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本工程通过去枝剪叶,淋水泡根;科学起苗与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应用;改土异地运土填穴进行栽植,人为创造种苗生长环境等造林技术的应用使我县晚春旱季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今后我县突击开展非常规季节造林提供了宝贵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2.
黄土区生态建设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不同季节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结果显示:生态建设治理流域韭园沟降水同位素较生态建设未治理流域裴家峁降水同位素贫化。降水同位素变幅大于河水和井水同位素变幅,河水蒸发分馏作用强烈而井水较为稳定。河水、井水和水库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生态建设流域雨季同位素值偏低而旱季同位素值偏高,分别与降水量和温度呈正比和反比关系。沿着主沟道流程,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河水同位素值呈逐渐富集趋势。旱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井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24.66%、75.34%和83.81%、16.19%。雨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河水补给井水,补给比例分别为14.75%、85.25%和48.06%、51.94%。表明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旱季和雨季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转化比例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在对庙沟林区旱季5种类型的林分地以及裸地土壤物理性状测定的基础上,对其土壤的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的容重、含水率、总孔隙度以及初渗透和稳渗速率均有一定差异。同一林分内林地不同土层土壤的初渗和稳渗速率表现出的规律,是表层土壤(0—20cml渗透性能要优于下层土壤的渗透能力;而不同林分,其林地土壤平均初渗透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天然灌木林地〉云杉一桦树混交林〉桦树纯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一沙棘未成林地〉裸地。  相似文献   
54.
几内亚比绍海区旱季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以下简称“几比”)海区具有西非最宽的大陆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西非著名的渔场之一。近年来,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百多艘渔船到该渔场作业,以往欧洲国家的调查船,曾在此作过调查,但有关其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等尚未见报道。1987年中国和几比政府商定由中方在1988年年内,派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该海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经协商,我国决定派东方号前往。本文反映对几比海区的渔获物组成和分布等所进行分析研究,供进一步发展我国在该海区的远洋渔业作参考。  相似文献   
55.
针对安哥拉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雨季)玉米的问题,新疆北新安哥拉农业开发项目部积极探索采用国内成熟的滴灌栽培技术解决旱季无法种植玉米的问题,目前小面积滴灌玉米试验示范已获得成功,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可为安哥拉旱季大面积玉米种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海南岛白格旱季休眠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热带落叶季雨林树种白格(Albizia procera)旱季休眠的特点。白格对旱季适应的主要策略是脱掉易于损失水分的大型复叶和小枝,留下具有明显抗旱结构特征的大分枝和树干。大枝和树干具有很厚的树皮,其中含有大量充满水分的薄壁组织细胞和发育良好的木栓层。由一纵列发育程度不同的芽组成的休眠芽,被叶柄和茎的突起紧紧包裹。与温带落叶树木不同,白桥和其它研究过的热带落叶树木  相似文献   
57.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结果表现为 2方面 :1)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 ,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2 )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产生榕小蜂后代 ,植食性 ,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 ,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对西双版纳地区 2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了 3年的连续解剖观察 ,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种子、败育花的数量 ,比较了 3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率。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 ,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旱季的 1月和 11月 ,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 ,雨季末期的 9— 10月份次之 ,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 3月份。旱季和雨季 ,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 1月份和雨季初期 5月份 ,最低是在 3月份。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在气温最低的月份 (1— 2月 )和雨量最多的月份 (7— 8月 )结的榕果内最高 ,在雨季初期 (5月 )和旱季初期 (11月 )结的榕果内最低。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多雨的气候。除聚果榕小蜂外 ,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 2类非传粉小蜂 ,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探明金菠萝果实各营养元素对旱季不同灌水量的响应特征,为金菠萝旱季水分管理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菠萝为研究对象,在监测旱季实际降雨量的基础上,设计4个增加灌水量梯度水平[20 mm(W1)、50 mm(W2)、100 mm(W3)、150 mm(W4)]的试验,并以不灌水为对照(0 mm),分析旱季增加不同灌水量下金菠萝果实N、P、K、Ca、Mg、Fe、Cu、Mn 8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金菠萝果实鲜重和干物质量的增长,W4处理鲜重(797.42 g)和干物质量(99.14 g)均最大。金菠萝果实营养元素含量的整体表现为K>N>Ca>P>Mg>Mn>Fe>Cu,其中K含量最高,N、Ca含量次之,Cu含量最低。果实K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果实Ca、Mg和Mn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W2水平下果实N、P、Fe、Cu含量达到最大值。灌水量的增加促进果实K的累积,但抑制果实中Mg的累积,而W2处理下果实N、P、Fe、Cu、Ca、Mn累积量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果实生长情况及营养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