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62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23篇
  91篇
综合类   571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陈敏  潘义宾 《农技服务》2014,31(9):63-63
为了探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酸性土壤中的速效磷,通过重复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振荡频率160 r·min-1左右、室温15~25℃、浸提温度22℃±1℃、显色温度20~25℃,酸性土壤样品测定值和标准值在允许误差范围,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酸性土壤中的速效磷。  相似文献   
42.
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蕹菜梗叶绿素的最佳浸提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蕹菜梗叶绿素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其提取率为0.1957 mg·g-1;蕹菜梗叶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其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且具有较好的耐光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43.
采用酒精浸提和直接固相微萃取2种方法分析月季花瓣的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成分,通过NIST谱库检索,结合自建谱库,鉴定了其中的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谱图发现,2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4.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速溶咖啡的产销情况,并且在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对速溶咖啡的加工工艺上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同一肥料采取不同浸提剂提取有效磷含量的对比实验,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选择了以磷胺类为主要原料的复混(合)肥料用EDTA溶液浸提,不仅准确可靠,而且经济实用,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46.
利用阳离子树脂袋法测定施钾后土壤钾素供应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阳离子树脂袋测定施钾后土壤钾素供应状况,同常规的醋酸铵浸提法相比,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替代常规方法,是对农化分析方法的重大改进;设备简单,勿需采样和对土样进行前处理;能重复连续地检测土壤钾素供给状况,是常规法所不及。  相似文献   
47.
文章通过对同一肥料采取不同浸提剂提取有效磷含量的对比实验,选择了以磷氨类为主要原料的复混(合)肥料用EDTA溶液一次性浸提有效磷的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48.
土壤浸提液中的NO2^—和NO3^—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山葡萄红色素最优浸提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利用山葡萄鲜果,干、鲜皮渣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在室温条件下,浸提时间(A),物料比(B)和浸提液(C)对色素收率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物料比1:5,时间12小时,HCI浓度1%,两次浸提为最优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贵州小叶苦丁茶表现的“冷后浑”现象做了进一步的试验,提出产生贵州小叶苦丁茶“冷后浑”现象的几种可能性:一、可能是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不同而引起的;二、可能是苦丁茶生长的海拔、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条件引起的;三、可能是添加剂引起的;四、其它未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