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缘管浒苔的单性生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现缘管浒苔生活史中,配子体进行单性生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配子体放散的配子不经结合,固着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完成单性生殖;另一种是配子体配子囊中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不放散直接在原藻体上发育成新个体。放散出去的配子进行单性生殖时,第一次分裂分别产生顶端细胞和基部细胞,其发育呈顶基极性。两个细胞分别成为叶片和假根的祖细胞。末放散的配子在原藻体上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形成的新个体可聚生成簇。后一种单性生殖发育方式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2.
Preparation of protoplasts and their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for both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marine macroalgae remains largely under developed due to lack of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methods with consistent yields of viable protoplasts. An improved enzyme preparation with a single commercial enzyme, e.g. 2% Cellulase Onozuka R-10 in 1% NaCl solution, was developed to produce protoplasts rapidly from different green algal genera of Ulva, Enteromorpha and Monostroma. The simple dissolution of enzyme powder in 1% NaCl resulted in exclusion of 2% Macerozyme R-10 from the mixture consisting of 2% Cellulase Onozuka R-10 with 3% NaCl earlier reported as superior for the same alga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isolation of maximum yields of viable protoplasts were found to be with 2% Cellulase Onozuka R-10 incubated at 20 °C for 2 h in 1% NaCl solution with 0.8 M mannitol adjusted to pH 6.0. The protoplast yield with optimized enzyme mixture was as high as 102.8 × 106 cells g− 1 f. wt for M. oxyspermum while it was in the range of 74.4–88.6 × 106 cells g− 1 f. wt thallus for seven species of Ulva, and 82.5–95.4 × 106 cells g− 1 f. wt for three species of Enteromorpha. The regeneration rate of protoplasts isolated using this method ranged from 89 to 92% with normal morphogenesis. The seeding of nylon threads with isolated protoplasts of M. oxyspermum was successful and after 3–4 weeks the entire frame with nylon threads became thick green in color with tiny germlings in laboratory culture. Thus,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llow for rapid mass production of viable protoplasts that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as a source for seed material for mariculture and for other applied phyc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33.
浒苔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浒苔是一种大型绿藻,被广泛应用在许多行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鉴于此,在介绍浒苔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近年来浒苔在畜禽及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浒苔在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丰富动物营养学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4.
[目的]优化浒苔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优化浒苔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浒苔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液料比47∶1 ml/g,在该条件下浒苔多糖提取率为12.26%。[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反应条件较为温和,设备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同时可为浒苔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采用直接鲜冻和酸处理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大小的坛紫菜和浒苔藻体进行了处理,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杀死浒苔而保留坛紫菜的简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体长为1~2 cm的坛紫菜和浒苔幼苗不经干燥直接鲜冻5 d,坛紫菜苗的细胞成活率达到90%左右,而浒苔只有50%,恢复培养30 d,坛紫菜苗生长良好,只有梢部的少量细胞死亡,而浒苔苗则大部分变黄死亡。用pH为2.0的柠檬酸溶液处理体长为5 cm左右的中苗3 min,坛紫菜的细胞成活率仍高达90.9%,但浒苔的细胞成活率只有58.5%,恢复培养30 d,浒苔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坛紫菜的生长则基本未受影响;用pH为2.3的盐酸溶液处理长度为5 cm的坛紫菜苗,效果更好,处理1 min的坛紫菜细胞存活率高达97%,而浒苔的细胞成活率则低于20%,恢复培养一段时间,浒苔苗全部死亡,而坛紫菜经盐酸溶液处理1 min、3 min和5 min后的叶状体,仍然正常生长,长度明显增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如果在海上栽培的坛紫菜网帘上出现大量浒苔附生,在紫菜幼苗期(体长1~2 cm)采用直接鲜冻,中苗期(体长5 cm左右)采用盐酸溶液处理,基本可以达到清除浒苔,确保坛紫菜正常生长的目的。研究亮点:...  相似文献   
36.
浒苔抑藻物质的分离及其对赤潮微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对抑藻物质EPME(methanol extracts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分离,通过监测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细胞数量,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分离组分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EPME经液液萃取法分离,获得4个组分Ⅰ、Ⅱ、Ⅲ和Ⅳ,得率分别为29.0%、19.0%、12.7%和5.45%。其中,仅组分Ⅱ具有明显的抑藻活性。当浓度为1.0 g/L时,组分Ⅱ对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3.4%、44.9%和54.3%。组分Ⅱ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获得5种组分,组分Ⅱ-A、Ⅱ-B、Ⅱ-C、Ⅱ-D和Ⅱ-E。其中,组分Ⅱ-B和组分Ⅱ-C具有明显抑藻活性,并致使3种赤潮微藻的藻细胞出现空洞、细胞破碎和色素减褪等。进一步采用波长扫描和化合物检测方法,分析出此2种组分中含有内酯、香豆素类化合物,并确定了此2种组分硅胶GF254薄层层析分离的适宜展开剂,为后续纯化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不同饲料配方中浒苔添加量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质量(150.1±21.7)g的大菱鲆为试验对象,在半径100cm、高110cm的圆柱形流水鱼池中,深井海水与自然海水混合养殖条件下,采用摄食率法,研究在几种蛋白、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的饲料中添加不同量(0%、5%、10%、15%)的浒苔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经35d,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高的市售饲料B组和A组饲喂效果显著优于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低的自配饲料组(P0.05);在3种基础饲料中添加5%的浒苔粉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摄食率(P0.05),提高了自配饲料组的质量增加率,降低了市售饲料A组和B组的饲料系数,3组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均有提高,即大菱鲆饲料中浒苔添加量5%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8.
浒苔玉米面条双螺杆挤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作浒苔玉米面条的工艺流程,以浒苔、玉米为主要原料,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加工添加浒苔的玉米面条,研究套筒末端温度、浒苔添加量、螺杆转速对面条感官品质及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面条的最佳工艺为套筒末端温度90.14℃,浒苔添加量15.53%,螺杆转速150.08r·min-1;此条件下,干物质损失率和煮制吸水率的理论预测值分别为12.76%和112.69%。验证试验表明,干物质损失率和煮制吸水率分别为12.94%和112.56%,与响应面的预测值基本吻合。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浒苔食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吕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17-11717
[目的]优化浒苔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采自于连云港海域的浒苔为试材,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浒苔多糖,采用改良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浒苔多糖,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和醇沉浓度为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热水浸提法提取浒苔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影响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热水法提取浒苔多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浸提温度90℃、醇沉浓度70%、料液比1:75、浸提时间4h。[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浒苔多糖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
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第一关键酶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全长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分离。首先应用RT-PCR方法获得了rbcL大片段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101bp,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然后分别应用5′RACE方法和3′RACE方法获得2个克隆序列,其序列长度分别为371bp和579bp,并进行了测序分析。在此基础上,将3个片段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了Rubisco大亚基全长cDNA序列(1472bp),其中包括1425bp的编码区序列及47bp的前导序列(NCBI登录号:DQ813496),并推断出蛋白质序列(474个氨基酸)。对序列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分析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与已克隆出全长rbcL基因的7种绿藻比较具有较高同源性,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了82.07%~85.78%和88.00%~94.11%,其中与蛋白核小球藻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4.11%。在此基础上,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缘管浒苔rbcL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或藻类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并且进一步应用在线软件程序进行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和三级结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