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27篇
  47篇
综合类   483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205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陆地棉作母本与4个海岛棉杂交,配制16个F1代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推广陆地棉品种比较,种间F1代子棉产量、铃重、衣分和衣指的竞争杂种优势为较高的负值,而纤维长度和强度表现较高的正向优势。鄂荆1号和B2(海岛棉)产量配合力高,两者杂交F1代产量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92.
复合菌剂G23防治黄瓜疫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连续使用多年常规化学药剂,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瓜果造成污染的问题,在保护地采用黄瓜根部浇灌法,施用复合菌剂G23对黄瓜疫病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稀释1 000倍的G23复合菌剂的平均效果为82.4%~94.9%,平均增产率为42.4%~232.7%。使用G23复合菌剂与百菌清+多菌灵药剂处理组、甲霜灵处理组相比,可使黄瓜平均防效分别提高24.9百分点、72.5百分点,平均增产率提高5.02、02.6百分点。G23复合菌剂在河北、河南对黄瓜疫病的防效均在80.0%以上,防治效果较稳定,增产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G23复合菌剂可在黄瓜根系周围形成抑菌小生境,对土壤中的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点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5种和9种药剂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比较了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点滴法测定的1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螨腈>虫酰肼>硫丹>抑太保>溴氰菊酯>灭多威>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浸渍法测定的9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虫酰肼>溴氰菊酯>灭多威>抑太保>氰戊菊酯>硫丹>敌敌畏>三唑磷>辛硫磷;不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对药剂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且随着龄期增大,幼虫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4.
雏火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出壳时较高,4.5736±0.0507毫克/毫升;3日龄达到最高,9.7742±0.3018毫克/毫升;18日龄降到最低,1.9899±0.01379毫克/毫升。以后逐渐升高。由此可知,3日内雏火鸡的饲养管理尤其重要,以确保卵黄中的IgG的最大量地进入雏火鸡体内,增加雏禽的免疫功能。另外,雏火鸡体内的母源抗体逐渐降低,15~18日龄最低,这时进行免疫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5.
Mycoparasitic species of Trichoderma are commercially applied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gainst various fungal pathogens. The mycoparasitic interaction is host specific and includes recognition, attack and subsequent penetration and killing of the host. Investigations on the underlying events revealed that Trichoderma responds to multiple signals from the host (e.g. lectins or other ligands such as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nents released from the host's cell wall) and host attack is ac…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展望,对可能采用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MDH和G6PD同工酶在家鸡个体发育中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连续缓冲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法)结合组织特异性染色技术,对家鸡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既有阶段发育特征,又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表现,且s-MDH和m-MDH的分布和表达的量上有较大差别,表现在s-MDH在谱带多少、组织分布普遍程度和酶活性高低上都强于m-MDH.认为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主要参与该组织器官的脂肪代谢.G6PD同工酶在家鸡未成年之前各发育阶段和各组织器官只呈现酶谱痕迹,成年之后仅在肝、心、肾、睾丸、胸肌中出现1~2条谱带,显示出分布的发育阶段和组织器官局限性.  相似文献   
98.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不同变量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各不同种质桂莪术均能聚集成类。以莪术烯和β-榄香烯为变量均聚为3类,以莪术二酮为变量聚为2类,以莪术烯、β-榄香烯为变量聚为4类,以莪术烯、莪术二酮、β-榄香烯三者为变量聚类分为3类,以所有成分为变量聚为4类。  相似文献   
99.
从患病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内脏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菌株8301,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菌株8301对半滑舌鳎具有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8301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较为接近,以16S rDNA基因为遗传标记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8301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置信度为96%。结果判定引起此次半滑舌鳎腹水病的病原菌为海豚链球菌。对2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试验证实菌株8301对制霉菌素、利福平、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对罗红霉素、呋喃唑酮等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00.
柳蚕 (ActiasseleneH櫣bner)是一种野生绢丝昆虫。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 ,观察了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和卵孔的显微特征 ,在合肥地区的幼虫 4眠 5龄 ,二化性 ,蛹滞育 ,染色体n =31,全龄期达 4 0d以上。通过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柳蚕的卵黄原蛋白是由大小 2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为 175kD和 4 5kD ,存在组织、时期、性别表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