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鸡后口吸虫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对鸡后口吸虫(Postharmostomum gallium)的皮层、盲肠、排泄系及实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在上述组织细胞核内存在着电子深染的圆形颗粒。这种颗粒具有:①电子密度深,均匀,②数量不一,为1~16个,③形态规则,大多呈球形,少数外周有突起,④大小不定等特性。皮层厚约7.62-13.33μm,属中等厚度皮层的吸虫类,基质有50-80列杆状分泌体,未见体棘。盲肠上皮为合胞体结构,肠腔内容物为鸡血细胞及残骸。排泄系由烙细胞,初、次级毛细管、集合管以及排泄囊所组成,焰细胞的纤毛数为65-76根;集合管和排泄囊的壁可分两部分,靠腔面部分结构致密,均均,另部分结构疏松,富含细胞器。实质细胞形态多样,突起多。本文还对上述组织细胞的结构特点以及胞核内电子深染的圆形颗粒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将禽副粘病毒2型的标准毒株Yucaipa病毒和国内分离株F4、F6和F8株分别接种SPF鸡胚,收获鸡胚尿囊液;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分别制备电镜样品和免疫电镜样品;经10g/L醋酸双氧铀负染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电镜下病毒粒子大小差别较大,形态呈圆形成椭圆型,直径150-300nm,有结构致密的基质蛋白膜,有的囊膜外可见纤突。免疫电镜样品中毒病明显集中,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83.
[目的和方法]对发生在贵州省的山羊痘皮肤病变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有髓神经纤维被山羊痘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巨噬细胞所波及.可见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和雪旺氏细胞变性.[结论]有髓神经纤维被病毒侵犯可能是山羊痘病羊虽然出现全身痘疹,但临床上却表现为迟钝、沉郁、痛觉减弱甚至痛感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通过筛选牛蛙皮肤cDNA文库得到具有较强抗菌抗肿瘤活性肽Catesbeianin-1a,合成其成熟肽氨基酸序列,MIC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表明,Catesbeianin-1a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猪链球菌2型的MIC为2.5mg/L,且对兔红细胞几乎无溶血性。MTT法测定多肽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 Catesbeianin-1a对胃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杀活性很强,对肝癌细胞SGC7901的IC50为0.845mg/L。制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活性肽对细菌和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牛蛙皮肤活性肽Catesbeianin-1a抗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并以Catesbeianin-1a为基础进行分子改造来提高其抗肿瘤的靶向性并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85.
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荔枝蒂蛀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腺体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节间膜背面,是一个囊状结构,表面无刚毛,分布着许多呈锥形的突出体;细胞与细胞间有明显的胞间连接,胞间连接间存在着一个管状通道,并与内表皮连接,细胞基底膜基褶分布着微绒毛;在细胞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光面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气管,还分布着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的脂质粒。  相似文献   
86.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0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株细胞源BVDV-2病毒,命名为XJ-04和SD-06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上述分离的细胞源BVDV-2病毒能被鼠源BVDV-2重组E2蛋白抗血清或鼠抗BVDV-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胞内荧光.XJ-04和SD-06分离株分别盲传至13代和8代,光镜下观察到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内空泡化、细胞脱落、呈现拉网状的典型细胞病变.2株细胞源BVDV-2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细胞内质网中观察到约60 nm大小的病毒粒子.经差速离心、20%蔗糖垫底超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磷钨酸染色,负染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有囊膜、粒子大小约60 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87.
进境辣椒种子中检出辣椒轻斑驳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 PMMoV)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通过机械和种子传播1,不能通过昆虫介体传播.  相似文献   
88.
猪雌性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雌性成年猪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试验选用成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杂交母猪20头,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母猪的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黏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成年母猪的生殖道黏膜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等构成,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黏膜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的游离面含有纤毛和微绒毛,固有膜和上皮间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上皮内移行过程中由胞质伸出许多伪足,淋巴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母猪生殖道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在某些部位聚集形成淋巴细胞群,特别是子宫角和子宫颈黏膜中较多,淋巴细胞向子宫腔内移行呈现“腔排”现象。结果显示猪雌性生殖道黏膜中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生殖道黏膜可能是黏膜免疫的诱导位点。  相似文献   
89.
绵羊肺腺瘤病毒内蒙古株的分离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某羊场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肺组织4例和3月龄绵羊胎肺2例作为材料,对胎肺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并接种绵羊肺腺瘤病毒悬液,进行了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的分离,同时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4例病肺组织中都有散在的病毒粒子,其直径为100~125nm,接种病毒悬液的胎肺细胞从第2代到第9代均出现细胞病变,但对绵羊胎肺培养的病毒悬液电镜负染色观察未发现典型的病毒粒子,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90.
4种观察副溶血弧菌表面形态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副溶血弧菌为材料,进行了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负染)的观察,并得到清晰的菌体外表面形态的图片,同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对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说明。相差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菌体的运动状况和单个菌体的大体形态,但无法观察细胞的微小变化;荧光显微镜可用于细菌计数、区分正常细胞和死细胞以及菌体细胞之间的连接现象和外分泌物的宏观情况等;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菌体细胞表面的微观形态,包括细胞壁褶皱等结构的细微变化,但不适于鞭毛和外分泌物的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负染)可观察细菌活体的形态,可以对鞭毛和外分泌物等进行观察,但是不适用于需要表型统计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