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48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61.
为指导恩诺沙星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科学合理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海水(盐度33)水温为(28.0±1.0)℃下,斑节对虾口灌恩诺沙星(剂量30 mg·kg-1)后,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给药后斑节对虾血淋巴恩诺沙星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恩诺沙星在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 h、2 h和2 h,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17.82 mg·L-1、5.02 mg·kg-1和96.75 mg·kg-1。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2 h、72.31 h和37.78 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11 L·(h·kg)-1、0.21 kg·(h·kg)-1和0.02 kg·(h·kg)-1  相似文献   
662.
茅玲燕  潘连德 《水产学报》2019,43(4):1146-1153
为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实验选取20只健康中华草龟,每组1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肌注组和胃插管强制口服组,给药量均为10 mg/kg,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数据,Kinetic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药时数据。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7.49 μg/mL、Tmax 12 h、T1/2λz为99.85 h、AUC0-∞为531.67 μg/(mL·h);肌注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 5.85 μg/mL、Tmax 4 h、T1/2λz为30.42 h、AUC0-∞为193.6 μg/(mL·h)。2种不同给药条件下,肌注恩诺沙星比胃插管强制口服更快达到最高血药浓度,表明肌注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快;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的Cmax和AUC均高于肌注给药,表明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吸收更完全,分布更广泛,效果更好。恩诺沙星在中华草龟体内消除缓慢,滞留时间(MRT)长,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MRT显著长于肌注给药,其血药浓度保留时间长,效果更持久。研究表明,需较快达到疗效时,建议肌注恩诺沙星;需持续给药且龟体代谢状态正常时,建议胃插管强制口服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在胃插管强制口服给药条件下,在中华草龟体内血药浓度高、保留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更适宜作为中华草龟个体疾病治疗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66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并通过体内试验研究连翘叶提取物(Forsythia suspense leaves extract,FSLE)治疗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诱导的肝损伤(enrofloxacin induced liver injury,EILI)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醇-酶法提取连翘叶有效成分,通过液相-质谱法(LC-MS)鉴定FSLE主要的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Swiss ADME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析预测FSLE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疾病数据库搜索EILI的作用靶点。运用STRING在线网站及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FSLE治疗EILI的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网站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可视化网络。通过体内试验验证FSLE抗EILI的药理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通过商业化试剂盒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结果】 结合LC-MS与各数据库分析得出FSLE活性成分有20种,对应靶点338个;EILI疾病靶点91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24个,包含FSLE治疗EILI核心靶点12个,KEGG通路20条,其中AMPK通路与FSLE治疗EILI密切相关。动物试验结果显示,FSLE可显著降低EILI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活力(P<0.05)。FSLE可显著升高小鼠肝脏AMPK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水平(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SLE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和H2O2含量(P<0.05),显著升高GSH含量和SOD活力(P<0.05),抑制EILI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结论】 FSLE可通过上调AMPK的表达抑制肝脏氧化应激发挥抗EILI的作用,对肝损伤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4.
为探讨丁酸钠替代饲用抗菌药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4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丁酸钠组、阿莫西林组、恩诺沙星组4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 d时,丁酸钠组采食量较对照组和阿莫西林组分别提高8.32%和6.80%(P < 0.05),恩诺沙星组采食量较对照组和阿莫西林组分别提高4.92%和3.45%(P < 0.05),丁酸钠组增重较对照组、阿莫西林组和恩诺沙星组分别提高5.61%、5.48%和3.27%(P < 0.05)|42 d时,阿莫西林组采食量较对照组、丁酸钠组和恩诺沙星组分别提高6.31%、6.84%和4.24%(P < 0.01),丁酸钠组和恩诺沙星组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24%和9.08%(P < 0.01),丁酸钠组料肉比较对照组、阿莫西林组和恩诺沙星组分别降低10.75%、11.57%和4.50%(P < 0.05),丁酸钠组法氏囊和脾脏指数比其他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 > 0.05)。(2)21 d时,丁酸钠和阿莫西林组血清钙和糖含量较恩诺沙星组分别下降29.70%和32.78%(P < 0.05),42 d,丁酸钠组血清钙和糖含量较恩诺沙星组分别下降38.83%和49.59%(P < 0.01)。(3)丁酸钠组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较对照组、阿莫西林组和恩诺沙星组分别增高16.69%、12.20%和9.79%(P < 0.05),乳酸脱氢酶(LDH)低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恩诺沙星组肌酸激酶较丁酸钠组和对照组分别升高28.59%和27.04(P < 0.01)。说明日粮添加丁酸钠较添加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能更好的提高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有效改善鸡的肝、肾功能,可以起到很好的“饲料替抗”作用。 [关键词] 丁酸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65.
