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01.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肠道细菌通过调节法尼醇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合成;肠道细菌产生的胆酸盐水解酶和类固醇脱氢酶影响胆汁酸去结合、共价修饰和异构化;肠道细菌通过影响肠黏膜胆汁酸转运载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胆汁酸可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损伤DNA或诱导蛋白质变性失活等,从而直接抑制肠道细菌;也可通过刺激肠道上皮产生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等因子,间接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增殖;胆汁酸还可作为诱导物,调节致病菌毒力因子的表达。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与畜禽健康密切相关,两者通过精细复杂的互作机制,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关系及其在调节畜禽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胆汁酸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胆汁酸的应用历史 1.1 饲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应用情况 胆汁酸的应用是随着脂肪的应用被推广的,反过来,它又推动了脂肪的广泛应用。出于对效率的追求,国外养殖业对能量的要求一直十分强烈,随着50年代动物油脂在美国饲料业中的应用及逐步加量,乳化剂的应用也得到逐步提高。然而,一般的乳化剂,由于没有生物活性,不能为肠道上皮细胞所识别,表现为,虽然能乳化脂肪,却不能提高油脂吸收率。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探讨了饲粮中添加鹅脱氧胆汁酸(CDCA)对种鸡脂代谢、生产性能及子代肌肉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4周龄矮脚黄种鸡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50、100和500 mg/kg的CDCA,试验期4周。在试验最后1周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出雏后的子代根据种鸡分组情况分为5组,饲养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CDCA对种鸡的体重、产蛋率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增加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种鸡蛋内总胆汁酸(TBA)含量(P0.05),显著增加蛋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增加子代腓肠肌肌纤维密度和子代公鸡肝脏率(P0.05),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子代母鸡的平均日增重、子代公鸡腓肠肌总蛋白沉积量和子代母鸡腓肠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CDCA能够显著降低子代母鸡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和子代公鸡腓肠肌LDH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DCA对种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种鸡的脂代谢以及蛋内沉积特别是TBA的沉积,进而对子代肌肉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因此CDCA在种鸡饲粮中的应用应注意添加剂量以及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中草药提取物、胆汁酸、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1、2 g)、胆汁酸(0.1、0.2 g)、微生态制剂(1、2 g)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质量为(32.75±5.75)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483尾,随机分为7处理,每处理3平行,每平行23尾,共进行养殖实验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使用此3种添加剂均有改善实验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趋势。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组的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最大,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中草药组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0.1 g/kg胆汁酸的实验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草药提取物2 g/kg的处理组;各组间的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实验鱼的前肠绒毛个数和肌肉层厚度有增加的趋势;添加1 g/kg微生态制剂的实验鱼中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中草药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 g/kg中草药提取物,0.2 g/kg胆汁酸,1 g/kg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5.
菊粉通过提高肠道益生菌竞争优势,增加肠黏膜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分泌量,促进有益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生成,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催化雷帕霉素靶蛋白、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和法尼醇X受体表达,降低核因子κB活性及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调节肠道免疫机能.本文就菊粉对单胃动物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研究建立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猪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2种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量法、容量法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HPLC-RID法:试样用甲醇-乙腈-水溶液提取,C18柱分离,HPLC-RID测定,3种胆汁酸的定量限为10.0~20.0 mg/g,平均回收率为82.54%~10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0%~7.61%;HPLCFLD法:试样用甲醇提取,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以1,4,7,10,13,16-六氧杂环十八烷乙腈液和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乙腈液衍生,C18柱分离,HPLC-FLD测定,3种胆汁酸的定量限为2.0~3.0 mg/g,平均回收率为70.43%~84.31%,RSD为4.82%~9.80%。结果表明:HPLCRID法、HPLC-FLD法均可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3种胆汁酸含量,但由于HPLC-FLD法胆汁酸需要衍生,易受样品基质影响,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重现性、稳定性差;重量法、容量法测定的是混合型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汁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选取体况一致和体重接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胆汁酸。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羽肉鸡1~42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羽肉鸡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有降低趋势(P=0.07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羽肉鸡肝脏脂肪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4),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降低趋势(P=0.09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300 mg/kg胆汁酸可以降低白羽肉鸡料重比,提高屠宰率,对脂类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深商 《农家致富》2005,(8):51-51
科学家发现,女性之所以患胆囊炎的比例比男性高很多,是因为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胆汁与胆固醇高度中和.容易形成胆结石。而女性如果多吃水果,特别是橙子,对于减少胆结石会起到明显的作用。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得分解脂肪的胆汁减少与胆固醇的中和.两者聚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也就减少。  相似文献   
110.
胆汁酸(BAs)作为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上游激活物之一,可直接调控S1PR2活性,也可通过BAs相关信号通路法尼醇X受体(FXR)和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TGR5)介导S1PR2途径.S1PR2通过平衡核因子Kappa B(NF-κB)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