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1950年成立绥远省归绥农事试验场。1954年蒙绥合并后,改为内蒙古五里营农业试验场。1956年成立内蒙古农研所。1964年在内蒙古农牧林三所基础上。成立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为直属自治区政府领导的正厅级单位。1971年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被撤销,恢复农研所建制。1980年农研所改建为内蒙古农科院。是隶属于农业厅领导下的正处级单位。1996年内蒙古农科院恢复升格为准厅级事业单位,名称不变,先隶属农业厅领导,后隶属农牧业厅领导。从成立到2005年4月止,有50余年的历史。内蒙古农科院是自治区主要从事种植业研发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长期立足内蒙古农业实际,坚持面向内蒙古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努力支撑内蒙古农业不断取得发展。伴随50年来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内蒙古农科院科技工作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2.
森林疗养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疗养是以具备良好保健功能且通过医学认证的森林环境为载体,在医生和森林疗养师的参与和引导下,以森林疗养课程为活动依据,以驱未病和治已病为目的的一种健康行为方式,从被提出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依托于现代医学证据,森林疗养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文中梳理了森林疗养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将森林疗养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即酝酿实践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30—80年代)、研究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融合创新阶段(近10年)。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森林疗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4个特征:1)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2)伴随着生态意识觉醒;3)植根于本地区传统文化;4)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从理论创新、模式革新、视角拓展、政策引导4个方面分析森林疗养在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3.
64.
池玉洲 《福建茶叶》2014,36(6):9-11
宁德以清新的自然环境,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茶树良种,造就了独特的传统支柱产业—茶业.在宁德市的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茶树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3年,全市茶园面积96.8万亩,茶叶产量8.09万吨,产业规模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居福建省之首,茶产业已经成为宁德最具特色的重要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5.
陈凤林  戚俐  陈悦 《北方蚕业》2012,33(2):61-62
<正>柞蚕从野生到人工驯化成一项产业大约经历了1000余年的时间,从野生到驯化的过程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的过程,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创造了灿烂的蚕文化。柞蚕雌蛾产卵方式的改进历程就是柞蚕实现从野生到驯化的一个缩影,给我们勾勒出了柞蚕生产从原始时代经启蒙粗放时代,最后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一幅历史长卷。1柞蚕野生阶段的产卵方式(公元前40年~约公元1522年)此期柞蚕如同诸多昆虫一样,在自然温度、湿  相似文献   
66.
新年的赞歌     
正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风清气正,盛世太平。国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己的满足,自己的阳光,自己的幸福。民族正以自己古老的文化孕育着自己新时代的文明、自由、风尚。国家正以自己的梦想构思着地球丛林里自己的新的责任,新的担当,新的形象。为这个美好的时代,我想唱一首歌。就在前不久,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闭幕,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闭幕,是一个伟大旗帜地举起。"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  相似文献   
67.
耿瑞 《草原》2014,(8):40-41
正眼下中国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期。人们面对多重机遇,多种挑战,多个选择而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个社会。这个建立在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如鱼蛋们包装贩卖的腥鳞畸汤)阴影下的,其市场化商品化的程度令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感慨不已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像一个独自疾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巨人.我们正遭遇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时期——这每一历史瞬间的伟大.也许只有文学才能在对历史(现实)生活的深度  相似文献   
68.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动力;与之同时,科技文化交流又是涉及2个或多个文明体系之间的接触与碰撞,包括了相当丰富的内涵,涉及这些文明体系众多的层次与方面,因此,从不同角度关注历史时期的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助于推进科技文化交流史研究  相似文献   
69.
张平 《农机化研究》2006,(1):223-223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断加快,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经济的诸多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非农业强国,对目前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明确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为此,本文仅就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智力农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1精细农业技术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一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缺乏,为了合理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4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二是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  相似文献   
70.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抓住新机遇,找准新位置,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