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61.
为探索藏绵羊适应青藏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克隆了藏绵羊的肌红蛋白(Mb)基因,纯化了心肌Mb,同时比较了心肌和骨骼肌的Mb含量.用RT-PCR克隆了心肌Mb的cDNA,长度为640 bp,编码153个氨基酸.试验采用盐析、CM-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藏绵羊Mb,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约为17kD.组织含量测定表明,藏绵羊心肌中Mb含量极显著高于骨骼肌.  相似文献   
62.
以牛心肌为原料,采用分段盐析法提取肌红蛋白,离心透析后,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电泳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肌红蛋白为一条粗带,与纯品肌红蛋白比较位置完全相同,试验证试采用分段盐析法提取,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方法可获得肌红蛋白纯品。  相似文献   
63.
李蒙  李铮  李欣  杜曼婷  宋璇  张德权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2):4382-4388
【目的】肌红蛋白是影响肉色最主要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肌浆中,其绝对含量和3种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间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肉色。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磷酸化可能会通过对糖酵解代谢途径以及肌红蛋白的调控进而负向调控肉色的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究磷酸化对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为通过调控磷酸化水平提高肉色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骨骼肌肌红蛋白纯品,再经超滤除去连二亚硫酸钠。随后采用碱性磷酸酶(AP)体外孵育催化肌红蛋白的去磷酸化反应,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Pro-Q与Ruby染色的方法测定肌红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测定孵育体系pH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孵育过程中3种肌红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圆二色谱测定孵育过程中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磷酸化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去磷酸化处理)中肌红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孵育6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碱性磷酸酶可以在体外孵育过程中催化肌红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降低肌红蛋白的磷酸化水平。3种肌红蛋白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从孵育2 h起,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氧合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即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速率低,氧化还原稳定性高(P0.05)。pH的测定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和对照组孵育体系的pH差异不显著(P0.05),即添加碱性磷酸酶进行孵育没有改变孵育体系的pH。二级结构的测定结果表明,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从孵育0 min到6 h,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基本不变,而对照中肌红蛋白的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的含量减少,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高于对照组。【结论】肌红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后,可能会通过改变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降低肌红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增加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速率,进而加速高铁肌红蛋白的积累,不利于肉色稳定性,这可能是蛋白质磷酸化负向调控肉色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草氨酸钠抑制剂对冷却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LDH)及表面肉色的影响.【方法】从牛胴体上取背最长肌,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肌肉喷射草氨酸钠,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在4℃下冷藏7d,每隔2d分别测定肉色、色素含量、pH值、NADH浓度、乳酸脱氢酶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草氨酸钠处理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b*值差异不显著,L*值没有差别,总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含有草氨酸钠的肌肉中LDH,NADH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LDH活性,NADH浓度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MetMbR)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证实了草氨酸钠抑制了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NADH的浓度和MetMbR活性降低,从而维持肉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正>肉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呈色剂。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加入能促进发色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助剂。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钾、亚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常用的发色助剂有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等。  相似文献   
66.
通过测定盐析液的色泽、肌红蛋白含量、纯度、回收率和吸收光谱等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硫酸铵分级盐析过程对罗非鱼肌红蛋白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硫酸铵饱和度为60%~100%可导致肌红蛋白沉淀析出,其中饱和度为50%时,肌红蛋白纯度为37.52%,回收率仅为39.89%;饱和度大于60%时,肌红蛋白纯度虽有所降低,但回收率逐渐提高,当饱和度为100%时,回收率最高为87.56%.在盐析过程中,部分氧合肌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肌红蛋白.  相似文献   
67.
冰温贮藏甘南藏羊肉色稳定性与线粒体MMb还原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冰温贮藏甘南藏羊肉色稳定性与线粒体MMb还原能力及其相关性,以藏羊后腿肉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冰温((-1.4±0.1)℃)和冷藏((4±1)℃)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0、1、3、5、7、9 d)MRA、NADH含量、SDH活力、线粒体膜通透性、线粒体膜电位与色调角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9 d时,冰温组MRA、NADH含量、线粒体膜540 nm处吸光度、线粒体膜电位、SDH活力比对照组分别高16.67%、33.16%、25.45%、16.57%、40.45%(P<0.05),冰温组色调角比冷藏组低13.13%(P<0.05)。冰温组、冷藏组的MRA、NADH含量、线粒体膜540 nm处吸光度、线粒体膜电位、SDH活力均与色调角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冰温贮藏可延缓MRA、NADH含量的下降,同时维持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最终有利于宰后肉色的稳定,为改善藏羊肉色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1病因分析 家畜肾病变是肾小管上皮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而无炎症性变化的肾脏疾病。肾病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以缺氧和中毒为较重要因素。低氧性肾病变发生于大的撞击伤,家畜大面积烧伤、输血性贫血、氮尿症和其他引起大量游离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疾病。常见中毒性肾病变的病因有家畜脂肪性与蛋白性肾病变。脂肪性肾病变常见于严重的妊娠中毒,原发性主要是由传染病和酮病引起。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了研究亚铁离子的抗低氧作用及其可能假说机制.【方法】以硫酸亚铁片为试验材料,对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d,分别进行常压密闭缺氧试验,测定血常规,肌肉和心肌肌红蛋白含量以及肝、血液、脾和心脏铁元素含量.【结果】硫酸亚铁低、高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大喘时间和死亡时间,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数,增加肌肉和心肌中的肌红蛋白的含量,其中,心肌中的肌红蛋白与对照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肝、心脏中的铁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血液和脾中铁元素含量的差异性不显著.【结论】亚铁离子抗低氧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中血红蛋白,红细抱,肌红蛋白等含铁物质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0.
脂肪氧化产物丙二醛对牛肉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肪氧化的标志性产物丙二醛(MDA)为对象,推理脂肪氧化对肉色稳定性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向肌红蛋白溶液添加MDA,对肌红蛋白的氧化无显著性影响(p>0.05);向牛肉糜中直接添加MDA,不会对线粒体活性、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MRA)以及牛肉糜红度a*值造成影响。脂肪氧化的产物MDA并不是造成肉色劣变的原因。脂肪氧化的产物促进肉色褐变方面的机理,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