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烂鳗假单胞菌(Pseudomenas anguilliseptica)是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红斑病病原菌。红斑病流行于低水温(10-20℃)期,尤其是早春,消失于夏季27℃以上高水温期。以前有关烂鳗假单胞菌的血清学研究表明,有毒的菌株具有遇热易变表面抗原(K抗原)。中井敏博等(1985)对有K抗原菌株和和无K抗原菌株在鱼体内命运分析表明,在日本鳗鲡血清中的成活能力可以作为极其重要的病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2.
健康养殖     
渔工 《海鲜世界》2005,(4):64-64
(三)红底板病 1.病原 鳖红底板病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2.症状 鳖发病初期腹甲出现红斑,继而出现溃烂、水肿,露出腹甲骨板,口鼻呈红色,咽喉部分红肿,其肠道充血、无食物,肝呈紫黑色.4~5月为发病季节,对越冬后亲鳖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73.
石斑鱼杂交新品种“青红斑”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盛宪  许波涛 《海洋渔业》1987,9(6):271-272
<正> 南海水产研究所盐田试验站青年科研人员,近年来刻苦钻研,攻下石斑鱼人工育苗成功之后,又继续不断拼博,他们最近在深圳市盐田应用生物技术,首次进行石斑鱼杂交培育新品种试验,大胆地利用青斑(学名巨石  相似文献   
174.
蜘蛛兰具有较好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在广州市区绿化带发现蜘蛛兰叶部红斑病发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美观.为了探清该病害的致病菌,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β-微管蛋白(β-tubulin)序列分析等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该致病菌为水仙花壳多孢(Stagonosporacurtisii).该病原菌的确定,可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5.
为了更好地防治芍药红斑病,对该病害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组织分离得到101株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分离物。选取6株代表菌株,通过柯氏验证、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将该病害病原菌鉴定为Dichocladosporium chlorocephalum(有性态:Graphiopsis chlorocephala)。在室内,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病原菌对11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25%吡唑醚菌酯EC、70%代森锰锌WP、50%醚菌酯WG、250 g·L-1嘧菌酯SC敏感性较高,EC 50<10 mg·L-1。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依据实际工程装修实践,论述了在建筑装修后,天棚及墙面产生红斑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防止红斑产生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7.
为探究患“红斑综合征”海胆的细菌群落结构、功能,以及该病在海胆种间的传播性,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人工回归感染,从患病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体腔内分离、鉴定出一株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之后配置其菌悬液注射到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和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体腔内,构建海胆感染“红斑综合征”后体腔液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不同种类海胆感染“红斑综合征”后体腔内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海刺猬均可被灿烂弧菌感染,出现“红斑”病征,在10 d内均死亡,其中中间球海胆表现出围口膜周围变黑,体壁出现红色斑块;光棘球海胆体腔液变为紫黑色等。3种海胆注射感染后体腔液内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分别为99.94%、60.18%和92.38%;弧菌属(Vibrio)为优势菌属,所占比例分别上升到9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