为了研究微塑料对恩诺沙星在三角鲂体内累积规律的影响,以及对三角鲂造成的生理毒性,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技术对三角鲂体内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浓度进行测定,并检测了不同试验组中三角鲂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淡水环境中,由于微塑料的存在,恩诺沙星在三角鲂不同组织内的累积浓度提升了2~4倍,但微塑料的存在也缓解了恩诺沙星对三角鲂造成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666.
以废白土为原料,分别在300、500℃和700℃条件下限氧热解制备废白土炭复合材料A&C300、A&C500、A&C700,采用H3PO4活化法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制备HA&C300、HA&C500和HA&C700,分析改性前后复合材料对恩诺沙星(ENR)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材料;采用比表面积测试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筛选出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改性复合材料吸附ENR的影响因素(ENR浓度、复合材料投加浓度和溶液pH),并结合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探究其对ENR的吸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未改性的废白土炭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较差,而采用H3PO4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对ENR吸附效果均有所提升,其中HA&C300吸附效果最佳;与A&C300相比,HA&C300表面官能团丰富度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疏水性增强,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45.72 m2·g-1和0.10 cm3·g-1,分别是A&C300的1.54倍和1.59倍;当ENR初始浓度为10 mg·L-1时,HA&C300对ENR吸附的最佳参数为投加浓度0.5 g·L-1、pH 6,此时去除率最高达到92.34%,是A&C300去除率的2倍,最大吸附量达66.79 mg·g-1。HA&C300对ENR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制包括氢键、π-πEDA、疏水作用和孔径填充。  相似文献   
667.
恩诺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临床效果卓越而广受养殖场的青睐。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饲料和鸡蛋中不得检测出恩诺沙星,但近些年饲料和鸡蛋检测出恩诺沙星的事件时有发生。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本文在氟喹诺酮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鸡蛋恩诺沙星的方法。该方法流动相为磷酸三乙胺(82%)和乙腈(18%),外标法定量,乙腈为去蛋白试剂,正己烷为除脂肪溶液,磷酸缓冲液作为提取液。线性范围5~500μg/L,R2=0.999650,定量下限为5μg/L。方法建立后对来自郑州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三地的饲料和两个超市与农贸市场的150批次鸡蛋进行了检测,合格率为100%,为194号公告发布后的兽药残留监测情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恩诺沙星|高效液相色谱仪|饲料|鸡蛋|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668.
为探究抗菌素对草鱼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3组饲料,投喂草鱼2周后,通过肠道酶活检测、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免疫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降低了草鱼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提高丙二醛(MDA)的含量,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2)氟苯尼考组中的TNF-α、IL-1β、IL-12、NF-κB-P65、MHCⅡ、s IgM等免疫因子和ZO-1、ZO-2、occludin、CLDN-1、JAM3等黏膜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恩诺沙星组的免疫因子TNF-α、IL-1β、IL-12、TLR4、MHCⅡ和黏膜相关基因ZO-2、occludin、CLDN-1、JAM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3)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来揭示拌食投喂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对草鱼肠道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对...  相似文献   
669.
为了解恩诺沙星在马口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了连续5 d口服10 mg·kg-1恩诺沙星后,马口鱼体内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含量变化趋势,并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表明,在(22±2)℃水温下,马口鱼连续5 d口服10 mg·kg-1恩诺沙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8和12 h,吸收半衰期分别为2.230 1、4.587 0和6.551 0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726、52.399和42.081 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151.027、328.660和307.200 μg·mL-1·h。恩诺沙星在马口鱼体内的建议休药期至少为330 ℃·d。为马口鱼养殖中的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70.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新盐并考察其溶解性,旨在提高ENR的溶解度,丰富其晶体形式。【方法】采用混悬法制备ENR新盐,并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其单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新盐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通过粉末溶解速率试验考察ENR和新盐在37 ℃、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速率。【结果】制备的ENR新盐为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ENR-2,6-DHBA·1/2H2O)。经单晶结构分析可知,ENR-2,6-DHBA·1/2H2O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495(7)Å;b=13.8266(11)Å;c=16.0672(8)Å;α=114.301°(6);β=90.322°(4);γ=114.438°(7)。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ENR阳离子、2个2,6-DHBA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2,6-DHBA羧酸基团的质子转移到ENR哌嗪环的N原子上,形成N+-H…O-,证实形成的是盐,ENR与H2O通过O-H…O氢键连接。FTIR结果证实,2,6-DHBA上的C=O吸收峰由于质子的转移由1 680 cm-1移动到1 725 cm-1。新盐的熔点不同于ENR和2,6-DHBA,为253 ℃。新盐的外貌形态为光滑的棒状。粉末溶解速率曲线显示,ENR-2,6-DHBA·1/2H2O平衡时的表观溶解度为0.65 mg/mL,是ENR的1.86倍。【结论】试验成功制备了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盐,该盐提高了ENR的溶解度,为提高ENR的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菌效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