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54篇
  免费   1731篇
  国内免费   3397篇
林业   3542篇
农学   5773篇
基础科学   2069篇
  3440篇
综合类   28256篇
农作物   5028篇
水产渔业   1665篇
畜牧兽医   9507篇
园艺   4646篇
植物保护   1056篇
  2024年   498篇
  2023年   1621篇
  2022年   1697篇
  2021年   1803篇
  2020年   1728篇
  2019年   1961篇
  2018年   1150篇
  2017年   1737篇
  2016年   2028篇
  2015年   2218篇
  2014年   2946篇
  2013年   2851篇
  2012年   3751篇
  2011年   3471篇
  2010年   3345篇
  2009年   3348篇
  2008年   3497篇
  2007年   2951篇
  2006年   2792篇
  2005年   2752篇
  2004年   2511篇
  2003年   2566篇
  2002年   1646篇
  2001年   1566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819篇
  1998年   862篇
  1997年   764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714篇
  1994年   650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83篇
  1991年   472篇
  1990年   459篇
  1989年   408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65年   15篇
  1957年   24篇
  1956年   17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0 毫秒
971.
选择3种复合肥在玉米生产上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调查各处理复合肥的全展叶片数、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产值的结果,明确玉米生产产值最高的复合肥品种,为该区域种植玉米生产、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2.
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对水分循环与能量平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1961-2010年岷江上游及周边2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地形矫正的Hargreaves模型计算了潜在蒸散量,并结合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测方法分析了其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潜在蒸散量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上升的趋势;年潜在蒸散量以12a为准周期变化,潜在蒸散量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而区域内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岷江上游暖干化趋势明显,尤其是近20年,暖干化趋势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73.
冬油菜区试品种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冬油菜区试品种性状。[方法]对2013—2016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共539个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和产油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性状及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2013—2016年度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产量为2 718.6 kg/hm~2,比2012年(不含早熟组)增加93.4 kg/hm~2,增加了3.56%,3年平均产油量为1 169.1 kg/hm~2,比2012年(不含早熟组)增加58.2 kg/hm~2,增加了5.24%;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不同区组之间差异较大、但不同年份之间差异不大,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区组之间变化不大;品质性状中,芥酸和硫苷含量完全符合国家低芥酸和低硫苷标准,含油量不同年份间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2015—2016年度平均为43.49%,比2012年增加了1.41%;菌核病和病毒病的发病指数不同区组之间差异明显,长江下游组均最高,不同年份间也波动明显,表明环境条件对油菜抗逆性也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当地油菜产业发展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高杰 《北京农业》2016,(5):140-141
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天气预报服务需求与准确性之间不符的现象较为突出。基于此,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天气预报准确性,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75.
27个陆地棉新种质材料主要性状研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7):773-776
2013—2014年,对27份陆地棉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和聚类分析。结论表明,各材料之间的皮棉产量相差较大,其原因主要是单株成铃数变化较大,衣分相对稳定;其中,1421,1420和1424皮棉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纤维品质性状变异系数较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份种质材料聚为A,B共2个类群,其中,A类群材料为产量中等偏下、品质中等偏上;B类群材料为高秆、高衣分、高产量,而纤维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华南沙泥田烟区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问题,拟通过秸秆还田与氮肥优化配施调节烤烟各生育期氮吸收、根际土壤碳氮转化及相关酶的活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水稻秸秆还田与氮肥两因素,其中3个碳(秸秆还田)水平:C0,无秸秆还田,0 kg/hm 2;C1,中量秸秆还田,4500 kg/hm 2;C2,全部秸秆还田,9000 kg/hm 2;2个氮水平:N1,传统施氮,169.50 kg/hm 2;N2,优化施氮,105.00 kg/hm 2。结果表明,与N1相比,N2处理秸秆还田下烤烟前期烟叶和根系氮吸收和累积正常,而后期有所下降;C1、C2处理时,与现蕾期相比,成熟期时根系氮含量均降低4.2 g/kg,叶片氮含量降低3.8、3.0 g/kg;成熟期时,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时C1、C2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30.4%、20.0%,前期2个氮处理间土壤无机氮含量无差异,优化施氮下中量秸秆还田(C1N2)处理烤烟土壤NH4 +-N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较高且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在成熟期最低,表明中量秸秆还田下优化施氮能够维持生育前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且降低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2个秸秆还田量处理时,团棵期N2处理的土壤转化酶活性是N1处理的1.30、1.13倍;旺长期土壤转化酶活性是N1处理的1.27、1.10倍;与传统施氮相比,秸秆还田下优化施氮处理增加了整个生育期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中量秸秆还田(C1)处理下,与N1水平相比,现蕾期和成熟期的N2处理土壤水溶性碳含量提高11.2%和14.1%;与N1相比,N2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优化施氮耦合中量秸秆还田(C1N2)能够提高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维持土壤氮素合理供应,稳定烤烟生育前期对氮素吸收与累积,减少生育后期烟叶氮素奢侈吸收,与烤烟吸氮规律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77.
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 kg/hm~2 P2O5、180 kg/hm~2K2O和3 kg/hm~2持力硼基础上,利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棉花中高产量水平下的合理施氮量为280 kg/hm~2。在不明显减产的条件下,从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尽量降低氮肥投入的角度,可以将氮肥用量降低到240kg/hm~2左右,在此施氮水平下仍然可能通过改进田间管理措施获得高产。因此,江汉平原棉花氮肥减量空间为20~60 kg/hm~2。  相似文献   
978.
人到老年之后,要注意科学饮食,如何做到科学饮食,总结起来主要有这些方面:1.量要少质要好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唾液、胃液的分泌量常常不足,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控制食量但要保持质量。膳食中的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  相似文献   
979.
以冬小麦新品系陇育0914的126个株行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生物性状鉴定,再用聚丙烯酰胺电泳凝胶(A-PAGE)技术对陇育0914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醇溶蛋白A-PAGE图谱的变异与田间生物性状的穗色、株高和蜡质层有关,而田间生物性状的叶耳色、护颖、颖肩和颖嘴的变异在图谱上并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