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33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50篇
  263篇
综合类   86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95篇
畜牧兽医   133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豫大籽石榴、河阴铜皮、大红袍3个石榴品种,建立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园。结果表明,在山东省邹平县,豫大籽石榴表现为果实鲜红色、果形美观、果个特大、甜酸适口、品质极佳、丰产稳产,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河阴铜皮、大红袍。豫大籽石榴的引进与示范推广,优化了果品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河川沙塘鳢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利平 《内陆水产》2001,26(11):4-5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potamophilaGünther)属鲈形目,虎鱼亚目,塘鳢科,俗名塘鳢鱼,为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伍汉霖,1993)。其个体虽小,但肉嫩刺少,味道鲜美,可食部分比例大,经济价值高,深受江浙、沪、闽等地人们的喜爱。孙帼英等(1996)对河川沙塘鳢年龄、生长、摄食和繁殖等作了周期的研究,本文仅就其繁殖期间生物学作初步探讨,为开展对该鱼的人工繁殖和集约化养殖、资源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材料于2000年4月下旬和2001年4月下旬采自…  相似文献   
103.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溯河鳗苗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溯河白仔鳗的食性,内容包括摄食消化器官的形态构造、食物组成、摄食频率和摄食强度、对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水体中低浓度镉污染对河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较低浓度污染时,水体中镉单独作用以及镉、锌、铜联合作用的情况下,河蚬对镉的富集效应。试验表明,在单独存在1μg/L及10μg/L的镉污染的情况下,河蚬体内对镉的富集与环境中镉的浓度、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虽然在10μg/L的镉、锌、铜联合作用时,河蚬对镉的吸收发生明显的抑制,但在1μg/L浓度的联合作用时,积累效应与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带主要由杨树、松树等高大乔木,罗布麻、碱蓬等灌木植物和结缕草、野艾蒿等草本植物组成; 这些植被对地表覆盖度较高,可有效地拦截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对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利用VFSMOD模型对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和后路家村4个缓冲带的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4处植被缓冲带分别可以拦截0.8,0.7,0.7,0.4 mm/min以下降雨强度产生的地表径流; 在植被缓冲带宽度和源区宽度同时变化的情况下,4处植被缓冲带宽度分别达到8,20,1,5 m时,对泥沙拦截率达到0.95以上。因此,大沽河两岸现存植被缓冲带可以对泥沙起到较好的阻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低洪积扇台地上的黄土剖面进行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物质组成以粉沙为主,平均含量为61.62%.粘粒的平均含量为18.99%.剖面中平均粒径、中位数、粘粒含量、细沙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反映了沙尘暴的活动及粉尘堆积的变化.光释光测年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沉积始于7000 aBP左右,属于全新世时期的黄土堆积.  相似文献   
107.
罗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71-6072
从防洪、水环境的角度,将太湖流域——维水量水质模型应用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利计算中,分析太浦河北岸控制前后,八荡河工程实施对浦北地区防洪及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太浦河高水位行洪对北片地区防洪排涝的影响,减少污染面源对太浦河水质的影响,以及缓解太浦河对区域河网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9.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白英 《中国林业》2014,(23):44-49
说起石林,很多人都会以为是云南石林。其实,在甘肃景泰的黄土高坡,还有一处更让人惊艳的,浑身散发着羊皮筏子的粗犷和黄河流水的古朴的黄河石林。初听名字也许你闻所未闻,然而热映的影视剧中,黄河石林的雄浑美景却又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神话》中成龙在此英雄救美,《天下粮仓》中万马在此汹涌奔腾,就连新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2》也在这里留下了星爸萌娃们欢快的身影。黄河石林那山的梦幻、河的灵秀、绿洲的静谧、戈壁的空灵,令人忘却烦忧,超脱尘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