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8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1853篇
林业   1027篇
农学   2337篇
基础科学   537篇
  2222篇
综合类   7333篇
农作物   1483篇
水产渔业   1082篇
畜牧兽医   3000篇
园艺   1231篇
植物保护   862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686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940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1067篇
  2016年   1119篇
  2015年   961篇
  2014年   1128篇
  2013年   1273篇
  2012年   1411篇
  2011年   1375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温室内蒸腾控制对高盐分下番茄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系统中离子供应和吸收不平衡形成的营养液浓度增高、盐分增加,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该文就不同蒸腾条件下,番茄对高盐分的反应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当营养液电导度EC(mS/cm)超过2时,每增加一个EC单位,上市的鲜重生产效率降低5.1%,而收获的果数未受到影响,因此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单果重的降低(3.8%)和非上市果数(主要是蒂腐果)的增加所致;控制环境,抑制蒸腾,上市的鲜重生产效率仅降低3.4%,与单果重的降低一致。根部高盐分没有影响单果干重的积累,温室内蒸腾控制对果实干重积累的影响也甚微。这一结果表明:温室内蒸腾控制与根部盐分控制对产量有同样的重要性,蒸腾控制可以减缓高盐分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2.
肉鸡热休克蛋白70 mRNA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适应性饲养到30日龄时的60只肉鸡进行热应激处理,通过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mRNA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FQ-PCR)方法检测热应激处理肉鸡组织中HSP70mRNA含量。虽然受试鸡肝脏和心脏的HSP70mRNA水平在热应激6h时略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持续性高温应激时间的延长,HSP70mRNA水平逐渐升高,热应激18h时应激肉鸡肝脏和心脏HSP70mRNA水平达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选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作为内参照,体外转录的RNA和阳性质粒作为两种标准品。结果显示,实验所建立和优化的FQ-PCR反应体系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分和氮水平对大麦‘鉴四’(Hordeum vulgare L.)生长及硝态氮(NO3?-N)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3?-N与Na Cl预处理后,大麦对NO3?吸收符合离子吸收动力学模型,其吸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NO3?预处理浓度增加后,Vmax增大,Km值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对高亲和力系统来说,所有预处理大麦的NO3?-N吸收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的描述。1 mmol?L?1NO3?-N预处理中,120 mmol?L?1 Na Cl预处理比1 mmol?L?1 Na Cl预处理显著提高了NO3?-N的吸收速率;10 mmol?L?1NO3?-N预处理时,120 mmol?L?1 Na Cl预处理与1 mmol?L?1 Na Cl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低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其根系NO3?-N高亲和力系统受Na Cl影响较大。对低亲和力系统来说,所有预处理大麦的NO3?-N吸收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的描述。在1 mmol?L?1 NO3?-N预处理中,与1 mmol?L?1 Na Cl预处理相比,120 mmol?L?1 Na Cl胁迫的大麦NO3?-N吸收速率显著提高;10 mmol?L?1 NO3?-N预处理中,120 mmol?L?1 Na Cl与1 mmol?L?1 Na Cl处理相比,降低了大麦的NO3?-N吸收速率。表明低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盐胁迫对其根系低亲和力系统有促进作用,而高氮环境下生长的大麦,盐胁迫对其低亲和力系统的NO3?-N吸收没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EG-6000(-0.73MPa)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含水量降低,胁迫12h时叶片钙调素(CaM)迅速增加,之后低于对照,而根系在胁迫12h时钙调素含量降低,胁迫48h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渗透胁迫下氯丙嗪(100μmol/L)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干物质量,增大根系质膜透性,抑制根系和叶片的伸长。  相似文献   
995.
实验运用Northern blot检测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技术研究热胁迫对大豆(Glycine max)品种花荚离层细胞的HSP70基因表达、能量供应及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热胁迫能够提高所有6个供试大豆品种花荚离层细胞的HSP70基因表达水平、线粒体及其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表达量,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所有供试品种的花荚脱落率。结果说明,大豆花荚离层细胞HSP70基因的高效表达可能是通过有效地改善花荚离层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花荚脱落的目的。关键词: 大豆;热胁迫;HSP70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996.
