果蔬采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定位精度、降低果蔬采摘机械手在采摘过程中造成的破碎率,以及简化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PLC的三轴伺服控制果蔬采摘机械手。该机械手可以灵活地实现移动、升降和夹紧与放松。为了测试机械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苹果采摘试验对机械手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发现:机械手的位置和摆角调整时间较少、超调量较低,符合设计需求。其准确定位率较高,最高达到了98.56%;且具有较好的定位性能,单次定位时间耗时较低,机械作业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果蔬采摘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315.
15°斜轴泵装置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文头岭大型排涝泵站,对经过CFD数值模拟优化后的斜式进水与斜式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15°斜轴模型泵装置进行了能量试验、汽蚀试验和飞逸特性试验研究.通过特性试验研究得出了模型及原型装置的能量特性曲线、3个不同叶片角度下特征扬程的临界汽蚀余量及0°叶片角下最大装置扬程的飞逸转速.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装置最高效率随叶片角度减小而增大,叶片角-4°时的最高效率可达80%左右,泵站进、出水流道型线设计合理,汽蚀性能优良,飞逸转速安全,15°斜轴泵装置性能优越.提出的斜轴泵装置对同类低扬程泵站水力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6.
针对低渗透煤体在轴压及围压变化作用下的渗透率演化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应力-应变三轴伺服控温渗流试验系统,进行了变围压及变轴压条件下煤样渗透率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渗透率在轴压及围压变化过程中减小,围压对渗透率影响高于轴压对渗透率的影响;(2)围压与渗透率符合K=αe~(-0.45σ2)关系式,拟合系数α随着轴压的升高呈依次降低的趋势;(3)轴压、围压均为1~10 MPa的范围内时,两者和渗透率之间满足K=15.335 89e~(-0.45σ2)-0.276 43σ_1e~(-0.45σ2)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为采动条件下渗透率演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现场瓦斯抽放钻孔布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7.
【目的】为加工出等厚连续的整张竹单板,减小竹材无卡轴旋切机加工竹材选取的局限性,扩大旋切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竹材旋切的整体出材率和成品率,提出一种以"对数螺旋线"为基础的新型旋切曲线数学模型,并计算竹单板的理论出材率,分析讨论所建立模型是否适用于无卡轴竹材旋切机的使用。【方法】对旋切机2种旋切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利用Matlab软件对传统无卡轴旋切理论"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数学模型及改进的旋切曲线数学模型(呈椭圆形的"对数螺旋线"旋切曲线)进行仿真分析,建立待加工竹材段的三维模型,结合Matlab仿真结果,对竹材旋切出材率公式进行推导。【结果】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知,"阿基米德螺旋线"为圆形螺旋线,由于竹材横截面不规则且近似为椭圆形,壁薄,旋成圆形后,竹材壁厚加工余量小,圆形螺旋线旋切曲线并不完全适用于加工自然生长的竹材,存在加工竹单板易碎、形状不整等缺陷;改进后的"对数螺旋线"旋切曲线呈椭圆形,旋切曲线贴近竹材实际形状,可以保证相邻螺旋线距离误差精确度在许可范围内,模型更加适用于竹单板旋切。数学模型参数可以根据竹材内外径大小实时调整,缩小竹材选取局限性。对推导出的出材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竹材的材率η与竹段长度L无关,但应注意长度、壁厚和尖削度的相互影响。【结论】改进后的旋切曲线数学模型以"对数螺旋线"为基础,在旋切竹材时单板厚度误差小,旋切效率更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加工精度。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为保证竹材出材率、旋切效率、旋切质量等具体要求,加工竹段长度L应在0.8~1 m,竹材壁厚大于10 mm,尖削度小于3~4 mm·m-1。新的旋切模型的建立可提升竹材的整体利用率,拓宽加工范围,为竹材旋切设备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对无卡轴竹材旋切加工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18.
为揭示FSHβ和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中的表达规律,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多羔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FSHβ和LHβ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SHβ和LHβ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FSHβ主要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和卵巢高表达,LHβ在垂体高表达;FS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LHβ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小脑、大脑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研究结果提示,FSHβ和LHβ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调控。  相似文献   
319.
葫芦岛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亚薇 《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48-150,15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对辽宁省葫芦岛市2010年8月4~5日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的巧妙迎合,是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的一大特点;高、低空的有利配合,充足的水汽输送,依然是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各种物理量场均表现出低层气流上升、高层气流下沉或者低层气流辐合、高层气流辐散的特点,对降水亦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20.
To invest the condition of ice accretion on the blade used for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SB-VAWT), wind tunn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blade with NACA0015 airfoil by using a small simple icing wind tunn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some typical attack angles under different wind speeds and flow discharges of a water spray with wind. The icing shape and area on blade surface were recorded and measured, The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was carded out to calculate the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s of the blade before and after ice accre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result, the effect of icing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lade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