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5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林业   1467篇
农学   1546篇
基础科学   1741篇
  1182篇
综合类   11026篇
农作物   945篇
水产渔业   1179篇
畜牧兽医   9824篇
园艺   1982篇
植物保护   1367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57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72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1588篇
  2013年   1460篇
  2012年   2046篇
  2011年   2018篇
  2010年   1866篇
  2009年   1828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581篇
  2006年   1500篇
  2005年   1429篇
  2004年   1063篇
  2003年   1053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479篇
  1997年   449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50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阳江县的土壤中,分离到一种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8503),从线虫3龄幼虫体,又分离出8503菌株。此菌为共生菌,革兰氏阴性、非孢子型杆菌,2.0~12.0×0.6~1.3微米,鞭毛为周毛,硝酸盐不产生亚硝酸盐,过氧化氢酶阴性,脲素酶阴性,磷酸脂酶阴性,卵磷酯酶阳性,七叶苷水解阳性,不具荧光,对昆虫有致病性,从一系列的生化特性和线虫的带菌率、细菌囊和细菌的形状、分布等检查,此菌为大肠杆菌科的Xenorhabdus nemalophilus。对促进线虫在人工培养基的繁殖,提高线虫的产量和毒力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新疆两种野生葱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疆野生葱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中两个具有浓烈辛辣气味的种-长喙葱和滩地韭的组织浸提液对棉花,番茄等主要作物病害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长喙葱浸提液对镰孢菌,轮枝菌,丝核菌及疫霉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其10、20和50倍稀释液对丝核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4%,80%,而其10、20倍稀释液对镰孢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72.2%,滩地韭浸提液能抑制镰孢菌,轮枝菌的生长,但不影响丝核菌的生长,两类浸提液的抑菌效果均受温度影响。并随稀释倍数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长喙葱浸提液在4℃冷藏室内放置10d和在121℃条件下放置30min都会丧失长喙葱浸提液经透析去除小分子化合物,其上清液、沉淀都无抑菌作用,说明抑菌有效成分属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3.
2003-2004年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等冬枣种植园进行病害调查,采集冬枣病叶、病枣吊等病样35份,经室内分离、纯化获得8个菌株。从中选出3个菌株,对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致病性测定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属于洋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epacia Burkholder)。  相似文献   
994.
测定了草坪上常用的14种化学药剂对蝼蛄斯氏线、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存活和侵染率的影响。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小卷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21%和9.5%,13%和5.5%,5.5%和2%;敌百虫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高达94.5%和92.5%,在高浓度下对长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为8%,对小卷蛾斯氏线虫没有明显致死作用;克蛾宝对3种线虫的致死作用均比乙酰甲胺磷和敌百虫低。杀菌剂对3种线虫的存活均无影响。除草剂2,4-D丁酯对3种线虫低浓度和高浓度下致死率分别为2%、6%、3.5%和5%、85.5%、6%。经化学药剂处理24h后的线虫侵染黄粉虫9-11龄幼虫,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的化学药剂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剂型为10%可湿性粉剂的吡虫啉对长尾斯氏线虫,以及高浓度的2,4-D丁酯对小卷蛾斯氏线虫的侵染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昆虫病原线虫的贮存和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昆虫病原线虫的贮存原理,介绍业已建立的昆虫病原线虫贮存方法及其优缺点,影响昆虫病原线虫贮存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昆虫病原线虫剂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自然界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要想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必须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就是逐渐分化而来的这样一个防御体系,它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对各种入侵机体内的微生物在最初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哺乳动物防御素(defensins)是哺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成分。在哺乳动物多形核粒细胞和上皮组织内存在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抗微生物肽,称为防御素。  相似文献   
997.
马病毒性动脉炎(Equine viral arteritis,EVA)又叫马传染性动脉炎,是由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引起的,在马属动物之间通过呼吸道和生殖器官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曾被笼统的包括在"马流感"之内[2].1953年,首先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本病,Doll等人从马流产胎儿中分离出病毒,并定为Bucyrus株.本病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已报道分离出病毒的国家有瑞士、波兰、奥地利、加拿大,其抗原性均与Bucyrus株一致.还有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前南斯拉夫、埃及、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墨西哥、前苏联、德国、瑞士、伊朗、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等国经血清学调查证实有本病存在[4~9]. EVA为二类传染病[10],世界各国在马匹的进出口检疫中十分重视.我国尚未见有本病的报道[1],但我国出口到韩国的马匹,被对方的检疫机关检出EAV抗体阳性[15].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两组分的含量.结果显示可同时测出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各自含量,且吸收度与各自的浓度成良好线性关系.恩诺沙星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04%(n=5).盐酸多西环素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14%(n=5).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败",全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2003年10月初,湟源县某牛场的牦牛、犏牛等突然发病、死亡,前后共发病7头,发病率为0.87%(7801);死亡7头,致死率为100%(77).其临床症状:病初体温高达41~42 ℃,精神沉郁,口吐白沫,饮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加快,有痛苦性干咳,流涎,肌肉震颤,腹痛,下痢,粪便初为粥状,后为液状,间或杂有黏液、黏膜碎片及血液,气味恶臭;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弥漫性炎性水肿,可视黏膜发绀;肺部听诊有支气管音及水泡音,有的听到胸腹摩擦音.病理变化:脾有小点出血;肝肿胀,质脆,个别牛肝表面有坏死灶;肾稍肿;淋巴结明显水肿;肺脏表面有肝变区,呈大理石样花纹,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心冠脂肪、心内外膜出血明显,心包积水;咽喉、颈、四肢等部皮下有浆液性浸润,切开流出深黄色透明的液体,间或杂有血液,咽周围组织和会咽软骨韧带呈黄色胶样浸润,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潮红.笔者于2003年10月初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无新病例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杰威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特征,在贵州引进种植的主要特点、栽培管理及利用技术,全年可刈割5~6次,每隔20~30d割草1次,每667m2产鲜草7 000~13 000kg.对贵州及西南省区栽培杰威多花黑麦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