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7种单胞藻饲育杂交海胆浮游幼体以研究其饵料效果。结果表明:简单角刺藻是最佳的饵料品种,牟氏角毛藻稍次之,再次分别为:盐藻,湛江叉鞭金藻。而小新月菱形藻,扁藻,小球藻均不适合作为杂交海胆浮游幼体的饵料。对优选出的几种饵料进行混合投喂时,则以简单角刺藻与盐藻混合的饵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
在育苗生产中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贝类育苗中更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造成培养失败,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笔者初步总结出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一、单胞藻培养用水的处理单胞藻培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作为生产性藻种培养用水,必须要经过煮沸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在冷却过程中必须加盖,无盖的容器可用清洁的白纸盖在瓶口。而二、三级藻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3.
NaHCO3在单胞藻藻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补充NaHCO3碳源的方法进行5种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NaHCO3对5种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法不仅可避免污染,而且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44.
周友富 《科学养鱼》2003,(12):56-57
锯缘青蟹规模育苗生产过程中,对其适口饵料的培养事关重要,是优质健康苗生产成活率高低的一个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通过青蟹幼体(指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稚蟹育成)培育的适口饵料培养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基本掌握了与育苗相关联、相配套的藻类、轮虫、卤虫、桡足类等优质生物饵料的培养条件及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现作一简述,供从事该项苗种生产的同行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单胞藻种:一般取自宁波大学藻种室(经过提纯),一级培养采用1000~5000毫升三角烧瓶或广口瓶;二级培养采用30000毫升尼龙袋;三级培养采用藻种室单胞藻培养池,每只池面积…  相似文献   
45.
臂尾轮虫的饵料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Ito (196 0 ) [1] 发现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 catilis)是海水鱼类育苗的活饵料以来 ,它就作为鱼类和甲壳类的重要的开口饵料在生产中应用。目前已报道轮虫可作 6 0种海水鱼类和 18种甲壳动物育苗的活饵料[2 ] 。由于轮虫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3 ] ,所以 ,开展轮虫批量化养殖是近年来广大水产养殖工作者普遍感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影响轮虫生长繁殖的生态因子很多 ,但从批量生产来考虑 ,关键是轮虫的饵料供应。近年来 ,对轮虫的饵料组成、饵料密度和营养成分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为开…  相似文献   
46.
管标  李飞  陶刚  万全 《水产养殖》2012,33(6):29-3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绒螯蟹属[1]。河蟹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历来受到百姓喜爱,河蟹的养殖和育苗也一直势头良好[2]。河蟹工厂化育苗已进行了多年,但所产蟹苗质量较差,成活率低。2000年以来,浙江、江苏、辽宁等沿海地区又兴起了河蟹生态土池育苗的热潮,育苗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单胞藻各种浓缩方法——自然沉降法、化学浓缩方法和离心浓缩方法的研究概况,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超滤技术作为浓缩、分离过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超滤作为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单胞藻浓缩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单胞藻粒径大小、表面结构、生化组成及饵料浓度等角度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投喂粒径大小相近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混合藻,粒径大小不同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混合藻,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剩余混合藻中各单胞藻浓度。分别投喂以上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单胞藻,观察比较粪便中单胞藻消化状况。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对粒径大小相近的单胞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摄食(P0.05),对粒径较大的单胞藻摄食率明显高于粒径较小的单胞藻(P0.05);随着投喂单胞藻浓度的升高,合浦珠母贝对单胞藻的消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9.
硫酸庆大霉素在湛江叉鞭金藻培养中的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18-21℃的条件下,125IU/ml浓度的硫酸庆大霉素连续施5天,能抑制江叉鞭金藻中99.7%的有害菌-QD96-I,并能使湛江叉鞭金藻恢复到最佳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50.
四种微藻对缢蛏稚贝暂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结果表明:在20 d的实验时间内,4种单胞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成活率为小球藻(0.91±0.05)>亚心形扁藻(0.80±0.06)>牟氏角毛藻(0.79±0.05)>绿色巴夫藻(0.76±0.09),方差分析表明终末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稚贝的仞始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终壳长差异显著(P<0.05),就日生长率而言,绿色巴夫藻明显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P<0.05).牟氏角毛藻和小球藻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问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绿色巴夫藻和牟氏角毛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