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郑晓青 《科学养鱼》1998,(10):17-17
永泰县富安养殖场于1997年投放31万尾欧鳗苗,其中1996年12月6日报第一批奋共15万尾,1997年3月21日投16万尾鳗苗。到1997年底,已出售成鳗26吨,存塘21万尾。规格5~30尾/kg,其中5~8尾/kg3万尾,8~10尾/kg4万尾,10~20尾/kg8万尾,20~30尾/kg3万尾,30尾/kg以上3万  相似文献   
22.
鄢毅 《福建水产》1996,(1):76-78
近几年我国养鳗业迅速发展,养鳗技术渐趋成熟。从养鳗的全过程看,“白仔”阶段技术要求最高,而成活率最低。所以如何提高这个阶段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是当今养鳗业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生产实践中获得白仔鳗成活率在98%以上,月生长率提高10倍以上的技术措施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3.
(七)水质管理要求白仔培育期间水质各主要理化指标保持稳定,尤其在排换水时应减少温差幅度,使温差不超过l℃。全池泼洒红虫与转饵期间,一定要做好排污换水工作。日常每天换水2~3次,日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每次投饲后2小时或稍长些时间内,尽量把残饵捞除,洗刷池底,排水20厘米,然后缓慢进水达到预定水位,日换水量为原池水体的2倍以上。养殖水位在投苗初期一般为30厘米,随着鳗苗规格与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应逐步提升水位,在后期要升至60~70厘米。鳗苗培育后期要注意做好排污换水与强化增氧(可经常使用片状过碳酸钠泼洒池底,既可增氧又…  相似文献   
24.
白仔鳗的开食驯化及黑仔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仔鳗的开食驯化及黑仔鳗的培育技术王连勇邢佐平(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15000)关键词:白仔鳗黑仔鳗开食驯化培育技术鳗鲡(Angui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l)是温水性鱼类,在南方养殖较多,北方的工厂化鱼场也多养殖,...  相似文献   
25.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04,(3):35-36
日本率先攻克鳗鲡人工育苗世界性难题据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的网站报道,该中心下属的养殖研究所在全球首次人工培育鳗鲡白仔苗种获得成功。目前人工培育出的变态白仔苗生长正常,最大个体达612日龄,全长超过20厘米,外形与成鳗相似,已实现了人工生产鳗鲡白仔苗作为养殖用苗的世界性梦想。这次的白仔苗人工培育成功,是基于饲育装置的改良和饲育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和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共同研究的改良饲料。孵化仔鱼约250日龄、全长5.5厘米前后即达到柳叶状仔鱼时,开始变态。经约20天的变态过程,长成白仔苗。完成变态的白仔苗经…  相似文献   
26.
为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上海闵行温流水养鱼场在市水产养殖总场的支持帮助下,利用电厂温排水(黄浦江水),不经生物及化学净化处理,经调温后直接用于流水养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在25平方米的水泥池内试养2500克白仔鳗,经60天饲养,成活率达95%;黑仔鳗尾平均重量超过2.5克,其中最大个体已达到10克。目前试验人员正在进行黑仔到条鳗,条鳗到成鳗的试养工作,争取试验获得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27.
美洲鳗养殖近年在我县深受养殖户的喜爱,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与日本鳗鲡相比,美洲鳗具有贪吃、消化能力差,喜在池底静卧、大小差异分化快、高温更易发病等特点,永泰县清凉镇清星养鳗场2016年1月6日投放30万尾,3月20日筛选分养,存塘295500尾,130 p/kg 38000尾,300 p/kg 213000尾,500 p/kg 44500尾。成活率达98.5%。美洲鳗苗种产地及其生物学特性与日本鳗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养殖技术亦有所不同,白仔鳗培育成为鳗鲡养殖过程中最细心、养殖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现将生产上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和主要养殖技术的经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8.
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主要都来自距养殖区较近的区域,人工捕捞集中后,即运输至养殖场,暂养时间一般在10天以内,加之为本地域自然种,因而对养殖环境较适应,在苗种放养期损失量较少;而欧洲鳗鲡、美洲鳗鲡为异域鳗鲡,人工捕捞、集中后需经长途运输至国内,再经中间商暂养处理运输后才能到达养殖场,一般需经20天以上,多次操作,加上异域种类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而苗种放养期引起损失较大。根据往年的调查,一般欧洲鳗鲡在苗种放养期的平均死亡率为10%左右,日本鳗鲡的平均死亡率在0.5%左右。但近1~2年生产发现,尤其是2003年投放的日本鳗鲡及欧洲…  相似文献   
29.
白仔期培育不仅直接影响鳗苗的成活率及增长率,还为日后商品率及总产量的高低打下基础.尤其在鳗价持续低迷的今日,如何提高鳗苗的成品率,培育高质量鳗鱼、节约成本,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1997年在闽北某鳗场进行欧洲鳗白仔高产培育生产,探讨上述有关问题,40 d培育期取得生长率增加8.5倍、成活率99%的结果.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金山村农民吴昌民,1986年在一口池塘内设置一只20平方米的网箱(用40目/时的密网布制成,高1米)。3月份,放养白仔鳗苗800尾,经过一个月饲养,培育出尾重1克的鳗种,成活率达98%。然后,把200尾鳗种用蚯蚓等饵料继续试养,年底捕获成鳗29公斤,平均每尾重15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