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19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人工雌核发育诱导太平洋牡蛎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雌核发育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四倍体。精子遗传失活采用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照射时间1 min、紫外线照射剂量1 500-W.cm-2。诱导雌核发育四倍体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选用L9(34)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诱导持续时间(A)设35,45,55 min;处理起始时间(B)10,15,20 min;6-DMAP浓度(C)设300,450,600μmol.L-1等三水平,试验重复二次。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检查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根据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四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处理起始时间15 min、6-DMAP浓度450μmo.L-1、诱导持续时间45 min;三因素主次顺序:6-DMAP浓度→处理起始时间→诱导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52.
为了解牡蛎在潮间带的生态特性及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了浙江三门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并检验附苗器类型和地点对牡蛎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潮间带定量调查共记录到3种牡蛎,即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首次在...  相似文献   
953.
文章对牡蛎这一世界海水养殖重要种类的养殖现状作了描述,着重介绍了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主要牡蛎养殖国的情况,并对牡蛎养殖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还介绍了三倍体育种的机理。方法,优点及现状。  相似文献   
954.
牡蛎镀膜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9,23(2):213-215
牡蛎(Oyster),亦称蚝、蚵等,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牡蛎科(Ostreidae),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自黄海、渤海至南海均产,以福建、广东、台湾为多。牡蛎是优良的海产养殖贝类,种类甚多,共约百余种。在我国牡蛎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O.plicatul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eragigasThumberg)、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及密鳞牡蛎(OstreadenselamosaLischke)等[刘家福等1995]。牡蛎肉称蛎…  相似文献   
955.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南 《水产学报》1999,23(2):109-114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卵黄形成期,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细胞器发达,细胞外布满微绒毛,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代谢活动强;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器少,不发达,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卵黄粒少,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形,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  相似文献   
956.
田传远  梁英 《水产学报》1999,23(2):128-132
于1996-1997年,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抑制受精卵第一体体的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4^5)设计,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6-DMAP肖度,设150,300,450和600μmol/L;诱导时机,设10,15,20和25min诱导持续时间,设10,15,20和2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  相似文献   
957.
大窑湾水环境因子对筏养太平洋牡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1995~1997年对大窑湾浮筏养殖区水环境主要因子及养殖状况调查,论述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初步探明该海区具有贫磷富氮的特性;3年中该湾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减弱。初级生产力水平1997年〈1996年〈1995年,面3年中养殖状况为:太平洋牡蛎死亡率1995年〉1996年〉1997年,牡蛎出内率1995年〉1996年〉1997年。  相似文献   
958.
为了探究糖原含量差异显著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自交家系和正反交家系在生理代谢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开展了在一定温度(20℃)和盐度(32)下自交组和正反交组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显示,滤水率方面,自交组AA最大,BB最小,二者差异显著(P0.05);正交组AB和反交组BA二者差异不显著且大小介于2个自交组之间,正反交组的杂种优势值为8.44%。耗氧率方面,自交组BB最大,正交组AB最小;自交组AA与BB差异显著(P0.05),正反交组杂种优势值为-43.87%;耗氧率与糖原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4,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排氨率方面,各组之间的排氨率无显著差异,大小为0.04 mg NH_3-N/(g·h)。研究表明,糖原含量品系正反交家系的差异在生理代谢上主要表现为滤水率和耗氧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9.
褶牡蛎对水体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富集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曲线及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富集阶段褶牡蛎对Cu、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释放阶段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Cd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褶牡蛎体内Cu的生物学半衰期B1/2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延长,Cd的生物学半衰期与Cd暴露浓度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3)褶牡蛎对Cu的富集能力和排出能力均强于Cd;4)大规格褶牡蛎对Cu、Cd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小规格,而褶牡蛎规格大小对于其体内Cu、Cd的排出作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0.
胡宗福  任绍杰  李树国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5):259-264, 267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1,OsHV-1)是引起多种双壳贝类特别是牡蛎大规模死亡的致死性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危害牡蛎、扇贝、菲律宾蛤仔及魁蚶等种类,对贝类养殖业造成重大的损害。在我国,也存在2个对贝类危害较大的OsHV-1变异株。文章综述了OsHV-1的分类与命名、病毒形态学、理化性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及病毒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