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22篇
水产渔业   754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研究亚东鲑幼鱼阶段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食物转化率的变化,探讨其补偿机制。控制水温为14~16℃,溶氧6.5~8.5 mg/L,在长方形平列槽中对平均体质量(5.48±0.46)g的亚东鲑幼鱼进行饥饿0,7,14,21,28 d,之后进行再投喂试验,试验为期49 d。结果表明:鱼苗存活率为98.5%;增重率Ⅰ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Ⅱ组和Ⅲ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Ⅳ组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摄食率Ⅰ组、Ⅱ组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饲料转化率Ⅲ组最高,为53.67%±1.2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知,饥饿7 d组、14 d组和21 d组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属于部分补偿生长类型,幼鱼饥饿后,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降低标准代谢共同来实现部分补偿生长的能力;而饥饿Ⅴ组,即28 d组体质量出现负增长,属于不能补偿生长类型,可能原因是饥饿时间过长,恢复投喂时间过短所致。  相似文献   
12.
史氏鲟经过这10多年的驯化养殖,其养殖技术日趋成熟,集约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伴随着生态大环境和饲养方式的改变,如水温的升高、饲养密度的增大等,史氏鲟的疾病也逐渐增多,危害加大。建宁县从2001年开始从福州引进史氏鲟养殖,目前也在废弃的鳗池中大量推广养殖。近年来,笔者对史氏鲟疾病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小结、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史氏鲟工厂化控温养殖技术试验,每㎡生产商品鲟鱼14.17kg,平均规格755.8g,成活率85.6%,饵料系数1.45。  相似文献   
14.
鉴于近年来,太平洋地区金枪鱼类管理机构的WCPFC(中西部太平洋金枪鱼类委员会)和IATTC(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关注着大眼金枪鱼资源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肖召旺 《水产养殖》2012,33(11):4-6
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名、特、优渔业的发展,增加渔(农)民收入.2011年,我们在建湖县恒济镇东袁村高效渔业现代产业园进行了流水池当年养成史氏鲟试验,利用流水池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产量高、管理方便的特点,采取合理投放苗种、科学投饲、综合调控水质等技术,经过10个月的精心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在面积为1 350 m2的流水池取得了16.26万元的利润.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技情报》1974,(10):10-10
中华鲟幼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在四川省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为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大目网囊对虾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释放幼鱼数量达60%以上,这对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大目网囊对虾拖网仍破坏相当数量的经济幼鱼.为进一步减少虾拖网对经济幼鱼的损害,我们从1978年底开始着手研制新型捕虾网具,试图在不降低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幼鱼的捕获量.1979年,我们设计了虾拖1号网,于同年秋汛  相似文献   
18.
用3种不同蛋白含量(23.1%、37.6%和47.9%)的配合饲料投喂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78d,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3.1%上升到47.9%,平均日增重从0.30g/d上升到0.74g/d,3组之间的日增重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从1.53下降为0.98,3组之间的饲料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鱼体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有影响,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灰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③蛋白含量为23.1%、37.6%和47.9%的配合饲料的成本分别为2.77元/kg、3.67元/kg、4.60元/kg。④初步认为蛋白含量为37.6%的配合饲料更适合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苗种培育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林春生 《内陆水产》2008,33(3):32-33
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尤其是其卵制成的鱼子酱价值很高,我国出口价格200美元/kg-300美元/kg;史氏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利用一个中型水库发展史氏鲟的网箱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试验设21个日粮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在33%~51%、3%~18%、23%~32%.在水温(25.25±1.91)℃条件下,在水泥池中对平均体苇为(2.01±0.04)g的360尾齐口裂腹鱼进行了60 d的生长试验,研究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齐口裂腹龟生长、体组成和肝脏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鱼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体蛋白含量不受日粮组成的影响,体脂肪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体碳水化合物受日粮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极显著,而不受日粮蛋白质和脂肪的影响.齐口裂腹鱼幼鱼能耐忍23%~26%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且能利用6%~12%的日粮脂肪.基于齐口裂腹鱼幼鱼对只粮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需求分别为23%~26%和6%~12%时,蛋门质需求量为42%~48%,能蛋比为41.3 kJ/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