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2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1584篇
林业   603篇
农学   1306篇
基础科学   297篇
  868篇
综合类   6652篇
农作物   820篇
水产渔业   731篇
畜牧兽医   5017篇
园艺   811篇
植物保护   60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732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787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200篇
  2011年   1179篇
  2010年   1122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51.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性,并选择706~748nm波段作为敏感光谱波段,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植物叶片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强度F730研究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最合适;由于气孔导度反映蒸腾效应,且影响CO_2的同化过程,故以气孔导度的信号之一的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修正;通过对蒸腾速率与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回归诊断与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荧光强度F730和叶片温度的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蒸腾速率与二者的相关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R=0.833 4,模型校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2=0.879 8,认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信息的无损检测与分析,建立的玉米抽丝期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可为玉米优质高产的水肥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2.
<正>一、木材检量工使用方法和注意的事项1.钢卷尺:用于检量原木的直径和长度,木材缺陷尺寸,锯材长度、宽度和厚度等。规格由1、2、3、5、10、20m等,用钢锯尺来检量原木的长度,优点是克服了皮尺缩水的毛病,但钢卷尺容易被木材卡住而褶皱变形。1.皮尺:用于检量原木直径和长度,木材缺陷尺寸,锯材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常用规格由10、15、20、30m等。为了检验北美的原木有的皮尺做成一面为法定检量单位的  相似文献   
153.
为研究北京地区水系中腐霉和疫腐霉种类分布,采用叶饵法从北京水系中诱集菌株,共分离到腐霉、疫腐霉182株,利用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并依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对这些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共发现6个已知种和3个可能的新种,其中:湖滨疫腐霉Phytopythium litorale和果胶裂解腐霉Pythium pectinolyticum为国内新记录种;旋柄疫腐霉Pp.helicoides、异丝腐霉P.diclinum、簇囊腐霉P.torulosum和袋囊腐霉P.marsipium为北京地区新记录种。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监测北京地区水系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4.
本试验旨在获得中国美利奴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FGF10 mRNA表达水平与中国美利奴羊毛囊生长发育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CDS,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10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绵羊FGF10基因CDS长度为696 bp(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MT872422),编码231个氨基酸,与牛和山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存在1个信号肽和1个跨膜结构域,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毛囊发育第85天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毛囊发育时期(P<0.05)。本研究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10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同时FGF10在绵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表达,由此表明,FGF10基因可能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5.
采用灭活的鱼肠道弧菌作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建立了鱼肠道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test,IFAT)、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技术。IFAT结果显示阳性信号覆盖整个菌体,明亮,清晰,荧光信号呈长弧形且两端钝圆,与鱼肠道弧菌形状一致。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共10条蛋白带发生免疫反应,其中6条蛋白带结果较清晰,显示出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阴性对照组无条带。IFAT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说明所建立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出鱼肠道弧菌。  相似文献   
156.
采用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RAA)和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检测系统,建立一种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禽流感病毒(AIV)H5亚型核酸检测新方法。通过分析342条禽流感病毒H5亚型的HA基因序列,选取保守性区域设计具有强特异性的CRISPR RNA(crRNA)序列以及RT-RAA引物,并对检测体系中的主要成分LwaCas13a蛋白、crRNA、TaqMan探针、T7 RNA Polymerase、NTP Buffer Mix含量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RT-RAA的AIV H5亚型核酸CRISPR-Cas13a检测方法。取105~1 copies·μL-1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和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禽病病毒分别验证和评价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RT-RAA引物与crRNA特异且灵敏,其最佳反应体系中主要成分用量分别为LwaCas13a蛋白(60μg·mL-1)2.0μL、crRNA(100μmol·L-1)3.2μL、TaqMan...  相似文献   
157.
为选择出适宜插穗长度,培养出优质的宽叶薰衣草,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插穗长度对宽叶薰衣草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长度为8cm时,生根率最大,达97.5%。其次,插穗长度10cm的生根率为95.5%。最差的插穗长度为6cm,其生根率仅为94.5%,说明8cm扦插长度最适宜薰衣草生根。  相似文献   
158.
为了研究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甜菜种质资源鉴定的可行性。利用80条SCoT引物对48份甜菜种质资源进行鉴别,同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的鉴定。结果表明,80条SCoT引物中有6条能够扩增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条带,分别为SCoT1、SCoT12、SCoT13、SCoT14、SCoT17和SCoT23,其中引物SCoT1、SCoT12、SCoT14和SCoT23单独使用均可鉴别全部的48份种质资源,引物SCoT13和SCoT17共同使用可以鉴别48个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15处,95.8%的种质资源均聚为一类,从分子角度上表明甜菜种质资源遗传距离较小。本研究为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甜菜种质资源、对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9.
为寻找更长效、无害的化学控蘖剂以减轻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嫁接成苗为材料,喷施有效成分浓度为0.050%,0.071%和0.125%的氟节胺,于不同时期取样观察控蘖效果,并尝试探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氟节胺减少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量、抑制了光化学转换,但叶片的热耗散量并无明显变化。进一步测定植株氧化还原状态发现,氟节胺能够快速促进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积累并延缓或抑制H2O2的转化,从而诱发氧化胁迫。由此可见,氟节胺可能通过抑制叶片光化学转换和热耗散来破坏新生萌蘖的光合性能,进而抑制其萌发生长,而成熟叶片则通过提升自身抗氧化系统活性耐受氟节胺造成的轻度胁迫。在本试验中,各浓度的氟节胺对控制砧木萌蘖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浓度为0.125%的氟节胺控蘖效果相对最佳,且基本不会对砧木和嫁接成苗造成持续伤害,其作为化学控蘖剂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0.
北川白山羊是在特定生态条件下未经系统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在生长发育、繁殖和抗逆等性状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通过对122只北川白山羊个体基因组的扩增,结果从80条RAPD引物中选出12条多态引物,北川白山羊群体平均遗传相似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59 8±0.077 6和0.919 8,表明北川白山羊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12条多态性引物中,SBS06同时对体质量(P=0.028)、体高(P=0.017)和体长(P=0.037)具有显著影响,SBS02对体质量(P=0.033)和体高(P=0.034)具有显著效应,所以推断影响体质量和体高性状的QTL基因座可能与RAPD标记SBS06和SBS02相连锁,可以应用于北川白山羊体质量和体高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以及相应主效基因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