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2006年10月24-26日,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承办的“全国海水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杨宝瑞副厅长、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副所长出席了会议并做了讲话,中国水产学会刘雅丹处长出席了会议,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李俊副局长介绍了大连海水养殖的发展情况,会后与会代表考察了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打滩金贝广场,参观了该集团的水产品加工车间。  相似文献   
12.
用蛋白酶k酚氯抽提法从圆斑星鲽、高眼鲽、大菱鲆和真鲷4种海水鱼的肌肉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金枪鱼、牙鲆及相关鱼类的线粒体DNA(m tDNA)序列保守片断设计出扩增引物,扩增从16SrRNA到ND4之间约9400 bp的m tDNA长片段。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H inf I,H ind III,EcoR V,EcoT22 I,Mun I,EcoT14 I,Apa I,B ln I,Ava II,D ra I)对扩增得到的m tDNA长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和分析,其中8种酶有酶切位点。利用Ne i-L i的片断法计算出单倍型的片断共享度,根据片断共享度计算出4种鱼之间的遗传距离,用M ega 3.1软件构建NJ系统关系树,同时探讨利用线粒体大片断PCR-RFLP方法进行鱼类系统发生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组织染色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RIA)对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精巢的发育状况和生殖季节血浆睾酮(T)对注射外源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鲽精巢为小叶型,精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性腺成熟系数(GSI),肝重指数(HSI)和肥满度(CF)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注射LHRH-A后6h,T含量显著上升,之后的12h、24h逐渐下降,48h又显著回升,几乎达到注射前的8倍;对照组血浆T含量在注射后6h显著下降,12h变化不大;24h又显著回升,48h继续回升,但低于处理组。  相似文献   
14.
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鲆鲽类体色白化,在苗种生产过程中常见。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然而关于白化的机理仍然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从营养、遗传、环境、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钝吻黄盖鲽的工厂化人工育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钝吻黄盖鲽 (Pseudopleuronectesyoko hamae,Gunther)属鲽形目 (Pleuronectiformes)、鲽科 (Pleuronectidae)、黄盖鲽属 (Pseudopleuronectes) ,俗称黄盖、沙板、小嘴、小高眼、沙盖。我国多分布于北方 ,鱼体呈卵圆形 ,一般体长 1 5~ 2 0cm ,体重2 0 0~ 40 0g。黄盖鲽在我国主产于黄海和渤海 ,辽宁省长海县、山东省石岛等地产量较多 ,渔期多在5月份和 8月份。黄盖鲽肉质细嫩 ,鲜食为主 ,主要出口 ,山东、辽宁、江苏出口至日本。近年来渔业资源下降 ,黄盖鲽渔获量日趋减少 ,急需人工增养殖 ,为此我们于 2 0 0 1年春季 ,在威海北海水产开…  相似文献   
16.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暖温性大型底层鱼类,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舌鳎科(Cynoglossidae)、舌鳎属(Cynoglossus Buchanan),有牛舌头、鳎目、鳎米等俗称。半滑舌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青睐。  相似文献   
17.
4种不同粒径(3.0、4.0、5.0和6.5mm)和营养成分相同的饲料按照等颗粒数目混合,投喂3种不同规格的星斑川鲽幼鱼,体质量分别为(55±5)、(95±5)和(135±5)g,以饱食为准,研究星斑川鲽规格与摄食饲料粒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鱼摄食粒径6.5mm饲料出现明显的回吐饲料与吞咽困难现象,这种现象在(55±5)g幼鱼中尤为显著。2)(55±5)g幼鱼摄食率(5.73)最高,(95±5)g幼鱼摄食率(5.20)次之,(135±5)g幼鱼摄食率(4.95)最低;(95±5)g幼鱼明显加大对粒径4.0mm饲料的摄食数目,约为(55±5)g幼鱼的3倍。3)幼鱼体质量与摄食的相应饲料数目关系为Y5.0=4.6273e0.0105X(R2=0.9215),Y4.0=6.2075e0.0165X(R2=0.8445),Y3.0=24.71e0.0048X(R2=0.4827,相关性极差),X为幼鱼体质量/g,Y3.0、Y4.0和Y5.0分别为幼鱼摄食3.0、4.0和5.0mm粒径的饲料数目。综上所述,对50~140g的星斑川鲽幼鱼投喂粒径为4.0与5.0mm的饲料,其颗粒数目比Y4.0/Y5.0=(6.2075e~(0.016.5x))/(4.6273e~(0.0105x))。在星斑川鲽幼鱼的人工养殖中,可根据投喂量和单粒饲料的质量,换算为2种颗粒饲料的质量比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8.
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蛋白质含量高,占干重的40%~60%,脂肪含量占干重的10%~30%。另外,卤虫中还含有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它们对水产幼苗的生长、着色都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卤虫无节幼体具有个体大小适宜(体长450~600μm)、不污染水质和可以进行营养强化等优点,所以已成为水产幼苗不可缺少的鲜活饵料。1海鱼幼苗养殖中对卤虫进行n-3HUFA营养强化的必要性不同品系的卤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所摄取的食物千差万别,导致卤虫体内营养成分,特别是几种高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等的显著差异,并且所有自然生长的卤虫体内都缺乏二…  相似文献   
19.
实验通过改变酶反应中的pH值,分析了星突江鲽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胃、肠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8.2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胃>肝胰腺>肠。胃、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6.6、7.4和7.0,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肠>肝胰腺>胃。胃、肠和肝胰腺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8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肝胰腺>肠>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脂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46.03±0.11)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壳聚糖等比例替代基础饲料中0(D0,对照组)、0.25%(D1)、0.50%(D2)、1.00%(D3)、2.00%(D4)的α-纤维素来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进行64天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摄食率(DFI)均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VSI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壳聚糖对各组的饲料系数(FCR及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2)各处理组全鱼脂肪含量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降低,D4组显著低于D0组(P<0.05)且全鱼脂肪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呈高度正相关;(3)D4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D0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D2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O2-)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分别在D3组、D3组、D2组、D2组达到最高(P<0.05);各处理组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蛋白浓度(TP)浓度均随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且D4组显著高于D0组(P<0.05).实验证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壳聚糖能够显著提高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降低机体脂肪含量;以增重率及抗氧化能力为综合评价指标,星斑川鲽幼鱼饲料壳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