施加钙对锶胁迫下麻疯树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叶  陈珂  朱靖 《核农学报》2015,29(2):405-411
为了研究外源钙对锶胁迫下麻疯树生理生化的影响,本试验以麻疯树为研究材料,施加88Sr2+(200mg·kg-1)与不同浓度Ca2+(0、100和200mg·kg-1),处理30、70和120 d后取样,测定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等指标,以此研究Ca2+对麻疯树所受Sr2+胁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施加Ca2+促进了株高和叶面积增加,并在前期大量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最大荧光Fm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荧光参数随着处理时间逐渐升高并在12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Ca2+降低了胁迫对PSII反应中心的损害;施加Ca2+后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说明88Sr2+胁迫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刺激有所降低;丙二醛与脯氨酸含量的降低也表明施加Ca2+缓解了幼苗所受88Sr2+胁迫。通过对比,低浓度Ca2+能够更好地缓解胁迫,对株高、株茎和叶面积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高浓度Ca2+处理。在处理30 d时,低浓度Ca2+对叶绿素含量、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的调节效果更明显。因此,Ca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88Sr2+对麻疯树幼苗的胁迫,并且低浓度Ca2+的缓解效果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木本植物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responses of maize (Zea mays L.) from the third leaf stage to maturity for different soil water levels (well-watered, moderately stressed, and severely stressed) was conducted by controlling irrigation and using a mobile rain shelter in a neutral loam, meadow soi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leaf water status,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fo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stress relied on drought intensity and duration, with more severe drought stress creating more serious effects on maize. Compared with wellwatered conditions, during the silking and blister stages moderate stres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and did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RC) (P 〈 0.05) of the leaves; however, severe stress di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 〈 0.01) the leaf RWC and increase (P 〈 0.01) membrane permeability (leaf relative conductivity). Furthermore, under severe drought stres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 〈 0.01) in later stages, namely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the tasseling and blister stages, for peroxidase (POD) the milk stage, and for catalase (CAT) during the tasseling, blister, and milk stages. Meanwhile,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measured as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in all stages.  相似文献   
998.
作物干旱指数(CWSI)和土壤干旱指数(SWSI)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邯郸地区的大范围观测资料,对小麦的作物干旱指数(CWSI)和裸地的土壤干旱指数(SWSI)及其与土壤水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了CWSI和SWSI的影响因素和在旱情监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9.
履带式行走机构压实作用下土壤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履带式行走机构因具有较小的接地压力而被逐渐应用在大型农业车辆上,以减小对土壤的压实。然而由于履带下应力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农业车辆对土壤的最大应力并未有效减小,对土壤较长的压力作用时间反而增加了土壤被压实的风险。应力分布的不均匀还会造成履带沉陷量的增大,降低车辆在软土地面的通过性能。为了研究履带式行走机构压实作用下土壤内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以缓解履带车辆对土壤压实作用、提高履带车辆软地通过能力,该文采用侧断面水平钻孔埋设压力传感器的方法,测得了履带式行走机构压实作用下履带中心线横截面内0.35 m深度土壤内沿履带长度方向上的垂直及水平应力分布;同时研究了履带张紧力大小对应力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履带式行走机构下的垂直应力在各负重轮的轴线处呈现一个应力峰值;水平应力在各负重轮轴线的前、后方分别呈现一个应力峰值,且最小应力在轴线处。各负重轮下的应力峰值大小不同。最大垂直应力出现在履带式行走机构后端的导向轮处;最大水平应力出现在后支重轮与导向轮之间。适当减小履带张紧力能够提高垂直及水平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履带张紧力由1.8×10~4k Pa减小至1.6×10~4k Pa时,履带下的最大垂直及水平应力分别减小了约37.3%和21.7%;平均最大垂直及水平应力分别减小了约26.4%和20.4%。研究结果可为履带式行走机构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履带下应力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00.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雨涝和高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限制棉花生长的2种主要气象灾害,且夏季伴随发生概率大,目前尚不清楚高温胁迫下棉花苗期对涝害的响应特征。2013年利用桶栽试验,在棉花苗期设置不同涝害(受涝0、3、6、9 d)和高温(高温0、3 d)水平,分析棉株关键形态生长特征、倒4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膜脂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受涝天数不超过3 d进行连续高温处理对棉花形态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受涝时间3 d遭遇高温胁迫,进一步限制了棉花株高和叶面积生长,干物质量减少,根/冠比降低,且这些参数在高温胁迫下低于不受涝处理的时间普遍比自然温度条件下提早3 d。受涝过程伴随高温加剧降低了根系活力,进一步减少了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PS 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潜在光化学转换效率,而对叶绿素a/叶绿素b影响普遍不明显。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叶片和根系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受涝天数的延长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变化相反。涝害和高温复合胁迫下,叶片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受涝3 d最高,受涝9 d最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表明受涝过程中遭遇高温天气加剧了棉株细胞膜的受损程度。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程度来看,涝害居首位,高温胁迫次之,且二者交互作用在叶绿素、PS II潜在光化学转换效率及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上表现显著。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棉苗抗逆栽培及棉田排水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