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实验通过改变酶反应中的pH值,分析了星突江鲽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胃、肠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8.2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胃>肝胰腺>肠。胃、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6.6、7.4和7.0,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肠>肝胰腺>胃。胃、肠和肝胰腺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8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肝胰腺>肠>胃。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脂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46.03±0.11)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壳聚糖等比例替代基础饲料中0(D0,对照组)、0.25%(D1)、0.50%(D2)、1.00%(D3)、2.00%(D4)的α-纤维素来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进行64天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摄食率(DFI)均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VSI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壳聚糖对各组的饲料系数(FCR及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2)各处理组全鱼脂肪含量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降低,D4组显著低于D0组(P<0.05)且全鱼脂肪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呈高度正相关;(3)D4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D0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D2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O2-)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分别在D3组、D3组、D2组、D2组达到最高(P<0.05);各处理组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蛋白浓度(TP)浓度均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且D4组显著高于D0组(P<0.05).实验证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壳聚糖能够显著提高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降低机体脂肪含量;以增重率及抗氧化能力为综合评价指标,星斑川鲽幼鱼饲料壳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23.
为准确把握鲆鲽鱼类养殖形势,根据全国渔情信息动态采集系统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对2017年全国大菱鲆及半滑舌鳎养殖生产主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显示,鲆鲽鱼投苗量同比减少4.57%,辽宁地区大菱鲆苗种价格上涨显著。大菱鲆综合出塘价格同比上涨29.16%,半滑舌鳎出塘价同比下跌25.77%;鱼药及水质改良类和基础设施投入同比增加近一倍。预计下年大菱鲆行业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半滑舌鳎养殖形势基本稳定。并从病害防控、标准化生产、环保技术、消费市场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彬明  张其永 《水产学报》1993,17(2):126-136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性腺周期发育、成熟系数周年变化、个体生殖力以及雌雄同体。港养斑鰶能在半封闭式湾内发育成熟而且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精巢发育分为6期。卵膜由透明带、外放射带和内放射带组成,内有孔道结构。第4时相中期卵母细胞的内放射带有7~8层纤维状片层。产卵后鞘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分裂增殖变成游走的吞噬细胞。西埔湾港养斑鰶Ⅰ龄鱼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从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生殖盛期为2月,雌鱼成熟系数高达17.88%。个体绝对生殖力为7575~72621粒,平均 35310粒,系属于分批产卵类型,第1批生殖力大于第2批。  相似文献   
25.
2008年引进条斑星鲽亲鱼64尾,培育成活率95.3%,催产率80%,孵化率89%,幼苗成活率73%.2009年共育出商品苗18万尾,苗种平均体长规格8 cm以上,卵受精率81.9%.2009年放苗1.5万尾,存活1.22万尾,平均体长29.2 cm,平均体重824 g.  相似文献   
26.
开展了条斑星鲽染色体C-带、Ag-NORs带及G-带的研究。结果发现,条斑星鲽染色体显示较为复杂的C-带,有4对染色体整体呈阳性深染,分别为3、13、20、22号染色体;3对具居间C-带,分别为1、4、8号染色体;9号染色体整体显示阴性,其余有大小不一的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54.91%。银染分裂相中Ag-NORs出现的数目以两个的频率最高,达87.5%,与此相一致,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两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的频率也最高,故确定条斑星鲽染色体具有1对Ag-NORs,位于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为端部Ag-NOR。Ag-NORs的数目为1~3个,以出现两个Ag-NOR的频率最高,达87.5%,与此相同的是,在间期核中,通过银染表现出两个核仁的间期核数目的频率也最高。G-带研究显示,条斑星鲽有37条深染带,22条浅染带。  相似文献   
27.
圆斑星鲽的早期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圆斑星鲽成熟卵子透明、光滑、无油球,卵径1.75±0.08 mm(n=30).在水温11土0.5℃、盐度31~32、DO≥5 mg/L条件下,受精卵经159 h脱膜孵出,胚胎发育下限温度为5.14℃,发育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初孵仔鱼体色透明,全长4.95±0.15 mm(n=30),7日龄,仔鱼体覆黑色素,口和肛门贯通,口裂0.32 mm时开始摄食轮虫;11日龄,卵黄囊耗尽,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方式,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17日龄,进入尾椎弯曲期,尾扇和下尾骨形成;28日龄,尾鳍色素沉积;33日龄,尾椎弯曲完成,仔鱼左眼开始向右侧翻转,进入变态期,尾鳍条增至18根;45日龄稚鱼体表色素带形成,背、腹鳍各覆4~5个棕黑色斑点;50日龄,变态完成,左眼完全翻转至右侧,开始营底栖生活;70日龄,幼鱼体被鳞片逐渐形成,各鳍条均发育至定数,体态和生活习性与成鱼无异.  相似文献   
28.
以PowerBuilder9.0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软件,以Windowsxp为服务器/客户应用软件平台,对鲆鲽类养殖的基本信息、生产记录、投入品、质量检测、病害防治及产品销售等六个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建立了一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对鲆鲽类的养殖进行信息查询、质量安全监测、主要病害及重大疫病预测预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29.
饥饿后再投喂对星斑川鲽生长、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恢复投喂相同时间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g]的生长、摄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饥饿5 d的星斑川鲽在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超过对照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获得了超补偿生长;饥饿10d的星斑川鲽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获得了完全补偿生长;饥饿15 d的星斑川鲽恢复投喂20 d后,鱼体质量未能达到对照组水平,差异显著(P<0.05),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后再投喂处理对星斑川鲽的体质量、全长、特定生长率、比肝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总摄食量、平均摄食量、食物转化率、摄食率、吸收率、排粪率的影响亦比较明显。结果表明,饥饿5 d的星斑川鲽在恢复投喂后生长最快,表现出很强的补偿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30.
星突江鲽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干法授精、微量充气孵化条件下星突江鲽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星突江鲽受精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无油球、卵膜薄、光滑且透明,具弹性。吸水前卵径为0.66~0.70mm,吸水后为0.91~1.06mm。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星突江鲽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关闭、眼泡和肌节形成、尾芽形成、晶体出现、听囊出现、出膜前期和出膜期11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11±0.5℃水温下,受精卵经过101h仔鱼脱膜孵出。初孵仔鱼全长2.3~2.5mm,卵黄囊长径1.075~1.25mm,短径0.60~0.67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