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4篇
  29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53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消化道益生乳酸菌群对动物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乳酸菌通过粘附作用与宿主消化道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生理性菌膜。乳酸菌黏附上皮细胞的机理有多种学说,主要包括乳酸菌粘附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乳酸菌粘附的表面分子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粘附受体学说等。影响乳酸菌与肠道上皮细胞粘附和定植的因素主要包括PH值、Ca^2+浓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72.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菌群是由种类繁多的大量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宿主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衰老等有密切关系。益生菌是一种能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促进人体健康的微生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73.
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及对鳗弧菌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鱼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以肠道的致病鳗弧菌为对照,研究了丁酸梭菌对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黏附对细胞的损伤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鱼的肠道上皮的黏附率为7.39±1.85,低于鳗弧菌的黏附率(P<0.05);对细胞的损伤率为1.02±0.35,显著低于鳗弧菌对细胞的损伤率(P<0.05);黏附后丁酸梭菌组对细胞的成活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酪酸菌、鳗弧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使鳗弧菌的黏附率下降7.03%(P<0.05)。因此,该株丁酸梭菌可以安全地黏附鱼肠道上皮细胞,并能有效抑制鳗弧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以常用益生菌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试验菌株,在测定了初发菌株的极限耐受性后,运用紫外诱变技术筛选到了一株耐酸性较强,耐胆汁,耐高温的地衣芽孢杆菌D-11.其极限耐受条件为:pH 4.18,胆盐浓度0.4 g/L,温度58 ℃.并通过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最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地衣芽孢杆菌D-11的发酵培养基成分配比进行了选择和优化,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当培养基的配比浓度为:玉米淀粉15 g/L、豆粕粉90 g/L、玉米浆6 g/L时菌体的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5.
猪源肠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虽在动物保健和畜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所造成的弊端已引起重视。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目前市售的益生菌制剂基本都是野生菌株或经驯化培育而成的菌株,并且菌种在不断传代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一般认为,优良的益生菌菌株应来自动物体内,能够耐受肠道的低pH值、胆盐等动物内环境因素,能产酸和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在肠道内定植〔1,2〕。肠球菌为消化道内正常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在肠黏膜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定植能力,并且是一种兼性…  相似文献   
76.
本试验在彭泽鲫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光合细菌),研究其对彭泽鲫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并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地衣芽孢杆菌能力最强,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此无显著差异: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COD含量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均有显著效果,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7.
黄雄壮  王宗芳 《养猪》2007,(5):56-56
2007年5月,桐城市某养猪场饲养900头育肥猪,在70~120日龄左右开始零星发病。多数表现食欲减少或不食,剧烈下痢,粪便开始常呈黄灰色软  相似文献   
78.
微生态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微生态调节剂种类、特性和作用,及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9.
通过检测茯苓酸对SLT-Ⅱe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选凝素、sICAM-1及TNF-α的浓度变化,探索茯苓主要成分茯苓酸对仔猪水肿病的疗效机制.将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SLT-Ⅱ e组、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5个组,采用ELISA法测定了培养3,6,9,12 h细胞上清液中P-选凝素、sICAM-1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过量分泌P-选凝素、TNF-α无明显的抑制作用;0 mg/L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使其分泌sICAM-1的浓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见,茯苓酸通过抑制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过量分泌,阻止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牢固黏附,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茯苓酸保护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模型剂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80.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29(3):118-118
从光明食品集团获悉,以“高科技光明”为目标的光明乳业继近日推出调理胃肠道功能的B+100益生菌酸奶后,降血脂功能的酸奶也有望作为保健品在年内面市,光明乳业研发向功能性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