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7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67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海洋与渔业》2012,(2):51-51
牙鲆“鲆优1号”是将抗鳗弧菌感染的中国牙鲆[选育出的抗病选育群体(RS)],与日本引进后选育的牙鲆群体(JS)进行交配。从中筛选出养殖成活率高、生长较快的杂交群体,再以其雌鱼作为母本,与韩国引进选育牙鲆群体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三杂交后代即为牙鲆“鲆优1号”。  相似文献   
22.
<正>弧菌性肝炎又名弯曲杆菌性肝炎,自然情况下可感染鸡、火鸡、鸭、鹅等,其中以幼雏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关于不同日龄鸡发生弧菌性肝炎的临床病例报道较多,对于鸭弧菌性肝炎的报道比较少见,可能是因为鸭发病后往往呈现慢性经过,以零星死亡为主,带菌鸭和正常鸭在临床表现上基本无区别。同时,鸭弧菌性肝炎发病后往往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3.
羊胎儿弧菌性流产病是由胎儿弧菌引起的一种以不育、胚胎早期死亡及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在我国也偶有发生,给养羊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2008年内蒙古某种羊场发生母羊流产,通过对9只流产羔羊,5份流产母羊血液进行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的观察、细菌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病原的分离和鉴定,确诊为羊胎儿弧菌病。  相似文献   
24.
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肉味鲜美,鱼籽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国的鲟鱼养殖业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壮大。鲟鱼最初进行人工养殖时,疾病比较单一,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肠炎,发  相似文献   
25.
2011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某养鸡户饲养的临近开产的蛋鸡发生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鸡弧菌性肝炎,采取药物治疗与加强饲养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控制了病情。主要对该起蛋鸡发生鸡弧菌性肝炎的诊治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同仁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病害,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广大水产养殖生产者的要求,4月~10月期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继续组织主要渔业省份的水产技术推广及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水产养殖病害分区域的预测预报,并在此专栏中登出。  相似文献   
27.
28.
弯杆菌病原名“弧菌病”,是由弯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罹患的传染病。羊弯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暂时性不育、流产等症状。1病原引起动物和人类疾病的弯杆菌主要是胎儿弯杆菌和空肠弯杆菌。胎儿变杆菌又分为两个亚种:胎儿弯杆菌胎儿亚种和胎儿弯杆菌性病亚种。两种弯杆菌分类上均属于弯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的细长弯曲杆菌。菌体呈"S"形、撇形或鸥形,但在老龄培养物中可呈球形或螺旋状长丝(由多个S形菌体形成的链)。本菌运动力活泼,为微需氧菌,在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鲜血或血清培养基有利于初代分离培养。2诊断要点2.1流行特…  相似文献   
29.
1蛭弧菌的作用机制蛭弧菌与其它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不太一样,蛭弧菌首先与宿主细胞激烈碰撞,没有鞭毛的一端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菌体高速转动并释放各种酶,使宿主细胞壁形成小孔,蛭弧菌由此进入宿主体内,接着蛭弧菌失去鞭毛,迅速复制DNA,然后菌体延伸进行均等二分裂形成子代并从宿主细胞体内释放出来,最终导致宿主细胞解体,整个增殖裂解过程在几小时内完成。  相似文献   
30.
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和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b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可导致患者腹泻、肠痉挛、恶心、呕吐、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1998年以来的资料显示,副溶血弧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的发生规模及人群暴露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已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跃居首位。为了便于进行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食品中微生物检测及医院感染监控,微生物的分型与诊断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分型与诊断方法以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分型率和分辨率佳的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表型分型技术,在微生物的分型与诊断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副溶血弧菌的基因分型与检测方法上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