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64篇
  61篇
综合类   71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28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91.
鄱阳湖棉区棉花不同种植方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体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益较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并没有优势;油后直播方式虽然产量低,但人工投入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或农场应用,但要考虑天气因素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92.
长江下游浅水湖泊石臼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2013年对石臼湖水质和鱼类资源开展的2次调查数据,研究石臼湖水质、鱼类资源现状及演变趋势。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方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结合经济合作与发展OECO富营养湖泊判断标准,研究石臼湖、姑溪河、塘沟河、清水河的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通过商业捕捞的渔获物调查,收集石臼湖和姑溪河鱼类资源数据,分析河网区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等渔业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石臼湖及毗邻水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污染,且湖区受水量变化影响低于河流区,总体水质状况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Ⅳ类,为富营养状态。石臼湖分布鱼类110种,2012-2013年共调查到54种;其中,石臼湖38种,固城湖33种,姑溪河51种。石臼湖、固城湖和姑溪河主要经济鱼类(数量和重量均超过1%的种类)分别有13、11和9种。石臼湖鱼类主要以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鲇(Silurus asotus)等适应静、缓流生境的鱼类为主,并以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鲫、棒花鱼(Abbotina rivularis)等小型鱼类或小规格个体鱼类(1 000 g)为主;湖区天然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由于和长江下游干流相通,姑溪河鱼类种类数高于湖区,但其生物量远低于湖区;渔业资源的分布状况与水质状况无明显相关性,与河湖的连通性有关;受枯水期水量偏少、上游和周边来水污染以及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影响,石臼湖水质出现氮、磷和有机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宜采取源头控污、限制养殖、渔民转产以及人工增殖等措施,保护石臼湖水质,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993.
达里诺尔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达里诺尔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及环境理化因子进行监测。2015年夏季在湖区设置9个采样点进行定期采样,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数据处理,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39属、77种;其中绿藻门29种,占总种数37.66%;蓝藻门和硅藻门均有23种,均占29.87%。达里湖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为3门、14种,主要优势种为单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湖生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小球藻(Chlorella sp.)和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浮游植物丰度为4.55×10~4~26.78×10~4个/L,其平均值为:水面下0.5 m(22.46×10~4个/L)1.5 m(20.86×10~4个/L)4.5 m(14.15×10~4个/L)底泥上0.5 m(9.32×10~4个/L);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682~6.695 mg/L,垂向变化趋势与浮游植物丰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夏季达里诺尔湖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p H值、溶解氧及叶绿素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盐度相关性不明显。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3.330~4.452,Pielou指数为0.799~0.912,结合浮游植物丰度、优势种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达里诺尔湖属于绿藻-蓝藻-硅藻型,且水体处于寡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大头鲤是云南星云湖和杞麓湖特有的土著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星云湖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水域的大头鲤已濒临绝迹。为拯救和开发利用大头鲤资源,江川大头鱼原种站对大头鲤的人工驯养、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控和大水面增殖技术等进行了十多年的试验研究。文章介绍了大头鲤的人工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95.
湖栗1号是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的杂交一代笋瓜新品种。早中熟,雌花节率高,结果性好,每667 m2产量2 300 kg左右。果实扁圆形,嫩果绿底覆不规则浅绿色斑纹,果肉浅黄色,粉质强,食用品质优,商品性佳。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浙江省及气候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6.
滆湖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外A区和网围内B、D、C3区(鲢鳙比分别为1∶4、1∶2、1∶1.5)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和部分水质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结合二者探讨了控藻网围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经鉴定,网围内外共采集到枝角类32种,隶属于7科14属.研究表明,网围内外枝角类种类组成相似,A区枝角类的年均生物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均高于网围内各区,且与B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角突网纹溞和裸腹溞属未定种.8月A区裸腹溞属未定种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B、D区,而网围内3区波动幅度不大,结果表明,体积较大的裸腹溞属未定种比其他两个小型种类更易受到鱼类捕食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和透明度是影响枝角类丰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牧野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调查分析了新乡市牧野湖和上游河道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共检测出浮游动物23属、43种(不包括原生动物);其中,轮虫15属、26种,枝角类5属、11种,桡足类6属、6种;浮游动物总丰度季节性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各季节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浮游动物总丰度的空间变化表现为静水区(S3)>湖心区(s4)>下游区(水车处)(S5)>上游截止闸(S2),各样点间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牧野湖浮游动物总平均丰度与叶绿素a、CODcr、水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03-N浓度(P=0.006)极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P=0.018)显著负相关.浮游动物丰度主要受叶绿素a、水温、CODCr、N03-N和透明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养殖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湖大湖处于洞庭平原中心地带,水域面积8 266.7 hm2,是组成洞庭湖四大湖泊之一,有"三湘第一湖"的美称.大湖由大西湖、尼姑湖和蜜蜂夹三个湖区组成.2009年开始大湖围网养鱼,每个湖区围网分成不同的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999.
大通湖养殖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湖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养殖湖泊,位于"中国淡水鱼都"—益阳境内,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水面82.67平方公里(12.4万亩),"东西极"长15.7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呈三角形,常年水深1.2~2.5米。2001年以后,因管理需要,湖泊主体用拦网分割成蜜蜂夹湖、大西湖和尼古湖三部分。2008年,大通湖的经营权由国营大通湖渔场转让给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期49年)。天泓公司对大湖养殖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将大通湖大宗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1000.
藻类的过度繁盛(水华)将产生大量有机质,并由此造成严重危害,而浮游细菌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描述了2010年4-8月武汉庙湖叶绿素与不同形态氮和磷的浓度,分析了不同形态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以DNA的DGGE图谱为表征)及其与胞外水解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庙湖叶绿素a与总磷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4月与7月的叶绿素浓度均超过120μg/L。在水华间隔期内,自由生活菌的数量大幅度升高(1.39×106~2.72×107个/mL),而附着细菌的数量则大体相近(7.77×105~4.49×106个/mL)。水华衰亡初期,二者的群落结构基本相似,并随时间逐渐分化至显著不同的程度;附着细菌的数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正比于胞外水解酶活性,在水华有机碎屑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