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6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29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15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西太公鱼(Hypomesus nipponesisMcallister)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亚洲和北美洲沿岸。我国的西太公鱼是从日本移植来的,分布于鸭绿江、大洋河。大连市大西山、王家店水库也有分布。过去,Sato,R·(1952)报道过池沼公鱼(H·olidus)早期生活史,O·F·Gritzenko 等(1983)对公鱼属分类及形态作了研究;解玉浩(1984)对水丰水库公鱼作了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52.
海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本尼登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隶属鲉形目,鲉科,平鲉属,又称"黑鲪"、"黑寨"、"黑石鲈"、"黑头",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分布,由于具有苗种来源广、抗病力较强、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之一。然而,随着许氏平鲉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3.
诗词话鲈鱼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以黄海、渤海较多。主要产于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因其体表肤色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鲈鱼肉质坚实洁白,营养价值高且口味鲜美。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  相似文献   
54.
经过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会同乳山市乳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长达5年的试验,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在乳山取得了成功。采取这种养殖模式,经过65天的育肥, 牡蛎肥满度达到12%-15%,成活率为80%左右,重量增加10%-15%,每667 m2产量7000kg,收入近10000元。 1 乳山市浅海养殖概况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水产养殖成为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55.
1987年3—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701”和“南锋703”两艘调查船在贝劳群岛附近海域进行鲣竿钓和金枪鱼延绳钓试捕调查。通过调查,获得可喜调查成果.作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56.
1 前言 太平洋绒杜父鱼(Hemiptripterus villosus)又称绒杜父鱼,因稳重少动而俗称"先生鱼",也因头部背面多见瘤状隆起,皮肤密布小型疙瘩而俗称"疥疤鱼".  相似文献   
57.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原产太平洋西海岸墨西哥湾中部.该虾生长快,抗病毒病和抗环境变化能力强,肉味鲜美.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在北方地区淡水健康养殖的模式与技术,天津市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2年4月至9月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淡水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供商讨.  相似文献   
58.
三倍体技术是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当今水产养殖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牡蛎三倍体具有生长快、品质好、繁殖力低、抗病力强等特点,为各沿海贝类养殖国家作为提高贝类养殖的生产效率,如加快生长速度、降低病害死亡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的重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9.
野生和养殖牡蛎种群的比较摄食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5年4~5月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用模拟现场流水法对该湾野生和养殖太平洋牡垢种群不同大小个体的摄食生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太平洋牡蛎种群在滤水率、选择率和吸收率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但在保留率和摄食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野生种群能比养殖种群更好地过滤下并摄入海水中的颗粒物。根据实验数据,用计算机模拟得出了野生和养殖牡蛎种群的滤水率与个体体重的关系为:FRω=2.8823W0.3647,R2=0.9422和FRc=4.0144W0.2691,R2=0.9029。  相似文献   
60.
l序言剑尖枪乌贼(Omnastrephesbartrami)从副热带至副极地海域,分布范围极广。个体重超过5kg,属大型鱿种。1978年~1992年大规模流网在北太平洋公海上作业。1992年末.流网作业因无针对性而破坏了其它资源、受到国际性的批评,从而由联合国作出限期禁止流网作业的决定。为此,从1992年开始、日本水产厅正式进行鱿钓作业的渔场调查并研究替代流网作业的渔法。本文就枪乌贼鱿鱼渔业的历史及其生态介绍其渔场的形成。2枪乌贼渔业概况70年代,日本周边太平洋柔鱼产量剧减.1973年开始在三陆、道东沿海进行枪乌贼钓捕作业.1977年达到12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