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382篇
农学   707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58篇
综合类   3346篇
农作物   343篇
水产渔业   539篇
畜牧兽医   1632篇
园艺   392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研究气温对不同品种肉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统计分析了 2 0 0 2年、2 0 0 3年 15月的气温及两品种肉牛精液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品种的射精量同期相比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同年同期两品种的精子总数相比 ,差异均为极显著 (P<0 0 1) ;两年来 ,两品种精子总数下降值同期相比 ,12月份差异不显著 ,3 5月份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两年来 ,两品种的原精活力分别同期相比 ,结果一致 ,1月、5月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月、3月差异显著 (P <0 0 5 ) ,4月份差异极显著 (P<0 0 1) ;2 0 0 2年 ,两品种原精活力同期相比 ,1月份差异显著 (P <0 0 5 ) ,2 5月份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 0 0 3年两品种原精活力同期相比 ,14月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月份差异显著 (P <0 0 5 ) ;2 0 0 2年两品种冻精活力同期相比 ,1月份差异显著 (P <0 0 5 ) ,2 5月份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 0 0 3年两品种冻精活力同期相比 ,14月份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月份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72.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基质栽培研究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烯酸浓度在80 µmol·L 时显著地降低了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和气孔张开数(P<0.05);叶绿体和线粒体等超微结构也受到破坏,而浓度在150 µmol·L 时显著减少了全株干质量和气孔总数,细胞器出现解体现象。  相似文献   
73.
朱秦  强胜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22-126
将不同含水量的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菌株QZ 97a分生孢子粉置于4℃和室温下,密闭或开放贮存。结果表明,4℃下密闭贮藏6个月,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无明显降低,室温贮藏降低也不明显。贮藏10个月后,各种贮藏方式孢子的活力都显著下降。但以4℃、含水量4%、密闭贮藏孢子活力较为稳定,420d孢子萌发率为70 4%,芽管长度为贮藏60d时的43 2%。含水量9 6%、开放室温下贮藏的孢子粉活力下降最大。因此,温度和孢子粉含水量是影响孢子货架期的两个主要因素。分生孢子粉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性,随温度增高,敏感性增强,60℃下分生孢子的活力下降显著,处理6min,孢子芽管长度较对照下降50%。  相似文献   
74.
国产饲料酶制剂生产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止2003年,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用于饲料工业的酶制剂。本文重点论述:国产饲料酶制剂的品种、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5.
随着人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绿色禽蛋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当前,在优质安全禽蛋产品的生产中,除种源质量、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外,投入品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在蛋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比较普遍,若长期添加这类添加剂,必将导致禽蛋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超标而影响禽蛋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和禽蛋产品的出口,因此,大力推广新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蛋鸡生产的一个新趋势,为此,我们进行了新型饲料添加剂-SQA活力素(稀土壳糖胺鳌合盐)饲喂蛋鸡试验,以探讨活力素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寄生虫入侵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参与到入侵宿主、免疫逃避、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和细胞迁徙等过程。为了探讨两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 Ad SPI和Ts Ka SPI)对巨噬细胞所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种SPIs分别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进行TNF-α、IL-1β、IL-6、IL-12、IL-10、TGF-β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Ts Ad SPI和Ts Ka SPI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LPS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且两种SPI均可不同程度的促进巨噬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表明这两种旋毛虫SPI可通过调节宿主巨噬细胞影响入侵时宿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7.
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定蓝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30,60,90,120和150 mmol·L-1)对菘蓝幼苗进行处理,胁迫14 d后测定了其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根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菘蓝幼苗株高和根长都有抑制作用,对根和叶的物质积累也有显著影响,并随浓度的递增呈降低的趋势;菘蓝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根质膜透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则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组织自动氧化速率(R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浓度低于90 mmol·L-1时,菘蓝幼苗的生长没有受到盐胁迫的明显抑制,根系活力降低不明显,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也未显著升高,说明菘蓝幼苗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8.
《吉林畜牧兽医》2014,(8):19-1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病毒学杂志》。该研究表明,一种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这一发现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  相似文献   
79.
以热带柱花草和黑籽雀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磷水平对其根际酸性磷酸酶、微生物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根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磷(P0)处理时达最高,柱花草的ACP活性为603.24 mg/(kg·h),黑籽雀稗为367.21 mg/(kg·h)。当高磷浓度处理时,柱花草根际ACP活性较黑籽雀稗低。各处理中,柱花草的根际微生物总量较黑籽雀稗高,柱花草根际真菌的数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磷处理时土壤真菌数量较多,这有利于根瘤菌的形成。2种牧草的根系活力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黑籽雀稗根系活力P0处理极显著高于P3和P4处理,显著高于P2处理。黑籽雀稗根系活力受供磷水平的影响大于柱花草。  相似文献   
80.
以蝴蝶兰鲜切花为试材,对切花花被不同生理阶段3种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以期为蝴蝶兰切花寿命的延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萼片和花瓣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升高。花瓣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升高,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降低;萼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瓣中的中性蛋白酶(NP)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半开期到盛开期呈下降趋势,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花萼中的中性蛋白酶从花苞期到盛开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