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8篇
  16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论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在当今世界各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它在物权和债权领域都有体现。其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王泽鉴将它叫作"法学上的精灵",可见无权处分制度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无权处分在各国差异巨大,在多种物权变动的模式下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从物权的理论着手,对无权处分的概念、组成做出界说,进而提出适合我国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在此基础上,又对我国的无权处分效力给予剖析,类比我国不同效力学说提出符合我国无权处分的效力。  相似文献   
72.
基于2006~201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对农民重视消费结构的程度进行排序,根据构建的消费结构变动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度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吉林省农村居民仍偏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食品和居住消费占大部分。(2)生存型消费逐年减少,但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增加的速度较慢。(3)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加强农村居民的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优化消费结构。(4)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增加社会消费品等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本文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和生产规模指数,从省域和区域视角分析了2000—2016年中国特色油料作物生产区域变动特征,并通过28个省级行政区划面板数据对其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我国特色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降。但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总产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向日葵、芝麻、胡麻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省域分布上,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特色油料作物产量最大的省份,近年来两者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华北主产区进一步集中,西北产区缓慢扩大,传统东北产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运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区域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日照、城镇化率、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气温、政策变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特色油料作物的区域变动。基于此,建议从利用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配置资源、开拓精深加工品消费市场、增强农业技术的增产作用、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等方面做好特色油料作物的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74.
75.
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以震荡运行为主,运行方向基本围绕基本面,部分受宏观环境、天气炒作等影响。临近2020年春节,市场购销时间再度缩短,进入售粮集中阶段,市场整体呈震荡寻底行情。2020年,玉米市场行情还需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走势和国内生猪复产进程。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以震荡运行为主,在非洲猪瘟重创背景下,饲养需求触底、进口替代、临储结转等因素拖累2019年度饲料消费。  相似文献   
76.
马、护配种后经过14~15d,施行直肠早期妊娠检查,在配种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确定已经怀孕,可及早加强保养管理,按孕有对待。如果没有怀孕,可及时注意观察发情状况。其次,早期检查对部分性周期短(14~16d)和因某种原因性周期变动提前的母畜,及时发现,不漏配。对性周期还未到来的母畜,可根据检查情况,大概做出周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77.
老江河底栖动物变化动态及渔业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4年对老江河底栖动物进行了连续4a的季节采样,共获底栖动物32各,其中寡毛类8种,水生昆虫10种,软体动物12种,其他2种,底栖动物年的均密度变动于297-373个/m^2,年龄生物量变动于83.612-18.217g/m^2。对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动,多样性指数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78.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通过1982年~1983年和1992年~1993年分季底拖网调查,分析了渤海渔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季节间和10年间生物量的变动情况及原因。结果表明,渤海渔业生物优势种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鱼已代替黄鲫成为渤海鱼类资源最丰富的种类,斑的生物量亦有较大增加,而小黄鱼、蓝点马鲛的生物量则大幅度下降。中上层鱼类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底层鱼类则下降,软体动物除春季外都下降,甲壳动物各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渔业资源密集分布区由莱州湾-黄河口一带水域变为秦皇岛和龙口外海水域。总生物量各季都下降,降幅为9.7%~84.2%。渔业资源质量较10年前大为降低,经济价值低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已成为渔业资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9.
谢恩义  贾柽  陈秀丽  杨彬 《水产学报》2011,35(7):1015-1022
广东特产的硇洲马尾藻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大型褐藻,有望开发成人工育苗栽培的新种类。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原生态定点观察周年各月其体长和生物量等季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藻体假多年生,异株、异托。8—10月为体止期,11月至翌年4月中旬为生长期,4月中旬至6月初是繁殖期,6月初至7月底为衰老期。自然种群的繁衍和维持以假根再生为主,有性繁殖为辅。假根周年各月均可再生小苗,拔除假根,严重破坏种群繁衍,保留假根的剪收可以使第二年相同面积、同一时间的同种藻体的现存生物量明显增加。分布在水深2 m以内,宽5~10 m的潮间带岩礁上,11月开始加速生长,到5月上旬藻体长度生长达到最大值,原生态藻体的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基本上与体长生长保持同步增长,最大生物量可达1 280 g/m2,最大单株藻体长1.73 m,最大单株质量可达250 g。  相似文献   
80.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5-36
日本本州东北部以东水域分布有沙丁鱼、鲐鱼、秋刀鱼、鲕鱼、鲣鱼、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类,这些中上层鱼类都具有周期性的变动(低产——高产——低产),周期长的有20~30年,短的有3-4年,其中特别是斑点沙瑙鱼(即远东拟沙丁鱼)和鲐鱼的周期变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