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体外孵化条件下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对牛肉线粒体膜通透性、微观结构及其电子传递链调控的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能力和NADH依赖型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5.6(模拟贮藏条件)和p H值7.4(模拟生理条件)条件下,线粒体与丙二醛孵化后膜通透性、孵化液体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线粒体微观结构出现肿胀变形、嵴消失、空泡状等现象。当p H值为7.4时,膜通透性、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前者(P0.05),说明在生理p H值条件下丙二醛更易与线粒体膜作用进而对其结构造成破坏。琥珀酸盐能够促进牛肉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调控的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过程,在p H值5.6和p H值7.4条件下添加琥珀酸盐孵化9 h后,高铁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分别减少了21.70%和12.87%(P0.05)。但是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丙二醛孵化9 h后,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量分别比未添加时降低了15.68%和3.83%(P0.05)。丙二醛同样能够抑制牛肉线粒体NADH依赖型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的活力,其活力在上述p H值条件下分别降低了48.97%和47.80%(P0.05)。综上可知,丙二醛能破坏牛肉线粒体结构,抑制线粒体还原高铁肌红蛋白的能力,对新鲜牛肉保持其色泽稳定性是不利的。因此,降低牛肉贮藏过程中脂质氧化程度、维持线粒体正常的呼吸作用,对于保护牛肉色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选用288羽29日龄艾维茵肉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以添加0、500、750、1000毫克/千克甜菜碱的相同饲粮,进行了为期21天的饲养试验.在研究甜菜碱对肉鸡生长影响的基础上,选择剂量最佳组进行屠宰取样,测定肌肉中肌酸、肌苷酸和肌红蛋白含量等指标,探讨甜菜碱对肉鸡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1000毫克/千克剂量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提高了7.20%(P<0.05),料重比降低了6.81%(P<0.05);(2)在饲粮中添加1000毫克/千克甜菜碱显著改善了肉质,肌肉中肌酸、肌苷酸和肌红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7.28%(P<0.01)、26.92%(P<0.01)和9.15%(P<0.05).  相似文献   
73.
用常规方法分别对青海省玛多、刚察地区牦牛,甘肃地区黄牛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心肌及骨骼肌中Mb依次为:玛多牦牛(1275.96±220.96) nmol/g,(828.33±194.25)nmol/g;刚察牦牛(1195.58±156.63)nmol/g,(759.09±184.46) nmol/g;甘肃黄牛(1073.81±147.19)nmol/g,(545.82±98.54)nmol/g;Hb,玛多牦牛(163.4±16.2)g/l;甘肃黄牛(117.8±16.9)g/l;Hct,玛多牦牛(47.20±2.85)%,甘肃黄牛(35.69±4.19)%。结果表明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心肌、骨骼肌中Mb和血液中Hb含量与牦牛适应低氧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铁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构成血红素、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组成部分,与动物的造血、携氧、产能等过程密切相关。动物在合成体细胞蛋白时,需要嘌啉的作用,而铁是合成嘌啉的必需物质。当动物缺铁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生长迟缓、抗病力弱、饲料利用率降低、繁殖能力差,其次是贫血、下痢、死亡现象发生。而且铁对机体免疫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妊娠或泌乳的动物缺铁会对子代抗体产生抑制,并且对胸腺、脾脏、肝脏的其他影响都不会因后期的补铁而逆转,说明缺铁对免疫系统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动物日粮中必须添加微量元…  相似文献   
75.
本文阐述了肉质的评价指标,并对影响肉质的营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肉质的方法肉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没有单一的定义,它是鲜肉或深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营养价值等各方面理化性质的综合。肉质主要用感观特征、技术质量、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安全性四个方面来评价。因此,分析肉质的评价指标,研究影响肉质的营养因素,探索提高肉质的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对于养殖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经过科学研究铁在动物体内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参与氧气的输送;二是构成与细胞呼吸及生长相关的某些酶,如细胞色素C、琥珀酸脱氧酶等,参与生物氧化过程,不断放出能量,以供畜禽需要。而铁的来源:(1)从饲料中获得;(2)体内红细胞破  相似文献   
77.
晏家友 《养猪》2010,(4):7-8
铁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转运载体化合物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与机体造血、携氧和产能等过程密切相关。养猪生产中,可通过高效补铁,增强机体造血功能,有效预防贫血。与无机铁相比,有机铁具有更高的生物学价值。  相似文献   
78.
不同发育期黄牛有氧和无氧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平原地区不同发育期黄牛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黄牛年龄的增长,血液中Hb及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心肌Mb含量显著高于骨骼肌,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Hct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骨骼肌、心肌组织及线粒体LDH活性在黄牛年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中LDH活性高于组织和线粒体,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黄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加血液中Hb和心肌、骨骼肌中Mb含量来增强机体的有氧代谢机制,而无氧代谢机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79.
不同发育期牦牛血清中Fe~(3+)含量和CK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被认为是高原最佳适应动物之一,其高原适应特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国内见崔燕对不同年龄牦若干生理指标测定。李莉等对不同发育期牦牛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进行了测定。但从发育学和海拔高度两方面来分析牦牛低氧适应机制的文章未见有报道。有鉴于此,笔者通过测定不同发育期牦牛与黄牛血清中Fe^3+含量及CK活性来探讨牦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特点。  相似文献   
80.
氧是机体维持新陈代谢和生命的必要条件.传统理论认为,氧的载体蛋白为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 MGB).近年来,Bumester T等先后在人和鼠体内发现2种新的携氧球蛋白,它们分别是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和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 脑红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系统,细胞红蛋白则有广泛的组织分布性,二者均与氧的代谢密切相关,在功能上可能类似于肌红蛋白.学者们认为,脑红蛋白和细胞红蛋白的发现为组织的氧运输、氧代谢及氧利用等重要命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