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8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7篇
  8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833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5-2006年度,两年共利用800 kg亲贝进行了4批育苗,获得受精卵2.33×1010粒,D形幼虫15 734×1010粒,平均孵化率68.8%。受精卵经22~25 d的培育,稚贝规格达210~296μm,2005、2006年度单位水体出苗量分别为1.315×106粒/m3、2.797×106粒/m3,出池稚贝的平均壳长分别为265μm、228μm。分别采用干露法和用常温阴干刺激加流水法进行催产,平均每千克亲贝所获得的受精卵、D形幼虫及孵化率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3.5%、20.32%和60.6%。  相似文献   
72.
兜兰属Paphiopedilum狄氏兜兰P.druryi紫纹兜兰P.purpuratum第一个人工杂交种Paph.H arrisianum(P.barbatum×P.villosum)长瓣兜兰P.dianthum小叶兜兰P.barbigerum麻栗坡兜兰P.m alipoense杏黄兜兰P.arm eniacum亨利兜兰P.henryanum白花兜兰P.em ersonii罗宾逊兜兰P.robinsonii  相似文献   
73.
洄游之谜     
大海是那样的浩瀚,江河是那样的漫长,而某些鱼类是怎样在无数流入海洋的河流中,认出它们出生的河流,从而攀瀑布、过水坝、爬巨石,历尽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返回家乡来的呢?不忘故乡的大马哈鱼大马哈鱼又叫鲑鱼,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我国黑龙江畔盛产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之乡”。鲑鱼身体长而侧扁,吻端突出,形似鸟喙。口大,内生尖锐的齿,是凶猛的食肉鱼类。鲑鱼在淡水河流中产卵,孵出的幼鱼只在河流中生活短暂的时间,就游向大海生活,到长大发育成熟时,又游回到出生的河流中来产卵。当你在瀑布前看到鲑鱼一次次地腾空跃起,企图跨越…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蝇蛆抗菌肽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本文以日本鳗鲡幼鳗为研究对象,以鳗鲡基础日粮的普通粉料为对照组,对日本鳗鲡幼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相对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分别为1.24和1.57,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93.6±8.74)%和(238.05±9.42)%,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成活率提高了9.13%,生长速度提高了22.9%以上,饵料系数降低了21%。试验结果表明:蝇蛆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日本鳗鲡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养殖成本,不失为日本鳗鲡饲料的一种优质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75.
76.
介绍一种土池循环水无公害养殖鳗鲡的设计方案和试验结果,为土池无公害养殖鳗鲡提供一套有实用价值的模式。  相似文献   
77.
鳗鲡爱德华氏病病原菌及一新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良  徐兴林  路正 《水产学报》1993,17(3):224-229
本文报道在我国浙江省发现的鳗鲡爱德华氏病病原菌特征。从患病鳗鲡内脏分离到9株菌,用其中的E895205等4株菌进行人工感染,死亡率均为100%,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这些菌株的特征一致。均为G~-短杆菌,单个,周鞭毛,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产H_(?)S。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和丙二酸盐作为唯一碳源,鸟氨酸和赖氨酶脱羧酶阳性。属爱德华氏菌属细菌。比较已报道的四个种,认为E895205等菌株为一新种,定名为浙江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zhe jiang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78.
福建省仙游县是中国大陆较早引进欧洲鳗鲡试养,并取得成功的县之一。现将仙游县近年来在欧洲鳗养殖领域的主要技术措施取得的进展情况介绍如下:一、养鳗池的改进初期欧鳗养殖池是根据养殖日本鳗的模式即大水泥池养殖,经过不断摸索改造,创新成为现在的中小型欧鳗养殖池。即:白仔池、黑仔池60~120米2/口,无角方形池,池高0.8~1米,池壁光滑,池中央设排污口,池底四周向中心倾斜,池中心向排水集鱼口倾斜。排污口设排污箱,依鳗苗大小不同,上覆不同网目的拦网。成鳗池150~250米2/口(12米×12米~16米×16米),池高1~1.3米,池底形状同黑仔池,排污…  相似文献   
79.
菲律宾蛤仔土池中间育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3年在约80 hm2土池进行了菲律宾蛤仔中间育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时肥水、追肥、清池,水温20~25℃的条件下,放养密度3.0×104~5.0×104枚/m2,放养规格>1.5 mm,平均生长速度>80μm/d,最高可达250μm/d,成活率>80%;不适时肥水、追肥、清池,放养规格又偏小(壳长<0.4 mm)条件下,平均生长速度为26.6μm/d,成活率只有30%。表明放养规格、肥水、追肥、清池及适时疏苗是影响中间育成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台湾省1965年软体动物的产量为12,519吨,1982年增至53,630吨,其中人工养殖的占93%。养殖的面积约1.9万公顷,品种有13种以上,包括牡蛎,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其中以牡蛎的产量为最高,占地11,500公顷,次为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近几年来产量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