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确定干扰素γ(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9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采用生殖道肌肉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大鼠生殖道肌肉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大鼠注射IFN-γ,其中1组剂量为2.5×104U/只,2组剂量为7.5×104U/只。各试验组均在注射48h后灌注取材、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注射2.5×104U/只和7.5×104U/只的IFN-γ均能下调妊娠大鼠下丘脑室周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视前交叉上核、弓状核,腺垂体,卵巢黄体及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和子宫腺中IGF-1的表达。【结论】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高剂量IFN-γ的下调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2.
利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单层培养系统,在体外测了枫泾和长白猪发情周期卵巢中抑制素的相对活性(含量)。结果表明,发情周期0天、10天卵泡液和卵巢组织对大鼠垂体细胞分泌FSH的抑制百分数,枫泾猪分别为66.98±2.6%(n=6),71.9±1.6%(n=5),38.5±2.3%(n=6),39.0±5.7%(n=5);长白猪分别为74.7±1.3%(n=4),81.7±2.8%(n=6),53.2±3.2%(n=4),54.1±3.5%(n=5)。同一时期的卵泡液和卵巢组织对垂体细胞分泌FSH的抑制作用,枫泾猪明显低于长白猪(P<0.05或P<0.01),亦即枫泾猪卵巢中抑制素的相对活性低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93.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发情周期中奶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催产素(OT)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穹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3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未见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的卵泡及间质未见OT免疫阳性反应,,在黄体组织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呈圆形、卵圆形,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呈长梭形,有相当数量的阳性细胞具有突起.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观察显示,黄体中OT主要由大黄体细胞产生,但小黄体细胞也存在O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4.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OIF)的靶器官位于垂体,当OIF进入垂体后,引起组织学和生化反应导致促黄体素(LH)的分泌,其组织学改变与外观形态一致,表现为分泌细胞变形与位移。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旨在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夏季热应激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选择120羽28日龄淮南麻黄母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鸡。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和150mg/kgGABA。预试期7d,正试期30d。每日记录鸡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及各组鸡耗料量。第10、20和30天,每组随机抽取5羽鸡,称重后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GABA含量;Ⅰ、Ⅲ组鸡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中GABA含量。结果表明:1)第10、20、30天时,Ⅲ组的直肠温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2)第21~30天,Ⅱ、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第1~10天、第11~20天和第21~30天,Ⅲ、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3)第10天时,Ⅱ、Ⅲ组血清中CR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第30天时,Ⅲ、Ⅳ组血清中CRH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第10、30天时,Ⅱ、Ⅲ组血清中ACT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第20天时,Ⅲ组血清中ACTH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第10天时,Ⅲ组血清中Cor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第30天时,Ⅱ、Ⅲ、Ⅳ组血清中Cor含量均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4)第10、30天时,Ⅱ、Ⅲ组血清中HSP70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第20天时,Ⅲ组血清中HSP70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5)第10天时,Ⅱ、Ⅲ、Ⅳ组血清中GAB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第20、30天时,Ⅳ组血清中GABA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6)第10、30天时,Ⅲ组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GABA降低了夏季热应激鸡的直肠温度及血清中CRH、ACTH、Cor、HSP70含量,其中以Ⅲ组效果最佳。GABA具有抑制夏季热应激鸡HPA轴激素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
奶牛黄体是奶牛排卵后,在促黄体生成素的继续作用下,原来生成卵泡处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对垂体、生殖道和大脑皮质起抑制作用。如果黄体长期存在,奶牛不再出现发情,受胎后黄体直到分  相似文献   
97.
隐睾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由于精索太短、粘连或者纤维带阻止睾丸下降,阴囊发育不全,睾丸引带和提睾肌发育异常,作为睾丸鞘膜通路上的腹内压不够,在胚胎发育后期睾丸体积缩小失败,腹股沟内环扩张不够,以及缺乏脑垂体前叶激素的刺激等。隐睾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98.
1发情特点发情持续时间短。家畜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多少有关。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含量低,具有促进卵子发育和发情的作用,而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较高,具有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所以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99.
女性进入40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渐渐减少,同时脑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以及小动脉舒缩功能失调,此时,也就是进入了我们所说的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一般有阴虚  相似文献   
100.
超排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从发现超排几十年来,人们对超排方法的选用还没有十分把握,效果不够稳定,特别是个体之间差异很大。通常在超排情况下,由于人为提供的外源激素的参与,生殖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特别是卵巢本身经历着异常的刺激都对超排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不同品种,特别是不同个体反应的差异较大,效果不够稳定,迄今为止,超排程序的改进仍是胚胎移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影响超数排卵效果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家畜个体情况、超排处理方式、环境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