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928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佛甲草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长沙地区栽培佛甲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可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军区食用菌生产基地、广西大学微生物厂、广西大学牧场等地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多株菌株。再从耐热、耐碱、产酶能力及营养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考查各菌株,最终筛选得到理想的放线菌1株、细菌3株组成发酵剂菌株,并用于栽培原料发酵后栽培草菇。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该菌剂的料堆27h后温度可升至65℃,此时对照55℃,环境40℃,草菇生物学效率比对照提高了4.76%至7.56%。  相似文献   
13.
黑柄炭角菌的菌种分离及其培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白蚁蚁巢中长出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对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效果较好,蛋白胨、黄豆粉、蚕蛹粉是良好的氮源,柠檬酸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在22℃-30℃下均能够生长但最适合培养的温度为25℃-26℃菌丝在PH值为50-8.0之间均能生长,但以6.0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1头黄占鹿的耳缘皮肤组织采用0.1%胶原酶(Ⅰ型)消化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反复传代纯化,获得了成纤维细胞,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并对各代细胞进行了常规冷冻保存。利用Photoshop软件对F12代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占鹿的染色体数目为68,常染色体中1号和7号为M染色体,其余的均为A常染色体;X染色体是最大的A染色体,Y染色体是最小的M染色体;该黄占鹿的核型式为4(M)+62(A),XY(A,M);对部分冷冻细胞进行了解冻培养,解冻存活率和贴壁率分别为61.04%、38.85%。  相似文献   
15.
羊肚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述了近年来羊肚菌营养成分、有效成分,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草莓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毒品种宝交早生的花药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对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液的渗透压、浓度和配比对悬浮细胞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有重要的影响。悬浮细胞在CPW+1.0% Cellulase R-10+0.5 Macerozyme R-10+0.05%Pectolyase Y-23+0.6mol/L甘露醇+0.5%PVP的酶液中酶解12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分别达16.35×10~6/g和84.6%。采用液体浅层培养法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获得了再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固体培养系统中测定培养基的样量、细菌培养时间、接线虫量和线虫培养时间对Steinernemacarpocapsae 和Heterorhabditisbacteiphora产量的综合影响,确定虫的优化培养参数。  相似文献   
19.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 4 5d牛胎儿为材料 ,使用 0 .2 5 %胰酶 + 0 .0 4 %EDTA消化液 ,分离得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传代至第 2 8代。本实验描绘出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 ,并发现α MEM是一种适合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培养基。分离得到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传至第 1 8代时核型仍然正常 ,冷冻、解冻后细胞可继续传代  相似文献   
20.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第 19期(孵化 72h)性腺中的PGCs,对其应用不同的冷冻保护液和不同的平衡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并于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复苏后的PGCS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结果发现:从第 19期性腺中获取的PGCs在同一种冷冻保护液下,采用不同的平衡方法进行冷冻,对PGCs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平衡方法相同,在不同冷冻保护液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 (P<0.01)差异。PGCs经体外培养 24h后再进行冷冻保存,复苏后其存活率、体外培养存活时间均极显著(P<0.01)短于分离后直接冷冻的PG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