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669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172篇
  339篇
综合类   2968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980篇
园艺   360篇
植物保护   7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42.
43.
甲酸钙的合成、测定及其在乳猪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酸钙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能降低和调节胃肠道pH值、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本文系统介绍了甲酸钙的合成和检测方法,并介绍了甲酸钙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4.
果树小蠹甲和桃小蠹甲在秦皇岛地区部分桃园混合发生。两种小蠹甲为害桃树枝干皮层造成流胶 ,使树体衰弱 ,进而致使全树死亡。据调查 ,历史上两种害虫曾造成我市多片桃树死亡。我们对两种小蠹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多年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 为害特点果树小蠹甲和桃小蠹甲在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均有发生。 2种小蠹甲均属鞘翅目小蠹科 ,飞翔能力较差 ,活动半径一般最远不超过 2 0 0m。两种小蠹甲的成虫在桃树皮层掘成单纵坑道为母坑道 ,母虫产卵孵化成幼虫 ,幼虫从母坑道孵化点处蛀食成子坑道 ,成虫、幼虫在皮层…  相似文献   
45.
1 施肥 枣树发芽晚 ,结果部位又在枣吊上 ,且枣吊又是当年在枣股上抽生 ,因此整个生育期短 ,养分又一直集中分布在生命活动旺盛的器官内 ,所以应按不同物侯期追肥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1)秋施基肥。采收后施基肥 ,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2 )萌芽前施肥。一般在 4月上旬进行 ,以速效氮肥为主 ,以促进萌芽和花芽分化。 3)花期追肥。由于枣树花量大、花期长 ,营养消耗较多 ,因此应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应以见效快的叶面喷肥为主 ,可喷 0 .3%的尿素 ,于枣花开放 2 0 %时喷施 ,每 10天 1次可连喷 3…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酶切,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car-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bacteriophora,H.zealandica,H.indicus和H.megidis等8个品系rDNA-ITS进行分析。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需要的样品量少。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47.
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磺隆耐药性差异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水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比较其对甲磺隆的敏感性水平,探讨了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的耐药性差异机制。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或组合ALS对甲磺隆均较敏感,当甲磺隆浓度为100 μg/L时,对ALS比活力抑制率达60%以上,且活力百分比与甲磺隆浓度对数成直线负相关关系,相关程度显著或极显著;活体条件下ALS活力均受到甲磺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同一品种ALS活力不随甲磺隆浓度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在甲磺隆浓度相同时,活体条件下所有供试水稻品种ALS活力均显著高于离体条件下的ALS活力,影响程度与植株耐药性差异基本一致,说明甲磺隆在水稻体内存在较强代谢失活作用,代谢失活差异是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磺隆的耐药性差异机制。  相似文献   
48.
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甲醇 水 冰乙酸为流动相,采用C18不锈钢柱,检测波长240nm,对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混合物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标准差别分别为0.081、0.013和0.013,变异系数为0.886%、0.268%和0.256%,回收率为99.39%、99.29%和99.28%,线性相关系数为苯磺隆r=0.9994、甲磺隆r=0.9992、氯磺隆r=0.9991,线性方程为苯磺隆y=1360088.17x 1389384、甲磺隆y=972186.69X-21262.8、氯磺隆y=789773.50X 86258.8。  相似文献   
49.
刘奎 《植物医生》2003,16(5):18-20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 ,是我国的天然大温室 ,因而也成为我国冬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 ,海南冬种叶菜类蔬菜品种在不断增加 ,栽培面积也在逐渐扩大。与此相对应 ,为害叶菜的害虫种类随之增加 ,其为害面积也随之增大。为了保证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顺利进行 ,很有必要明确海南冬种叶菜上重要害虫的种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方法。笔者就近年来对海南冬种甘蓝、芥菜、芥蓝、白菜、菜心、花椰菜等叶菜害虫的调查与防治结果 ,并结合有关资料 ,对其中经济意义较为显著的几类害虫提出田间识别…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