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22篇
水产渔业   753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用不同剂量(20,50,100mg/kg)的达氟沙星连续口灌史氏鲟,于首次给药后的第5,10,15,20天采集其血液和肝脏,用考马斯亮兰试剂盒测定血浆蛋白和肝脏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达氟沙星对史氏鲟血浆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对肝脏蛋白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剂量组肝脏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仅第20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自给药后第5天各剂量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下降较明显,随给药时间延长,20mg/kg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逐渐升高,50mg/kg剂量组和100mg/kg剂量组史氏鲟肝脏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其中100mg/kg剂量组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2.
鲟鳇杂交鱼小瓜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我们养殖的史氏鲟和达氏鳇杂交鱼种在体长8厘米时患上了小瓜虫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最终选择了中草药,基本控制病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病鱼症状 病鱼背部及体侧有白色点状胞囊,随着发病  相似文献   
103.
史氏鲟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氏鲟养殖技术探讨苗毓琴,田希文,于信勇,王云山,陈海涛(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154002)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生活于黑龙江水域,具较大的遗传可塑性,能适应人工水域环境,可在鱼池内生存生长。本文就史氏鲟养...  相似文献   
104.
徐乐宗 《齐鲁渔业》2003,20(10):46-49
1 鲟的营养需求 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不同鲟种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质和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研究鲟的具体营养生理特性,掌握其需求,才能提供和配制出营养全面、转换效率高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5.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又名施氏鲟,俗称七粒浮子,仅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鱼类。史氏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经济价值极高。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是用鱼卵加工制成的鱼子酱,位居世界三大珍味之首,国际市场行情每公斤高达4000欧元,有“黑色黄金”之称。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的皮革原料,吻、胃、肠、鱼筋均是上等佳肴。  相似文献   
106.
周凡  邵庆均 《齐鲁渔业》2008,25(4):43-45
在人工繁殖鱼类幼苗时,常出现大量骨骼畸形的个体。这些鱼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免疫力低,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饲料维生素营养(A、D、E、K和C)对鱼类骨骼发育和病理学影响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幼鱼配合饲料生产性开发和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一、材料和方法1.孵化工具:采用筛网式淋水孵化器进行孵化,该孵化器由尤先科孵化器经适当改装而成,共4台,孵化槽规格为380厘米×60厘米×30厘米,内设4个孵化箱,每个箱内有一筛网盛卵箱,箱内可收容受精卵10万粒,每个盛卵箱上面有一个淋蓬喷头。外箱低处有一进水口,另一侧高处为出水口,进排水量为每分钟50~60升,箱底部设有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拨卵一次,每台孵化器可一次孵化受精卵40万粒。2.受精卵包装:采用尼龙袋双层包装后置泡沫箱中,用胶带包扎封口。尼龙袋规格为口径15厘米×底径38厘米×长边7…  相似文献   
109.
《淡水渔业》1974,(3):22-22
鲟鱼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鲟鱼幼鱼培育试验研究是长江鲟鱼调查课题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较早时期,我在"论我国传统淡水养殖鱼类的困惑与营销市场出路"一文中,讨论了草鱼、鲤鱼在市场中的位置.谈到淡水鱼,不能不谈到鲫鱼与鳜鱼.并不是说这两条鱼有多么重要,而是鲫鱼与鳜鱼在水产品市场中的位置特别奇怪、独特,那么平淡又那么与众不同.它们不愠不火,不掉身价.永远是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任风云变换,始终岿然不动.那种宠辱不惊,闲庭信步的心态是所有同类没有的.比如,越来越不得宠的白鲢、鲤鱼,价格一落千丈的养殖黄鱼、加洲鲈鱼.在市场露脸没几年就伦为饲料鱼的露斯塔野鲮.价格忽高忽低,行情忽好忽坏的鳗鲡.它们的独特还在于:越是不被市场重视,它们在市场中的位置越靠前;市场中的新产品越多,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越重要.它们在江河湖海中闯荡数千年,历经风吹浪打,也只有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们的潜在价值才被人们渐渐发现,而似乎又不那么甘心:因为象斑点又尾鲴、道式虹鳟鱼、斑点胡子鲶、淡水白鲳、欧洲鳗、史氏鲟这些千里迢迢从国外引进的鱼,吃鱼长大的鱼,投了巨资,砸锅卖铁好不容易才养大的鱼,这么好的鱼市场少有问津.而土生土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纯粹歪打正着的东西,确在市场上要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